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自然地理的生态文明理念之垃圾分类

2020-03-08管婧雯

当代工人·精品C 2020年6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社会实践生态环境

管婧雯

摘要:自然资源重要性让我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有了新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大学生,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理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环保、垃圾分类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我们借助暑期社会实践的有力契机,深入到辽宁省辽阳灯塔市第一中学进行“保护生态环境、倡导垃圾分类”宣讲,同时深入到灯塔市社区、商场、学校、机关、幼儿园等公共场所,开展“垃圾分类你我同行”社会实践活动,效果显著,深入民心。

关键词:垃圾分类  生态环境  保护地球  社会实践

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前瞻性,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需要我们尽心尽力的保护。垃圾分类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我国生态文明的重点关注与实施方面。面对地球上自然资源的逐渐匮乏,我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有了新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大学生,倡导绿色环保、垃圾分类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在2019年的夏天,在校学生会的带领下,我积极参加了辽宁师范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实践小组分工合作,我主要负责采访调查。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是“保护生态环境、倡导垃圾分类”。

一、 充分了解当前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认识

1.做好实践调查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没有全面实施,许多城市环卫、卫生等部门管理存在多元主体参与,没有建立较全面的长效管理机制、废物再回收产业没有上下贯通的产业链条。整体来看,软件、硬件和基础配套设施断裂,人们对垃圾分类、生态保护还不到位,参与度、关注度不高。

作为实践团队的小记者、撰稿人,上网搜索资料、掌握市民对垃圾分类等环保方面知识的了解情况、对此类问题的看法和社会趋势是基本工作程序,并根据诸多与日常生活、垃圾处理等方面,科学地设计了一份电子调查问卷。通过填写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市民对实施垃圾分类的态度十分积极,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实地调研垃圾分类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社会实践任务,在暑假初期,受实践团队派遣去上海实地勘察了當地的垃圾分类。

实践行程到达上海浦东机场,下飞机后的第一眼注意的便是机场的垃圾桶,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到了上海弄堂,你会发现分类垃圾箱十分细致,他们将垃圾分为4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在去上海之前,我将一些常见的垃圾分类写在手机的备忘录里,以免到了上海扔错垃圾箱。在实践中也参与到分类中,感觉很新奇,也很有成就感,当分类正确的时候,顿时觉得特别开心。在来上海之前认为干垃圾是干的,湿垃圾应该是湿的,但当我知道再湿的纸巾也是干垃圾时,我觉得我的知识匮乏了。我到商店买东西时,我都情不自禁地会想产生的垃圾应该扔在哪个垃圾箱里。在此期间,我几乎都是到饭店里去吃东西的,没有叫外卖,因为外卖的包装盒分类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捉摸不透。这几天的上海之旅,我不仅看到了上海的景色,更多地了解到上海市民的热心与对垃圾分类的重视。我注意到他们真的会在垃圾箱前站上几分钟,将手中的垃圾认真分类,扔到属于它的垃圾箱中。这次上海之行,为我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不少的想法和经验。

二、 充分了解各地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1.深入实地作调查

按照指导教师的分析指导,为能够更进一步开展垃圾分类调研,实践团队前往实践地点——辽宁省辽阳灯塔市进行实践走访调查、宣讲等活动。当日5点钟我便起床了,与和我一座城市的小伙伴一起坐火车前往辽阳市。在路上看着沿途的风景,心情十分美的。到了辽阳市,与大部队会合后乘车前往灯塔市。到了灯塔市,我们首先深入市民,对市民进行走访,很多市民对垃圾分类这项政策有所了解,也对其表示支持。

