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研究
2020-03-08吴红
吴红
摘要:在我国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下,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在大趋势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如何开展法制化的管理,成为引发教师和学生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教,不仅是对国家依法治国战略的具体贯彻,更是维护校园管理秩序,保障高校管理法制化的不二法门。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法制化
引文:
在我国传统的治学观念中,认为学生必须无条件服从老师的管理,随着今年来依法治教进程的加快推进,民主和法治的观念深入人心,学生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萌发,传统的服从式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高校对管理者的要求,也无法满足高校自身的管理需求,因此在高校的学生管理方面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本文以高职院校为切入点,围绕学生管理法制化的意义、现状和实施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为高职院校的法制化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学生管理法制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贯彻依法治教的方针
所谓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就是高校管理者通过法制的手段以合理合法的方式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教育、督促和管理学生,让学生管理工作按照规范合法民主的轨道运行。学生管理法制化是对国家依法治国和依法治教方针政策的具体贯彻落实,它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自觉制定法制化的管理措施,接受法制化管理的培训,采用法制化的途径推进学生管理工作。高职院校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份子,应当遵循依法治教的方针,切实调整好自身的管理行为[1]。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机构的行政管理体制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管理的高度集中变为现在的分级分层管理,学校与行政部门也不再是单纯的隶属关系,转而变成相互配合与相互协调的关系。由于法制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学生与教师(管理者)之间不再是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而是产生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权利和义务。随着国家在立法上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规定的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必须要使用法制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这也是贯彻国家依法治国、依法治教政策的必由之路。
(二)有利于适应校生关系的变化
在传统的治学理念中,高校与学生之间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因此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处于人治的状态。随着高校改革的推进,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诸多变化。校方管理者和学生不再是机械的行政关系,更多的趋向于一种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上个世纪的高校为毕业生包分配工作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现在的毕业生需要自主就业,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资源形成了一种消费关系和契约关系,这种关系的变化也要求学校对学生管理方式的变化,呼吁着高校对学生管理方式的法制化。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管理方式的改变,有利于顺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师生、校生关系的变化,适应改革的大趋势。
(三)有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行,全国各地高校人数猛增,高职院校尤其如此。很多学校都把重心放在了扩建教学楼和宿舍楼以容纳更多的学生,却仍然采用旧模式下的学生管理方式,忽视了对学生的管理,导致问题层出不穷。在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经常疏忽了对学生心理、学业、就业方面的正确疏导,以简单粗暴的惩罚代替了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水平明显不高[2]。在硬件设施上,有一些老旧的学生后勤保障设施未及时更新,导致学生在校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很多高职院校仍然以滞后的管理措施来管理学生,忽视了学生的权利和诉求,以致高校和学生之間关系紧张。校生之间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高校自身的发展。因此,加快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有利于解决校生之间的矛盾,在处理问题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切实保障学生权益,倾听学生的合理诉求,以合法合理的手段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有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
(一)管理工作秩序混乱且流于形式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中,法制化的程度稍有不足。学生管理工作中法治基础欠缺,并且法制化的管理也未获得全面的认可。不少高职院校管理中还是存在以暴制暴的思想,对法制化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缺乏专业性和制度性,显得无凭无据、无法可依,这也间接造成了高职院校管理者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稍稍淡薄,以人治取代法治,部分管理者甚至对滥用职权,处理学生问题时过于主观,管理方法随意性强,不重视学生的合法诉求[3]。有些学生受到了管理上的不公正待遇却无人倾诉,只能采取暴力解决问题,出现了最近几年频繁发生的学生殴打老师等恶劣事件,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矛盾频发难以进行。其实并不是高校没有开展相关的法制宣传和培训,很多高职院校的法律普及和法制化管理方法的培训都有开展,但一遇到具体的学生问题,这些先前的准备工作就被集体遗忘,导致学生管理方法游离于法律的管束之外,对校内的学生管理工作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整体上,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秩序性不强,并且较多时候流于表面,并没有实际性的突破。
(二)对法制化管理和学生权利不够重视
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观念陈旧,对法制化的学生管理重视程度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方面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剧增加重了学校管理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学生的个性越来越鲜明,与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格格不入。如果不能用法制化的手段推进学生管理工作,就难以规范学生的在校行为,也容易纵容部分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用主观的情绪处理学生问题。不重视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会阻碍学校本身的发展,也会导致学生的权利被忽视[4]。比如,学生犯错学校将其随意开除,就会侵害学生的受教育权,有一些高校规定学生必须签订学校发放的就业协议才准予发放毕业证,以此来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也是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此外,有些高职院校在处分学生之前,并没有按照法定程序听取学生的申诉,忽视了学生的申辩权,在程序上也没有体现出法制化的管理。
(三)学生自治组织缺乏作用
高职院校中,学生会和其他的一些学生自治组织本应该是为学生发声的所在,它们肩负着维护学生权益的职责,本应该协调校生矛盾,促进学校改进管理方法,而实际上却很少发挥作用[5]。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会也是校方管理学生的工具。学生会经常宣传普及学校的管理措施和校纪校规,却很少有学生发言的通道,并未及时倾听学生的心声和意见,也未能有效的与校方沟通,说出学生的心中所想,为学生谋利益。从这个角度来看,校方的学生管理成为了无人监督的权利,学生自治组织的不作为也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
三、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建议
(一)健全学生管理的制度规范
要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首先要从制度源头入手,加快健全学生管理的相关法制化规定。法制化的管理离不开法制化的制度,现行的高职院校管理条例在类型和细节上都有诸多不足,难以与法律很好的对接。要保障高职院校平稳、健全发展,必须要在制度上用心,在管理制度上涵盖学生管理事务的方方面面,体现出对学生诉求的回应,制定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并且切实贯彻到管理基层,落实到每一个班级中和每一个学生上。规范要严谨细致,使学生管理工作者在管理工作中有法可依。同时,制定的规章制度应当及时更新。规则由于其相对固定性,总是落后于复杂多变的实际生活,因此规章制度应当有一定的实效性,要注意及时更新。当有些规定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环境时,管理者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解释。对于一些缺乏实操性的口号性的规章制度,要细化解释,明确其适用范围,不可成为滥用职权的口袋。高职院校必须切实探索学生管理的有效方法,确保治学在法制化的框架内运行。
(二)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的法律素养
高职院校应当对教职工进行法律素养的培训和监督,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解,并发现自身在管理工作上的不足之处,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将心比心,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转换单纯的管理者思维。学校可以对相关的工作人员采取培训上岗制度,并对其工作进行监督考核,通过法律指导来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在学生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课堂上的法制教育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和学生的互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带领学生观看审判现场,或者邀请法律工作者来校宣讲,普及法律常识,平时学校可以出版一些与法律知识有关的校报,树立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有想法可以和校方及时沟通,不能侵害教师或其他同学的合法权益。
结语:
在当代法制观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是必然的趋势,学校应当从多角度入手,让法制工作的思想和方法在学生管理队伍中确立,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透明。
参考文献:
[1]杨滢.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 (07):277-278.
[2]王远志.辅导员在学生管理法制化中的作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 (36):54-55.
[3]袁凤平,李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实现途径解析[J].才智,2016 (17):74.
[4]张中华.大学生法律教育与管理法制化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 (02):378-379.
[5]李林娜,趙平,茹宝.高校学生法制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子制作,2015 (0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