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转换,培养物理发散性思维
2020-03-08栾美林
栾美林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物理发散思维,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物理知识,实现知识多元化的应用。本文主要讲解了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物理发散性思维的方法,即通过多维度的变换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运用逆向转换、等效转换及抽象转换的方法解答物理问题,进而促进其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关键词】初中物理;发散性思维;多维度
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创造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及技术还应当具备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不断开发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及发散性思维。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也是如此。物理学科教学不仅考查基本知识技能的获得,还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体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们进行多维度的转换分析,以期实现物理学概念多维度的获取与应用。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自身的教学心得。
一、等效转换,替代原有对象
固有思维是大多数学生现有的思维模式,也是制约其发散性思维培养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打破日常学习中形成的固有思维,才能够为发散性思维觅得入口。而等效替换法,是基于学生已有知识而发生的巧妙转换,将原有的复杂的研究对象,转化为易于研究或更加清晰的研究对象,可以有效地简化分析过程,使学生们认识到等效转换至于物理分析的重要性。
比如,在讲解“二力平衡”这一节内容时,要求学生们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能够基于二力平衡这一概念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具体教学时,我与大家共同研究了几种状态下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而探讨了二力平衡的三个要素。在讲解了基础概念后,我要求学生们结合自身已经掌握的力学知识,分析以下综合性题目,即:截面为三角形的铁块A和B并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现将一截面为矩形的物体C轻放在AB之间,问物体C的运动状态?分析这道题目时,若直接将C作为研究对象,则会有许多的困惑之处,但若将研究对象予以转换,改为先研究A与B的受力状况及状态,则可快速地分析这一模型的运动状态。
可见,将原有的研究对象等效转换为更易研究的对象,不仅可以将复杂的物理模型简单化,促进学生快速地解答物理习题,也可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具体教学时,物理教师应多远引导,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物理思维,实现研究对象的等效转换,并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深化发散性思维。
二、抽象转换,鼓励求异探究
物理学中有许多抽象的物理概念,单纯依靠学生们的想象是无法轻易理解的。这时就需要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进行转换,以促进学生们更好地探究,久而久之,就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了。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较为抽象的概念予以转换,以使其更好地开展求异探究。
比如,我在讲“浮力”一课时,要求学生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即
很多同学在计算时总是把握不好“排开液体的体积”的概念,常常会把物体的体积当作排开水的体积。为了让学生能有深刻的理解,我给学生构建了一个物理模型,将物体抽象成一个外表和原物体一模一样的空壳子,内部装着和它重量相同的液体,液体与漂浮物体的液体相同,空殼无重量。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物体内液体与外部液体水平面平齐,才有可能达到平衡状态,将这个物理模型与浮力计算公式一对比,学生很容易明白了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可见,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进行转换为别样的、易于理解的模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们更加快速地理解相关物理概念及公式的运用,也能够使其认识到物理概念表达中的多元化方法,在鼓励学生求异探索的过程中,深化学生的求异转换思维,进而培养其发散性思维。
三、逆向转换,多向分析问题
逆向思维一般是从问题的反面或是侧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基于一般的思维习惯,并予以深化发展,进而获得正确结果的一种方法。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会遇到许多无法用顺向思维进行解答的物理模型,这时教师引导学生适时地转换自身思维模式,由正向转换为逆向,多方面分析问题,可以发现不一样的解题方法。
比如,在讲解“密度知识的应用”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们已学习了质量以及密度的概念,本节课就要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领会密度的物理意义,掌握质量与密度的内在联系。具体教学时,大家已经学习了密度的计算公式,即
那么已知物体的密度及体积能否求出物体的质量呢?譬如题目:5L的调和油密度为: ,那么这瓶油的质量是多少呢?我要求大家进一步观察密度的计算公式,考虑转换自己的思路,逆向地应用密度计算公式,及即
逆向运用公式就可以解决大部分关于密度与质量的题目了。
可见,初中物理中涉及到的一些公式及概念,在正向应用的时候会十分费劲,但若是逆向转换,从另一角度进行运用和分析,就会简单得多。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们解答物理问题时,要多元分析,掌握多向应用物理公式的方法,进而促进学生自身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增进其知识储备,也能够培养学生们运用科学探究方式探究物理知识的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关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维度转换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其物理发散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张东明.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途径[J]. 中学物理. 2017 (22)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北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