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许昌创编豫剧网课
2020-03-08郑旭
郑旭
“爸和妈,快坐下,说说防疫情注意啥;阻断疫情不传播,减少出入守在家……”最近一段时间,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古槐街小学六(2)班学生宋崇璟,每天都会在妈妈李秋霞的帮助下,学习《魏都戏娃战疫情》系列網络课程。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为充分释放疫情防控中的人才智力资源,魏都区委组织部根据今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实际,主动会同区教体局党组,组织全区教育战线上的拔尖人才,多次进行研商,依托河南地方豫剧特色,融入疫情防控知识,对授课时间、授课形式进行商讨,共同创新开发了这套网络教学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泛普及科学防护知识,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我们要发挥广大教师,特别是拔尖人才的专业引领作用,扛起教育工作者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使命,增强广大师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许昌市魏都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贾治国说。
许昌市古槐街小学六(2)班学生宋崇璟在妈妈李秋霞的指导下,共同认真学习战疫戏曲。图/袁洋
创新非常时期乐学方式
采访中,魏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申健民告诉记者,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凝聚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全区各级党组织“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筑牢疫情防控线。2月初,区委组织部门结合省、市有关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工作安排,会同区教体局党组,就如何开展好切合学生实际的远程教学工作,进行了研商。
申健民介绍说,研商过程中,区教体局党组认为,在延期开学前的这段时间内,全区各个中小学的学生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也要“小手拉大手”影响父母及亲人做好防护及排查上报工作等等,同时养成良好的作息、学习及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入校学习做好准备;各校要多途径开展“线下”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利用好特色课程资源。在实现“停课不停学”的同时,不能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因此需要为学生乐学创新学习方式。
“同志们一致认为,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有‘中和之美,一直以来都彰显着中原艺术魅力,深受许昌群众的喜爱。如果通过学‘唱、念、做、打等豫剧专业知识的启蒙,不仅使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又能以趣味盎然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家长的防疫引导。”申健民说。
魏都区正高级教师、区属市级拔尖人才李旭,是《魏都戏娃战疫情》的创编者之一。据其介绍,这套网络课程是以新冠肺炎防疫知识为主要内容,包括《疫情期间心里话》《齐心协力克难关》《咱小学生也要为国家做贡献》等网课。
“这些课程均在保留《花木兰》《朝阳沟》等豫剧经典唱段旋律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填词编排,将传统与时尚两种元素相结合,以期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李旭说。
经过创编者细致打磨,《魏都戏娃战疫情》录制完成,并在第一时间发布于全区所属各学校的公众号、美篇、微信群、钉钉群中,随后迅速传播,掀起了全区1800多名教师、3.7万多名学生、10万多名家长共同学习热潮。
光明路小学学生家长梅良战说,当《花木兰》《朝阳沟》这些耳熟能详的旋律一响起,家里的爷爷奶奶纷纷上阵指挥,全家参与,有教有唱,“魏都戏娃战疫情”变成了魏都人民战疫情。
古槐街小学四(1)班学生刘城佑说,改编的豫剧唱段既有父辈传承的唱腔之美,还有防疫知识,新奇而有趣,真是乐在其中。
危机时刻也是教育时机
据了解,长期以来,魏都区委、区政府都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全区教育事业不断进步。
2017年,魏都区启动了“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计划”。此后,区政府投入教育项目资金累计24.82亿元,新建8所中小学,新增学位1.2万个、增长42%,解决了长期困扰魏都区教育的大班额和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可以满足魏都区未来10年的义务教育需要。
同时,魏都区深入实施民生“365”工程,把居民“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医保”等17个方面1555项具体民生实事作为各级党组织的“头等大事”,公共财力和政策向困难群体、基础薄弱行业、民生薄弱领域倾斜,党建带着民生干、民生跟着民声走,一件一件抓落实,探索打造了15分钟健身圈、15分钟医疗圈、15分钟养老圈、15分钟阅读圈,极大地方便了魏都区广大居民群众的生活,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实现了党建有民生“温度”、民生有党建“底色”。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危机时刻正是教育的宝贵时机。”贾治国认为,举国抗疫之时,知识要学,但危机时刻更应关注的是,善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将这份共赴时艰、舍身忘我的气节,植入下一代人的精神基因。
申健民认为,豫剧作为中国戏曲最大的地方剧种,无论从其发展历史着眼,还是横向比较同一时期的其他剧种,其最突出、最本质、最有生命力的文化品格,莫过于“担当”。以为国担当、为民抒怀的家国情怀,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也是各级党组织的努力方向。
“充分发挥本土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紧扣时代脉搏,贴合基层实际,响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多开发类似《魏都戏娃战疫情》这样‘线上学习‘线下实践的课程,将立德树人的政治启蒙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课程当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申健民说。
(窦青、张建军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