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志 扶贫必扶智
2020-03-08龚洁
龚洁
摘要: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文化能育民、能励民、能惠民、能富民。要多强调一点文化的扶智补脑、凝魂聚气、强心壮骨作用,着力拔除贫困群众思想和能力上的穷根,才能深入推进精准扶贫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
关键词:扶贫;扶志;扶智;“志智”双扶
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如果扶贫不扶智,就会知识匮乏、智力不足、身无长物,甚至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实施“志智双扶”,才能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在脱贫攻坚战中,我们不难看到大多数贫困群众尝到了勤劳脱贫的甜头,真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他们走上了脱贫奔小康之路,越干越有劲头。但也有一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甚至把党的扶贫好政策错误地当成了养“懒人”的政策,争着当贫困户、低保户。贫困群众大多数文化素质偏低,脱贫能力普遍欠缺,这已成为目前脱贫攻坚的突出矛盾。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的如期实现。
一、“志智双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
(一)“志智双扶”要激励贫困群众立志气
只有帮助他们“扶”起脱贫的志气、挺起脱贫的腰板,才能真正激发出持久的脱贫致富动力。没有脱贫志向,再多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因此,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要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自立自强,唤起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斗志和决心。
(二)“志智双扶”的核心是教育贫困群众卖力气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一著名论断。农民是分散的,教育和改造农民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在扶贫工作中,很多贫困户甚至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心理,存在着“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等思想,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懒”字。对于这类贫困户帮扶的核心就在于教育他们树立起“勤劳光荣、懒惰可耻”的思想观念,让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摘掉贫困帽子,创造幸福生活。精准扶贫,关键在人。因为给钱给物,能解一时之困;扶心扶志,扶能扶智,才能治懒治愚,拔掉穷根。
(三)“志智双扶”的关键在于帮助贫困群众强底气
贫穷和愚昧往往具有共生关系,尤其是现阶段的大多数贫困问题,表面看是物质性贫困,但究其根源在于缺乏“人穷志不穷”的精神和改变贫困现状的知识、能力和手段。因此,要舍得投入资金,积极为困难群众搭台清障,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坚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鼓舞斗志,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二、“志智双扶”的本质是文化扶贫
扶贫,从经济上看是社会主义追求共同富裕的需要,但从哲学上看,更应该是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解放自己、证明自己价值的需要。这也正是我们强调有自身努力因素的、开发式扶贫的原因。而这,又让扶贫能够超越经济因素而成为一个深刻的文化命题。
(一)与贫困群众贴得近些、更近些
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在“志智双扶”中,广大帮扶干部和“第一书记”要驻村入户,与贫困群众要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一对一融进去,真正走进他们内心,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既要把中央和地方的扶贫政策、扶贫物资送到家中,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真正实现心贴心地服务,为贫困户排忧解难,更要把志气、信心送到群众心坎上,帮助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铆足精气神、撸起袖子干、立志拔穷根。
(二)紧紧抓住教育扶贫这个根本
扶“钱”不如扶“智”,扶“今天”更要扶“明天”。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实施教育扶贫,确保每个贫困孩子在各个教育阶段“有学上”“上得起”,决不让一名贫困孩子失学,不让贫困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重点抓好职业教育培训,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全面免费敞开,让他们“只要一技在手,全家脱贫有望”。
(三)通过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素质
技能培训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培训不能大水漫灌、大而化之,一定要因人而异、按需配菜。在开展培训前首先要进行调研,充分了解贫困群众所思所盼、所需所求。要本着“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贫苦群众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量体裁衣,真正发挥培训立竿见影的功效。既要让贫困户了解党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渠道,又帮助他们有效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和科学种养技术。在培训过程中,既要注重“引进来”现身说法,也要组织贫困群众“走出去”开阔眼界;既要授人以鱼,有的放矢加强致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也要授人以渔,让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实践中长见识、长本领。
(四)紧贴群众口味改进宣传方式
要大力塑造和宣传“第一书记”、致富带头人、产业扶贫等先进典型,引导和激励基层扶贫干部对照标杆、学习标杆,营造齐心协力精准脱贫的良好舆论氛围。用群眾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潜移默化改变贫困群众一些不良习俗和落后观念,调动贫困群众人心思进、主动脱贫、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上,文化能育民、能励民、能惠民、能富民。要多强调一点文化的扶智补脑、凝魂聚气、强心壮骨作用, 着力拔除贫困群众思想和能力上的穷根,才能深入推进精准扶贫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