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词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020-03-08王冬美
王冬美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夯实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基础。遗憾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成为识字和阅读教学的附庸,仅限于机械和僵硬的识字层面。加强词语的感知、接受和积累,对于构建学生的语言储备,提升学生的语言活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转向积极的语用实践,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创设词语意境,提升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词语教学中,通常都是采用直接灌输的方法,也就是课堂上教师出示教材中的词语,然后讲述和分析一番。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日常使用,而且会削弱学生学习语文词语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的词语实践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词语时只有与相应的语境相联系,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真正意义,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理解能力共同提高。
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在词语方面有不少意义特殊的词,在进行理解时学生会觉得有一定的难度。课文中有“到处”一词,教师在课堂上直接问学生词的意思,部分学生就会找出参考的书,翻到答案部分,将书上显示的答案说出来,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也不想查找资料了,只是在那里等着教师公布正确的答案。如此教学的方法是传统式的,我们常常说的填鸭式教学法就是这样的形式。例如,在教学中,挖掘《乌鸦喝水》这一故事中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和意境的表达。在讲读中,老师可以问:“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乌鸦想喝水,他会在哪里找到它呢?”学生会回答说:“在溪边,池塘边,树林里和田野边,在草地上。”老师可以顺此进行总结,那就叫做“到处”。在提问的设置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一词的使用方法,有效的将学生所要掌握的概念和新讲授的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学生理解起这个词就会毫不费力,且理解也是深刻的。这样教学学生能够对课文的大纲充分理解,也为下一个小乌鸦到处寻找饮水的渴望作好铺垫。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了培育,且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使学生的日常对话和交流得到了很好的满足。
学生理解词语借助于意境的创造,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提供帮助,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重视对自身语文教学水准的提升,将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创造意境更好地解释词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课堂所学到的知识。
二、呈现词语画面,提升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一些词语的理解可能会需要借助外界的一些触动才能实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理解词语的正确和加深对其内涵的理解,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体的相关画面,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力的发挥,想象词语所表达的画面感,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如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讲述了周恩来总理1961年前往西双版纳与傣族人民一起庆祝泼水节的故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四面八方”这个词,教师可以使用现代电子设备向学生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图片。在电子屏幕上,“四面八方”四个大字格外醒目,接着就有很多人从不同的方向汇聚拢来。教师适时鼓励学生描述他们看到的景象。有学生说:“人们正朝着同一个地方跑去。”然后教师要告诉学生:人们从不同的地方汇聚到一起,也即来自于各个方向之意。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拓展,教师可以出示一道带横线的题目在黑板上:五一国际劳动节,人们从 汇集到天安门广场参观人民大会堂。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在横线上填上最合适的词语,这一方法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上面涉及到的是一些简单的白话文的词语,其实在古代诗歌中,很多的词语很值得我们进行学习、推敲和进行想象。古代诗词,学生在理解上会有很多的困难。因此,我们在理解这一类词语时,需要抓住语境和具体的画面进行恰当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的情感色彩。比如,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句话的“潋滟”“空蒙”,学生对其所包孕的涵义进行深入理解难度还是很大的。一般而言,按照学生的生活经验,前面的词学生会理解为闪烁,后者会被理解为迷茫。这样进行“潋滟”“空蒙”的理解也是正确的,不过缺乏深度。其实,我们看这首诗的下面叙述就会有新的发现。西湖的晴天和雨天的水光山色,如果仅仅是晴天西湖的波光闪动和雨天的迷茫感,理解苏轼描写西湖美景是不够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下文和作者写作这首诗的背景对两个词语深刻理解,诗人在西湖饮宴那天,早晨露晖万道,入暮细雨空蒙,以晴时“潋滟”赋“水光”,以雨中“空蒙”状“山色”,奇特的画面突兀眼前,奇异的情趣展示我们面前。分析到这一步,词语中所蕴含的感情色彩才会清晰的显示在目前。
三、重视词语活用,提升致用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不能指望对词语的理解是活的,而是要深刻地理解词义的广度和深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生活的情境,使词语成为“活生生的”。
如在教学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时,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波澜壮阔”,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现象中进行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设备模拟多个波澜壮阔的画面,如大海的波涛汹涌、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太阳升起和太阳落山的波澜壮阔的画面。教材中的“波澜壮阔”是写的海洋大合唱,教师通过展示的生活画面让学生了解这个词的内涵。
另外,教材中收录的插图能很好地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在部编的语文教材中,课文的插图占据了很大的空间,研究插图所表达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词语的深入理解。在《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有一个“欢迎”词语,为使学生加深对其的理解,教师可抓住课文中鲤鱼妈妈和蝌蚪的位置关系,让学生用一个实例进行说明。然后学生们被要求分组表演,他们被要求按照自身勾画的情形做出欢迎状,其他学生和教师在下面看,对他们的表演是否符合课文的内容进行研判。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内容,要求学生对是否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现象进行回忆,并扩充“迎”这一词语为迎接、迎往送来等,使学生对这个词的意思全面掌握,今后生活中再碰到這一词语,就会浮现这一词语的画面感在脑海中。
在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中,在学生面前有意识地、生动地表现出难以理解的词语,真正让学生有一种亲切的在场感,才能使课堂激活起来,使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得以提高。
总之,词语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引导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善于从文本的特点、具体的语境和词语的内部感知出发,在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核心词语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紫薇小学英邦分校(22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