APP下载

公路高边坡抗滑桩的施工技术分析

2020-03-08陆新

河南科技 2020年35期
关键词:抗滑桩施工技术

陆新

摘 要: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网络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公路建设里程数不断增加,使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公路施工环境往往比较复杂,涉及的施工内容和环节非常多,因此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高边坡的滑坡就是最主要的问题。滑坡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还会影响施工进度,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前,人們要在公路施工中合理运用高边坡抗滑桩施工技术,进一步提升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因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公路高边坡抗滑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公路高边坡;抗滑桩;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0)35-0110-0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roa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ystem has been further improved, and the number of road construction mileage has been increasing, making economic exchanges between cities more frequent.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is often more complicated, and there are many construction contents and links involved, so various problems are often encounter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mong them, landslides on high slop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The existence of landslides not only poses a huge threat to the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of 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but also affects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and brings huge economic losses to the construction unit. At present, people must reasonably use high-slope anti-slide pi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highway slopes.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d in detail the application of high-slope anti-slide pi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highway.

Keywords: highway high-slope; anti-slide pi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现阶段,在边坡治理中,抗滑桩是主要的治理措施。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高边坡失稳问题的凸显,抗滑桩施工技术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也得到了较大规模的推广使用。对于抗滑桩施工技术来说,其主要的技术原理就是利用抗滑桩插入滑动面以下稳定底层对桩的抗力,对滑动体的推力进行一定平衡,从而使边坡的稳定性得到巨大的提升[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抗滑桩施工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其抗滑效果逐渐提升。

1 公路高边坡抗滑桩的作用机理

1.1 悬臂抗滑桩与公路高边坡的相互作用机理

对于传统的抗滑桩来说,其主要形式就是悬臂桩。悬臂桩就是利用固定于下部稳定岩土中的桩体的自身强度,承载来自上部的不稳定土体的滑坡推力,从而达到提高公路高边坡稳定性、降低高边坡失稳事故发生率的目的[2-3]。但是,对于当前应用的悬臂抗滑桩来说,只有保证抗滑截面足够大,才能够保证桩身有足够强的承受力,而要想使悬臂抗滑桩具有足够强的承受力,在制作悬臂抗滑桩时就需要消耗大量的钢材,导致工程造价升高。

在对悬臂抗滑桩与公路高边坡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时,其研究重点就是边坡滑动体与桩上部承受滑力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在当前的研究中,主要有三种观点:要对桩间土的外力平衡条件进行科学分析,例如,通过公式来对桩间距进行科学的计算,同时在上限解的基础上对黏结力和摩擦力等进行全面的考虑;要对桩后土拱效应进行分析;考虑数值模拟分析的研究理论。

1.2 锚杆抗滑桩与公路高边坡的相互作用机理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锚固技术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现阶段,大多数的抗滑桩施工工艺都应用了锚固技术,而抗滑桩技术与锚固技术之间的科学结合已经成为抗滑桩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产生的抗滑效果也越来越显著。当前应用最多的就是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技术,通过抗滑桩技术、预应力技术以及锚杆技术三者之间的科学融合,充分发挥三种技术的优势,使得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尤其是在公路高边坡失稳方面有着非常优异的处理效果。但是,在一些坡度比较平缓的边坡工程中,若采用该技术,则锚索的长度较大,使得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升高,因此该技术的应用在工程造价方面有着一定的限制。

2 公路高边坡抗滑桩施工控制方法及要点

2.1 施工准备

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在施工正式开始之前,施工技术人员要做好全面的施工准备工作。在对便道进行扩建时,要保证便道的宽度不小于3.5 m,并且降坡要小于10%,在中间位置处,每200 m左右要设置一个错车道。当扩建后的便道进行硬化时,要在其表面铺设一层厚度不超过0.2 m的混凝土,并且要将防滑钢筋预埋在其中。对于大多数的公路施工区域来说,其水文地质情况相对复杂,因此在抗滑桩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全面的排水引水工作。

2.2 桩身开挖

在对抗滑桩的桩身进行开挖时,要采取间隔桩跳槽开挖的方式,每开挖一孔就要立即浇筑一孔,在整个桩身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7 d后,才能够进行相邻桩的开挖施工。在桩身开挖的过程中,为了使开挖质量得到可靠的保障,要在桩孔的四角位置处悬垂吊线,从而对桩身的垂直度进行检查,同时要保证桩身的截面尺寸和開挖深度都不得小于设计值且不能有尖角存在。在终孔过程中,要将钢筋骨架探孔器按照一定速度缓慢下放到孔洞中,从而对孔洞的垂直度以及孔径进行科学检测。如果孔洞内壁存在不满足要求的,要立即对其进行修护。要及时清理桩底的杂物,防止桩底长时间积水,导致岩土层逐渐软化。对于地下水集中的渗漏部位来说,要预先在护壁上留设泄水孔,并且在开挖过程中做好引水排水工作,在整个桩身开挖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要求有较大的差别,要上报相关管理部门,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科学处理。

