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研究

2020-03-08代钦鹏

河南科技 2020年35期
关键词:交通安全标准化公路

代钦鹏

摘 要:在当前“科技兴国、交通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经济水平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息息相关。然而,近年来,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的数量、频次日益增加,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也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这反映出我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仍存在优化的空间,目前仍不能契合交通安全的需求。本文分析了我国公路交通安全的现状,探究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旨在提高我国交通安全水平。

关键词:公路;交通安全;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U4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0)35-0104-03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era of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engthening the country with transporta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way transport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level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and frequency of traffic accidents in China have been increasing, and the severity of traffic accidents has also aroused widespread public concern, which reflects that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optimization in the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of road traffic safety facilities in China, and it still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traffic safet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oad traffic safety in China, and explored the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of road traffic safety facilities, aiming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raffic safety in China.

Keywords: highway;traffic safety;standardization

近年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比较严峻,交通安全事故频发,数量增加较快,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极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道路交通事故大约占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总数的80%,同时在所有交通事故中占大多数,这反映出当前我国交通安全问题的严峻性。这既会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损失,也会影响社会安全[1]。因此,加强我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迫在眉睫,意义重大。

1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

1.1 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形势

目前,我国正处于机动化和城镇化相互交织、快速发展的阶段,道路交通安全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交通运输部在《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报告(2017)》中明确指出,公路运输仍是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可见,公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9年,全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死亡人数29 519人,而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为1.80人,2019年万车死亡率较2018年下降6.7%,但相比世界上一些国家,仍居高位,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交通事故的致死率高让公众普遍闻“故”色变,在当前“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价值理念下,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对公众安全带来不良影响。

1.2 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群体情况

“中国式过马路”“夜间暴走团”等社会现象一度让道路步行安全成为社会公众舆论的焦点,而反观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行人、摩托车驾驶人、乘车人等弱势群体占事故总体伤亡人数的比例逐渐突出,并呈现增长趋势,同时老年群体交通事故发生率逐渐攀升。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死亡群体城乡分布不均衡,城乡差异明显,因此要不断强化公众出行安全保障,减少交通事故伤害,而加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是一条有效途径。

1.3 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状况

道路交通事故既对社会安全造成威胁,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道路交通事故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损失大约占国民经济总量的4%,对经济发展造成连锁的不良影响,同时对众多普通家庭带去沉重的打击,牵涉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和家庭储蓄等多个方面。

2 强化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

2.1 降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影响

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前提条件。推进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可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同时极大提高我国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从而减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2-3]。当前,交通运输的安全管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彼此促进。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可减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束缚,部分发达国家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应加快推进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注重从交通执法、工程建设、安全教育等方面加快发展,形成正向推进力,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向好向快发展。

2.2 奠定道路交通安全的基础

当前,随着车流、物流、人流的迅速增长,现代交通的迅猛发展给公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出行的安全隐患也日益增加。交通事故被视为“现代社会的交通战争”,对道路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是确保公路交通安全的基础性工作,既是硬件条件,也是重要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可通过对交通安全设施应用进行规范性、科学性的统一,突出“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进一步满足公路使用者安全出行的需求,预防、降低进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为道路交通安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3 契合现代公共安全发展的需求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包括交通标志、城市路名牌、信号控制系统等方面,是道路交通的必须要件,和道路一起构成全部的交通环境。实现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一方面可以优化交通环境,提升通行效率,另一方面作为静态管理,和交通管理部门的动态管理有效契合,共同营造安全通畅、人性化的出行环境,提高公众安全出行意识,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达到维护现代公共安全的目的。因此,提高科技含量,注重从生产、研究、应用标准化等方面强化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才能在维护公共安全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3 我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的发展阶段

我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经历了起步、发展、逐步完善的发展阶段,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起步阶段始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逐步开始对交通安全设施展开研究、开发,具体包含安全护栏、轮廓标、标线标志和防眩设施等,这些基础设施提供警告、指示、禁止信息等内容,给予公路使用者视线诱导,增加道路美感,一定程度上减轻事故严重程度。鉴于此,各国致力于不断研究和开发新型产品,比较重视交通安全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我国在“七五”攻关时期投入精力进行交通安全设施的研究,不断加强对反光标线涂料、标志汉字、高速公路护栏等相关设施的技术投入和科学研究,为之后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级公路快速发展,交通安全设施的需求逐渐增多。我国逐步重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领域的相关科学研究,相继制定了生产标准,但实际上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鉴于此,1997年12月,我国开展了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综合标准化研究,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編制了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标准体系表及标准目录,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进程。

