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科学探究活动多元化

2020-03-08成涛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电磁铁科学思想

成涛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探究式学习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方式,探究活动不仅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平台,同时还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科学探究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根据探究形式、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观察、讨论、实验等多种类型的活动,不同类型的探究活动具有不同的价值和操作要求。现结合我的科学教学实践,谈谈以下三种类型探究活动的特点及组织实施要求。

一、观察类探究活动

“观察和积累是你成功的朋友。”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表明,人所获得的信息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于观察,观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观察是一种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综合感知的高级知觉活动,通过观察物体、现象等对象获取科学认识,建构科学知识,培养观察能力,观察类探究活动是常用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形式。观察类型探究活动在组织实施时着重需要注意以下两点要求。

1.明确观察目标。“当一个目标或意图清晰的占据着思想的时候,它的沉淀仅仅是个时间的问题。”做任何事都要有目标,观察亦是如此,如果没有明确的观察目标,任由学生自由随意的观察,学生在观察时就会漫无目的,到头来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在开展观察活动前,教师要把观察任务交代清,让学生知道观察什么,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要求,如看看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听听发出的声音高低,感觉物体表面的光滑与粗糙,看看实验过程中会发生什么现象。有了明确的科学观察目标,学生在观察时就能有的放矢,观察效果才会提高。

2.掌握观察方法

观察贵在得法,有效的方法是观察成功的保障,得法的观察能够事半功倍。观察的方法是多元的,需要多种感官的综合,不只是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等等。有效地观察不仅需要多种感官的参与,还要掌握顺序转换、求同找异的方法,要学会有序观察、比较异同,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既要关注整体又要注意细节,做到有条有理、点面结合、由表及里。观察方法是在观察过程中习得的,需要教师科学引导,适时授之以渔。在学生的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观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工作,引导学生科学观察、细心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例如,我在教学《太阳和影子》一课时以观察探究活动为主,如“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高度”“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的位置变化,观察影子的变化”。每项观察活动之前,我都会布置学生观察什么,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怎样做好记录,确保了观察活动的有效性。

二、讨论类探究活动

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讨论是一种交流信息、交换思想的方式,多个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言语性交流,同伴之间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从而达到观点的统一,或者获得更多的发现,得到共同的提升。如果说观察主要是用眼看,讨论则更多的是动口说,用语言作为交往的纽带,成为思想的外衣。讨论是一种合作学习模式,讨论交流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实现互助互补。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经常开展讨论活动,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科学探究。纵观一些科学课堂讨论活动,发现一些存在问题,如有些问题过于简单,没有讨论的价值,有些讨论虚假空洞,学生围而不谈,有些讨论比较肤浅,缺乏深入本质的探讨。鉴于各种问题现状,为了提高讨论实效,教师应当发挥主导作用,精设讨论主题,选择一些有挑战性、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应创设讨论情境,营造活跃气氛,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教师应组织引导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紧扣中心展开讨论,当好学生讨论的促进者,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碰撞,踊跃表达各自观点,共同分享思想。例如,在教学《悄悄发生的变化》一课时,我主要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探究青春期的变化特点,让学生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的了解,在学生的讨论时,我当好引路人,及时抛出有意义的讨论话题,适时评价激励学生踊跃表达,引导学生在辩论碰撞中深化认识。

三、操作类探究活动

“听容易忘记,做容易理解。”传统的科学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记忆。新课程倡导做中学,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通过亲手操作去探究科学。因此,操作类探究活动成为科学课堂的主要教学活动。操作类探究活动是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形式,如折一折、搭一搭、科学制作、实验操作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实验操作活动。

在操作類探究活动组织实施中,教师重点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提供结构性材料,为学生的操作探究予以物质保障;二是加强实验操作指导,为学生的动手操作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引领总结反思,对实验数据、现象等进行分析推理,发现规律获取结论,同时对实验过程进行梳理反思,总结成败得失,积累学习经验。例如,《电磁铁》一课的教学活动就是典型的操作类探究活动,该课中主要安排了制作电磁铁活动和电磁铁性质实验。我在游戏激趣导入课题后,给学生提供了导线、铁钉、电池、大头针等必备材料后,让学生动手“做一个电磁铁”。在学生学会制作电磁铁后,我引导他们分组实验,指导他们开展对比实验,学会控制和改变条件,引导他们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教室指导下的操作探究,让学生较好地认识了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科学探究活动类型多种多样,除了上述三种之外,还有调查访问、资料研究、情境体验等类型,但无论哪种类型的科学探究活动,几乎都需要用感官观察,用语言表达,用双手操作,用大脑思考,因为科学探究也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活动,需要各种形式探究活动的有机融合。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包场小学)

猜你喜欢

电磁铁科学思想
自制电磁铁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活学活用电磁继电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科学拔牙
创新更需结合实际
电磁蜂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