当孔挖深为6~10 m时,为了防止地下孔洞存在毒气,要使用仪器进行气体检测,并且保证所有深孔施工操作都严格按照既定要求开展。挖孔人员在开展孔下作业之前,需要先使用鼓风机将孔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在孔内空气质量检测合格后,施工人员才能开展孔下施工作业。在人工挖孔的过程中,上下孔作业可以通过软爬梯来开展,但是为了使软爬梯的承载能力达到标准要求,需要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软爬梯,同时在上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要采取全面的安全保护措施。

2.3 出渣

出渣口的人员活动相对频繁,为了使孔洞周围的安全得到可靠保障,孔口附近需要设置相应的安全护栏。为了保证护栏的坚固,所有护栏都要用钢管或者粗螺纹钢进行焊接,并且要刷上红白相间的油漆,高度维持在1.2 m左右,同时还可以利用铁丝网或者格栅网片来对其进行封闭处理。对于出渣口的出渣侧来说,为了防止重物坠落,要利用安全挡板对其进行遮挡,同时为了提高施工人员的警惕性,还可以在施工现场悬挂“戴安全帽”“背安全绳”等标语,从而提示施工人员做好安全防护。

2.4 护壁支护

桩护壁施工是一项从桩顶到桩底的工程施工内容,通常情况下,护壁的厚度约为50 cm,不同型号的桩径在护壁的厚度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选用与桩身强度相同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木棒或者竹子对其进行插实处理,同时为了尽快达到设计强度的要求,还可以适量使用速凝剂。在护壁支护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护壁存在蜂窝或漏水问题,就要立即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堵塞和疏导,使混凝土的强度和安全都能够得到可靠的保障。对于护壁混凝土内模的拆除来说,要结合天气情况来判定,通常在浇筑24 h后,混凝土具备一定的挡土强度,这时就可以拆除内模。对于桩径较大的抗滑桩来说,为了使桩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可靠的保障,可以增加一定数量的工字钢来对其进行内支撑,并根据滑动面的滑动范围来支护护壁。

2.5 桩身混凝土灌注

在对桩身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时,混凝土的拌和配制是非常重要的。在粗细骨料的选材和配合比的控制上,要保证使配制好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将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8~10 cm。

对于位于陡峭山坡的人工挖孔形成的桩基来说,由于地形结构的影响,整个混凝土浇筑工作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浇筑混凝土时,要通过混凝土拖泵来实现混凝土的泵送,这就是串筒浇筑法。

串筒浇筑法的具体运用方法如下:首先,需要在孔口处利用支架来固定料斗,然后人进入孔内,在料斗的底口挂好钢串筒;在混凝土罐车或者泵送车送料至孔口处时,要控制好送料的速度,混凝土面每上升30 cm就要停止送料,利用振捣器对其进行充分的振捣,从而使每一层混凝土的密实性都得到可靠的保障;随着混凝土面高度的不断增加,可以对串筒进行逐节拆除,最后将料斗拆除,即完成了所有的混凝土灌注施工。

2.6 抗滑桩的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在抗滑桩开孔之前,要开展精确的测量放样工作,要从桩心位置向四周对桩心控制点桩进行引测,保证桩位偏差不得高于100 mm。

对于施工所需要的原材料,要按照既定的试验规程和科学的试验频率来对其进行全面的试验,只有试验合格并经过中心实验室批准的材料才能够投入使用。对于试验合格的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还应该出具相应的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并留存。

终孔之后,项目管理部门需要自行组织技术队伍对其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就可以让管理处进行现场的实地验孔。这里需要验证的孔洞参数包括孔深、孔径、垂直度以及孔位偏差等。在验孔的过程中,采用高度为孔径4~6倍的钢筋骨架探孔器进行下方检查,所有参数都符合标准后,方可开展钢筋的安装施工,最后进行混凝土的灌注。

3 结语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高边坡稳定性控制就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未来,要继续加大对高边坡抗滑桩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加强对公路施工过程中高边坡各项重要指标的控制,如桩身的开挖、出渣以及护壁支护等内容,在保证项目建设质量的同时,推动整个公路建设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韬.公路高边坡抗滑桩的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5):72.

[2]王如冰.论述公路高边坡抗滑桩的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4(29):263.

[3]黄良启,常晋沙.某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加固抗滑桩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2019(3):60-64.

猜你喜欢

抗滑桩施工技术
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抗滑桩运用的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桩板式挡土墙的受力分析与施工探讨
基于双参数法刚性抗滑桩嵌固深度可靠性设计
涵洞滑坡治理中抗滑桩的设计与计算
滑坡治理中的抗滑桩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