经过阶段性发展,进入21世纪前10年,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日渐丰富完善,先后制定颁布91部,内容包括管理和服务标准,涵盖了路基、桥梁、隧道、公路服务等多个领域,基本上能满足当时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要求。另外,当时全国有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分别颁布了地方行业标准,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体系。

近年来,我国将新型的建设材料、先进的科学技术投入标准化建设中,以安全、环保为理念,实现其与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结合我国机动化水平不断上升的趋势和公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的现状,经过充分的审核和论证,新版《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对比增加了“总体设计”“其他交通安全设施”“避险车道”章节,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其他交通安全设施的内容,这是我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征程中重要的进步。

4 推进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的措施

4.1 强化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的评估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人为制造的全新环境,必须充分评估该环境本身在经济参数、社会参数、技术参数等方面对周围环境和公路使用者的影响,其间需要设置量化指标体系,使其达到一定的合格水平,确保交通安全。经济参数方面,要充分评估安全设施本身的投入成本与后期维护费用,并以减少交通事故等方面的经济损失作为参考指标;社会参数方面,要重点评估该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对社会环境、生态建设、公路使用者的影响,提高标准化建设的质效;技术参数方面,主要考虑安全设施质量、功能、持久性等方面,明确护栏、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设施的质量标准。只有持续强化以上三种参数评估水平,才能推动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与道路安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4.2 提高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的信息化水平

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事关道路交通安全,“互联网+”时代,通过优化交通安全设施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化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建设,最大限度地解决安全问题。要以道路安全设施为基本参数,以其所在的路段、区域、属性、使用年限和名称等信息为参考数据,统一录入大数据平台系统,实现安全设施与数字之间的有效切换,运用科技手段来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通过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及时更新、上传和完善数据库信息,实现与道路实况的实时对接,提高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的精准性、高效性。

4.3 加强交通安全设施的维护力度

交通安全设施是维系整个道路交通安全的硬件保障,是整个交通环境中“永不下岗的交通警察”,它同时担当传递交通信息、协助交通警察执法的角色,与动态的交警管理形成了相互协调、互补互助的统一体。要强化责任意识,坚持日常维护的理念,践行科学维护的方法,把交通安全设施的维护任务具体化、精细化、全面化,把交通设施的维护作为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措施。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科学、合法、规范的交通设施巡查制度,细化责任分工,强化追责问责,对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损毁要及时发现并维修,严厉打击其他破坏交通设施的恶劣行为,确保交通安全设施的良性运转,维护道路交通安全。

4.4 持续践行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的以人为本理念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更加凸显了道路安全的重要意义。在推进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的进程中,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特别是针对农村公路安全设施不足的问题,要充分考量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合理、充分、适时地进行安全设施的安装与维护。城市公路需要充分考量日益上升的车流量、堵车点、周围商超学校等城市规划现状,切实考虑人们的出行需求,合理规划各种安全设施的安装、尺寸、位置摆放等方面,真正实现让安全设施为人们出行提供安全保障的目的。同时,加强对交通安全设施和监管行为的执行力度,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强化法治观念,确保道路交通安全、高效、顺畅、快速发展,进而与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形成有益互补。

5 结语

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对交通安全的出行需求,在当前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加强技术支撑,转变设计理念,进一步完善我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工作,重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养护与维修工作,保障安全设施的有效性和持久性。同时,要探索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运行机制,争取让标准化建设和国际接轨,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毕见飞.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探析[J].消防界,2016(1):132.

[2]胡成志.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养护与维修[J].交通世界,2017(33):150-151.

[3]吴桂萍.浅谈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日常养护[J].科技经济导刊,2017(24):204.

猜你喜欢

交通安全标准化公路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播放”音乐的公路
家乡的彩色公路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乡镇道路交通安全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路线平纵组合设计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