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03-08李洁
李洁
摘 要:当前,各高校正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努力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把准工作着力点,强化网络育人功能,突出网络育人实效。
关键词:三全育人;网络育人;实效性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当前高校发展中的重要工作,是全力整合各种育人资源,挖掘校园育人元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区、断点,努力实现“有效资源向育人环节聚集、政策导向向育人环节倾斜、教师精力向育人环节汇聚”,最终达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的一项系统工程。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在于找准工作着力点,发挥网络育人功能,提升网络育人针对性、实效性。
“三全育人”与网络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新时代对高校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大力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强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主流价值引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概括而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就是“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而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
网络育人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最集中的功能体现,也是“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公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中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8.54亿人,每个人每周上网平均长达27.9小时;网民中年轻人居多,45.5%的网民为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学生,他们生活、学习、工作都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与否。”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要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运用好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新平台,不断强化网上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引领力、亲和力,做好高校网络思政课堂、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舆情管理、网络文化建设、网络队伍建设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整合协同学校各项网络育人元素,发掘一切校内外网络资源,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多平台的网络育人时空,探索适应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积极引导青年学生争做“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网络育人工作质量和实效。
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五个着力点
1.突出示范性,构建网络思政课堂
网络打破了受教育者获取信息的时空局限,青年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选择网上学习的时间、内容、授课教师、课堂互动等。广义的网络思政课堂,应该是网络思政慕课、网络课程思政专业课、网络理论宣讲活动直播视频、网络微电影、微视频等的集合。一是壮大思政教学“主渠道”,强化网络思政课堂的吸引力、覆盖面和示范性,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高校可以将网络育人和课程育人有机结合,在学习强国APP、学校门户网、主题教育专题网、理论学习网等平台,持续豐富学习内容,拓展理论学习视野,广泛构建思政课程慕课、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各专业视频公开课等网络课程体系。二是高校要依托理论专家、党政干部、师生骨干的力量,广泛开展网上理论宣讲。通过组建网络育人宣讲团,定期开展在线理论宣讲、热点话题答疑解惑、经典原著原文领学导读等网络直播活动,将教学课堂拓展至网络空间,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的网络宣传,增强理论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解决理论学习特别是自学阶段“最后一公里”难题。三是强化“互联网+思政”创新,培育建设“思想政治理论全媒体传播平台”“数字化马院”等,将最新互联网信息技术即时引入课堂,推动思政课改革,为“网络思政课堂”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同时,调动师生骨干积极性,制作系列思政教育网络微电影、微视频,扩大网络思政课堂受众覆盖面和育人影响力。
2.注重实效性,深化网络舆论引导
新时代,网络媒体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工具和主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在“线上线下”融合互嵌已成为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要加强网络话语权建设。一是要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权,提升网络舆论引导有效性。面对青年师生“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日不网”的现状,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注重网络思想引领,做好重大活动和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的正向及时网络舆论引导。二是要大力弘扬校园正能量,搭建起全程、全员、全息、全效的网络舆论引导体系,形成点面结合、同频共振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矩阵。三是重点建设一批校园网络育人阵地,充分发挥新媒体中心、融媒体中心、新媒体联盟、师生新媒体网络工作室等校园“微”平台的正能量宣传作用,壮大新闻信息舆论场,突出网络育人的实效性。
3.强化政治性,做好网络舆情管理
在互联网占据社会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早已从平面变为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网络舆情管理也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高校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并注重向基层延伸,扎实做好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和网络舆情动态监控工作。一是要严格网络阵地管理,建立意识形态工作台账,强化工作检查督查,形成“每月常规督查、每学期学院自查、每学年学校检查”的工作检查和考核机制。严格落实“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审批制度,特别是规范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类讲座、论坛、报告会、研讨会等思想文化活动管理。工作中要列出任务清单、责任划分到人,做到“工作有计划、关键节点有预案,防范风险有先手、处置问题有实招”。二是要坚持常态化舆情监控制度,注重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及时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做好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网上舆论引导。三是要建立校园新媒体平台内容发布审查、信息纠错、专题培训、激励评优等全流程工作机制。实行登记备案、分级分层管理等制度,制定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新媒体中心管理实施计划等,建立“校、院、班团(社团)”三级平台管理体系,明确新媒体平台管理主体和责任人。四是要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做好校园大数据挖掘,动态观测和定期研判相结合,将数据分析结果科学运用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高网络育人的时、效、度。
4.坚持创新性,打造网络文化精品
高校要大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培育和弘扬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校园网络文化,讲好校园故事,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一是实施网络文化精品战略。发掘传承大学的历史与特色文化,按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校史文化三个层次,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打造一系列贴近生活、受青年学生喜爱的网络文化精品活动,切实发挥网络文化育人作用。探索成立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加大网络文化机制研究力度,推动网络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等。紧密结合时代热点、时代精神,积极研发青年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精品。二是弘扬大学文化“主旋律”。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讲好大学的故事,建设校园文化网,线上校史馆、博物馆和学科文化网上展览厅,在线发布学校宣传片、全景VR校园、校歌主题MV等,创作展播校史话剧、舞台剧,生动阐释校风校情,培育清朗网络“主力军”。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开展青年网络文化节活动、清朗网络志愿行动,发布网络文明公约、网络文明“新三字经”,积极开展 “网络宣传之星”“网络达人”“青年好网民”等评选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正面发声、理性思辨。
5.提升规范性,建强网络工作队伍
加快构建完善专兼职网络工作队伍步伐,集合思政课教师、党政干部、辅导员、网络宣传员、网络评论员、网络志愿者等师生骨干力量,协同发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空间。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建立校领导亲自抓、网络管理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大网络思政”工作格局,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师生骨干都在网络育人工作中贡献力量、体现价值,形成校内校外联动、校院系所共建、师生紧密协作的网络育人新态势。二是加强队伍培育培训,采用专题辅导、分组研讨、实践教学等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提升队伍整体的理论政策水平、网络数据分析研究能力、网络育人效能,锤炼出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规范高效、引导有力的网络工作队伍。通过规范科学化的培育培训,网络工作队伍成员能够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将党的创新理论和各项文件精神给青年学生讲清楚、谈透彻,开展好政治理论阐释、日常解疑释惑、传播网络正能量等工作。三是加强队伍人员的责任担当意识,激发网络工作队伍内在的精气神,鼓励带头担当作为,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创造新时代网络育人工作的新成绩。广泛调动师生参与网络育人积极性主动性,将教育培训纳入师生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并定期对网络思政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團队、个人开展评优表彰。
新时代,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网络育人过程中深化思想价值引领,凝聚共识、协同推进、创新方法、科学评价,切实将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构建高质量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网络育人平台渠道,有效推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进程。
本文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专项课题“‘三全育人视角下的宣传思想工作新使命新要求”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武贵龙.聚焦点线面 构筑“三全育人”新格局[J].中国高等教育,2019(2):1.
[2]武贵龙.三全育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J].北京教育(高教),2018(12):10-12.
[3]胡树祥,高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的大数据分析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7):103-113.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苑聪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