2.深入学校作宣传

我们来到了当地的幼儿园,向他们普及了一些简单的垃圾分类知识,发现小朋友也对垃圾分类感兴趣。小朋友是国家的新生力量,他们更应该从小懂得保护环境、保卫家园。

小朋友获取知识的速度很快,我将垃圾分类的绕口令教给他们,他们很快就学会了。走访后我发现,无论什么年龄段,都对垃圾分类有一定的了解。接着我又采访了一些环卫工人,他们每天很早就起来工作,干着体力活儿,但他们并没有抱怨,反而觉得这是他们的家园,他们应该用心保护。当我提到垃圾分类时,他们认为垃圾分类能够使得环境更加美好,空气更加清新,这也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接着我们来到附近的餐馆,了解到目前餐馆的很多厨余垃圾并没有专门的回收方式,最终也只是将垃圾倒入垃圾桶中,等待环卫工人倾倒。我认为厨余垃圾更应该实施垃圾分类,否则垃圾很难分门别类,环卫工人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调研团还一同前往灯塔市环境卫生管理局参观学习。午餐之后,我们来到了灯塔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中生学业繁重,他们的生活重心以学习为主,正是由于这样,我们才以宣讲的形式希望他们能够了解国家目前的发展形势、发展重心,能够对垃圾分类有一些基本的认知。

3.对高中生进行调查问卷

高中生对垃圾分类的想法也多种多样,他们希望垃圾分类能够有效地改善环境,减少原材料的使用,能源再生,提高废品的利用率。垃圾分类,从你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为了解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态度,我们随机采访了几名同学,下面是与同学的对话:

Q:同学您好!平常会关注一些环保的问题吗?

A:有。

Q:那平常自己都会怎样做些环保的事情呢?

A:低碳出行,减少使用塑料袋这些吧。

Q:您觉得这会起到一些怎样的作用呢?

A:改善一些环境吧。

Q:会不会觉得做这些事情影响不大,不如不做,有这样想过吗?

A:不会,因为滴水穿石。今天可能是小事,做久了就是大事了。

Q:您会试图影响身边的人参与一些环保行动吗?或者说,看到有人做出不环保的事情,您会去劝说制止吗?

A:当然会了,我会用行动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告诉他们,环境问题真的与我们息息相关。

Q:请问您对垃圾分类有什么样的一些看法呢?

A:垃圾分类肯定很好啊。但是,你看我们这个小县城现在根本实施不起来啊。这需要多加宣传,政府强制等。垃圾分类肯定会对环境有好的影响,但实施是个很慢的过程。市民缺乏一些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城市也没有明确的分类投放点,而且对于上班族来说时间可能也比较紧张。

Q:您对垃圾分类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A:我认为垃圾分类对于各个地区会有很大的不同之處,要采取的措施不能一样,对于城市来说,可能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对于垃圾分类能更好的接受和实施。但对于农村来说,很多农村是思想比较落后的,对于垃圾从来没有分类的思想,就不能直接实施,要有一个过渡期和宣传期。

三、 充分认识垃圾分类对人类生存的益处

从地理科学的角度,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垃圾分类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对将来后代子孙的益处。通过对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老爷爷老奶奶各年龄段进行调查,从环卫工人到市民到餐馆工作人员进行访问采访,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市民对于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有一定的认知,也会对其非常重视,幼儿园小朋友和忙于学习的高中生也对垃圾分类很支持、很感兴趣。通过对灯塔市第一高级中学同学们的采访和宣讲,我深深地感觉到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全力支持、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的深刻认识。我觉得这就是我们此次以“保护生态环境、倡导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兴则国家兴,我们这些祖国的新一代能充分理解、认识、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垃圾分类,我们的未来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地理科学的研究就是要我们认识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来对环境、自然资源、大自然有所贡献,从而学到更多有关环境的知识与影响自然资源的一些因素等。让我们每一个人从小事做起,理解垃圾分类,全民为垃圾分类而努力,“垃圾分类、你我同行”,为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2] 庄凌峰.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问题及对策.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11.25

附录:媒体报道:

三下乡·直播间|我校城市与环境学院“垃圾分类,你我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辽阳灯塔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公众号:辽宁师范大学团委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ax7jLdVCS-tmXCHGqPZfDg

三下乡|城市与环境学院“垃圾分类,你我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灯塔市开展社会实践

公众号:知行地科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EAisPE74b1IozoQS7L3XXw

社会实践vlog

媒体软件:腾讯视频

网址:https://v.qq.com/x/page/e09110o4cuc.html?vuid24=kECOduCer0IJBnjqiX0f%2BA%3D%3D&ptag=2_7.3.6.19976_copy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生态环境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