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合作能力之我见
2020-03-08孙香军
孙香军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學习方式之一。学生之间合作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还要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它不但可以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还可以紧密学生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合作能力
小学数学的合作能力培养重视对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尊重,改变了传统小学数学的单一教学模式,同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转化,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环节中,教师往往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个人能力,重视教学目标的实现却忽视教学过程,合作学习培养模式能够将学生的能力提升作为教学关注重点,倡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能够通过合作探究的过程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拓展思维的激发,进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一、科学设计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科学、合理地教学问题,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教学效果,就要为学生设计出具有一些思考性与启发性的问题。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比较简单的话,就没有开展合作学习的必要,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复杂,会使大多数学生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无法接受与掌握,那么就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根本意义。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些具有一定难度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合理的教学问题,这样不仅符合教材的教学内容,而且也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与探讨,这样能够充分体现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合理安排分组
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分组环节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它往往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小组合作的组织者,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数学教师需要认真了解小学生个性差异、能力特征和基础水平,对每一位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爱好、成绩差异等做出详细的判断,然后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合理搭配、分工协作、优化组合。小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组建的原则应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做到每组的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的比例相当。小组成员间的座位应该是面对面或者相邻,这样更有利于小学生互相学习、讨论,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同时,数学教师要让每个小学生在小组内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到分工明确。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细心观察小学生的动态和综合表现,适时进行小组成员调整,以保证小组学生竞争力。
三、训练合作内容
教学内容是需要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的根本内容,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安排和设置,既能够符合学习小组的实际学习水平,又能够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和开放性,使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强化自身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以及合作欲望,进而提升合作能力培养的实践效果。
譬如:在进行简便方法的计算学习时,我首先运用课件展示题目,如:25×28,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而后再与自己的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比一比,看谁的方法更好,更简捷。交流之后就进行汇报,学生得出了如下几种方法:1.25×28=25×(20+8)这是运用乘法的分配率的方法,将 28 分成了20和8。以下就要进行计算:25×20=500;25×8=200;500+200=700
2. 25×28=25×4×7,这 种 方 法是采用了乘法结合律,将 28 变成了4×7。再将 25 与 4 结合在一起结果是100,然后 100 再和 7 相乘就是 700。殊途同归,利用不同的方法,获得了同样的结论。学生们在小组进行了合作探究,将这道题目分析得比较透彻,也将乘法的分配率与结合律运用得得心应手,同时学生在相互对比中,也发现了这道题目运用乘法结合律比分配率要简便得多,虽然两者都可运用,但是在实际运用时,还需思考一下,哪种方法更简便。学生们收获了知识与成功的喜悦,教师作为引导者,在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地“放手”,关键时的加以引导即可。
四、引导合作实践
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进行摆、剪、量、折、画、拼等手段,调动学生动脑、动手等多种感官,在共同的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成共识,最终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与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一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让一二组的同学折出纸条四份;同桌两人一个画出1/4,另一个画出3/4,拼在一起比较哪个大;三四组同学的同桌一个折出纸条的1/2,另一个折出纸条的1/4,然后让他们将折好的纸条拼在一起,比较哪个大。在比较中学生很明显可以看出3/4大于1/4,1/2大于1/4,最后讨论得出“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这一结论。这样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乐于合作、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五、重视合作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教师在合作学习活动结束之后,需要根据不同学习小组的表现情况进行积极总结,对于学生的学习目标实现、个人能力展现、能力提升、合作学习态度等相关问题都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评价,对学生的良好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积极给予辅导,并引导其进行修正,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活动参与兴趣的提升,并有助于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以促进合作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途径,也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思维逻辑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效率,这样也充分体现出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凤琼.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应用及有效性分析[J].时代教育,2017 (6):185.
[2]林晓颖,任印龙.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林区教学,2017 (5):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