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墩、雪容融”设计内幕
2020-03-08
经过405天的漫长等待,2019年9月17日晚,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自2018年8月8日面向全球征集以来,由国际、国内18名知名专家和运动员代表组成的吉祥物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应征作品层层筛选,从5816件到100件、10件,最后“千里挑一”。两个可爱的吉祥物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但做熊猫是把双刃剑,因为用熊猫的太多了,如何才能做出一个易于传播、可爱的、非传统的熊猫?事实上,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团队最初的作品是“冰糖葫芦”,糖葫芦外表的“冰壳”与冰雪运动或多或少有些联系。最终“冰壳”的创意得以保留,随后又经过无数次的探索,修改重点终于逐渐明朗——被冰壳包裹的熊猫。
“你设计的熊猫要与以往不同,还要与冬奥会相匹配。”评委会主席蒋效愚说。为此,广美设计团队专门成立一个资料组,把能收集到的熊猫形象全部收集起来,每天比对分析。最终,在“冰丝带”的融合下,一个酷似航天员,带有未来科技感的国宝形象跃然出现在公众面前。
与“冰墩墩”不同的是,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一开始就有较为清晰的创意,这源于吉林艺术学院学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在评审时,中国结和红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被确定继续深入修改。但专家们给的意见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也就意味着,除了保留“灯笼”这一角色属性外,整體形象设计都要从零开始。
去年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决定取消中国结的进一步修改计划,让团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但仍需要递交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最终,经过设计团队与修改专家组多次沟通和尝试,体现“双奥之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在给这件作品起名时,考虑到与“冰墩墩”对仗,采用了“雪”字对“冰”字,有“瑞雪兆丰年”之意;而灯笼给人以暖融融的感觉,为了体现包容和交流,采用了“容”和“融”字。
(选自2019年9月20日《文萃报》,本刊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