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的工作要点与问题研究*
2020-03-08周爱民
张 芬,周爱民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510520)
学分制在我国最早于1978 年开始试点,但由于当时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等都相对滞后,阻碍了这一新兴事物的发展,直到2010 年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重要概念——学分制逐渐活跃起来。不仅频繁地出现在高校的工作规划中,另一方面也间接推动了教育部21 号令的修订。2017 年2 月教育部出台41 号令,对弹性学制作出了要求,同时也认可跨专业选课、跨校选课的学分,以及学生退学前在学校修读的课程成绩和学分。自此,学分制改革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改革的大趋势。
1 学分制实施的必要性
1.1 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目前市场经济已由“批量化、共性、传统”逐步向“定制、特有、创新”转变。以家居装饰行业为例,消费者讨厌千篇一律的装修风格,希望具有自我特色的装修风格;传统的家具企业逐步走向没落,尚品宅配、维意定制等新型企业逐步占有市场。教育行业作为市场的组成部分,同样面临转型的阵痛。如何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如何既不违背教育的初衷又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仅仅依靠局部的教学改革显然不够,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教学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才是高校适应市场经济的唯一出路。学分制,其运作法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可以说实行学分制是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主动适应经济体制的具体表现[1]。
1.2 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很多初中学历毕业的人在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很大,竞争中不占优势。为了解决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的就业问题,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快培养社会所需技能型人才。在此背景下,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招100 万的指导性意见。2019 年是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的一年,招生对象和招生形式更加多样化,这就要求变革人才培养模式。而传统学年学期制采用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统一的教学方法和授课内容无差异化教学不能满足不同招生对象、不同招生形式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学分制相对而言,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在课程设置、上课时间、上课方式上更加灵活。
1.3 是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需要
2019 年2 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到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 证书)制度试点。2019 年6月公布了首批1+X 证书试点学校名称。该项工作实施后,职业技能培训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之一,实施学分制可以辅助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之间的学分转换。
2 学分制实施的工作要点
2.1 建构学分制管理体系
修订学分制管理实施细则,实行弹性学制,范围为2 ~6 年;实行专业选择制,优化转专业管理,改革招生制度,试点大类招生;实行选课制,优化课程模块结构,特别是拓展、选修等模块,优化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学业规划的重要参考及依据;实行学分计量及绩点制和免修及重修制;实行主辅修制,支持学生自主发展,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行学业监控与预警制,建设学生学业情况自我评估机制,加强学生选课指导,学生在校修读期间,学校通过学生日常管理、学习状态监控、数据采集、导师指引等途经多方位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
2.2 完善课程体系结构,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校内外合作,多渠道拓展课程资源,完善教学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多开设课程;引进高水平教师,增加可承担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数量;适当增加专业和行业外聘优秀教师比例,增加外聘教师开设的专业课程数量或为学生提供行业前沿的实践指导;鼓励学生赴国(境)内外大学交换学习获得学分;允许学生通过慕课等网络学习平台修读课程获得学分;鼓励学生参加校企协同育人计划,通过学习行业前沿知识获得学分;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增加学生可选课程总量,开展课程模块化的整合及建设工作,紧密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开展课程模块化的整合及建设工作,通过课程建设促进学生能力提高、素质培养。
2.3 建立学业导师制度
强化教学单位党总支的领导,加强辅导员、导师队伍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学分制下“行政班”向“教学班”的管理体制转化;全面实行导师工作制,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进度,指导学生每学期选课、学习;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保障导师负起指导学生的责任。
2.4 建立学分互认制度
学分互认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开展学分银行,记录学生各种学习形式的学分;另一方面要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开展互认工作。对于课程描述相近、课程内容接近的课程,不管是学生在网络上学习的课程还是在线下学习的课程,不管是在本校学习的课程还是在其他学校学习的课程,不管是在境内学习的课程还是境外学习的课程,都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开展学分互认。学分互认的形式可以多样,具体的要求也可以进行设置,如要求提供修课记录、课程开设单位对课程的描述、进行专业性的考核等。
3 学分制实施过程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分制实施过程的调研,总结归纳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3.1 学分制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与学分制管理存在冲突。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为单位制定,虽然不同的学校略有不同,但模式类似。一般都根据专业性质划分不同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并规定了课程就开设的学期。实施学分制时课程开设的灵活度降低,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变相被限制。同时,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每年修订一次,不同年份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毕业的要求略有出入,实施弹性学制后具体适用哪一份人才培养方案也成为各高职院校争论不休的话题。
(2)选课制度还不够完善。实施完全学分制后,有一部分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学生没有按照本专业或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选课,部分学生选课随意性强,全凭个人喜好,出现一些怪象:有学生只选感兴趣的课程,有学生专挑简单容易通过的课程,还有一些学生少选甚至不选课程。虽然学分制的初衷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灵活选课,一方面可以弹性上学,另一方面也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一点偏离轨道,有一部分学生钻空子。这样一方面给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就业等等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得不到部分家长的理解,增加了家长和学校的矛盾,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3)学分制收费标准还不明确。学年学期制在我国应用得较为成熟,各省财政部门对公办高校实施学年学期制都有明确的收费标准,而学分制的起步较晚,目前很多配套还跟不上,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也没有制定出明确的收费标准,各高职院校也在探索中。比如,补考和重修该不该收费,怎样收费也是一直困扰高校的难题。
(4)部分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还有待加强。部分高校信息化水平落后,既缺少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又没有与学分制相匹配的教务管理系统。学生少有甚至没有网络学习平台,学习后的学分也不方便记录和保存。
3.2 拟采取的对策
以上四个因素是制约学分制改革实施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调查走访多所学分制实施得比较好的学校,总结出以下对策。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大概就是对本专业需要修读的课程及总学分作出明确的要求,对毕业条件作出限制,其中同一个专业同一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完全相同,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就应该按照专业大类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阐明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后给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从课程体系入手,同一类课程应该有多门,由多个教师开设,甚至增加更多的行业大师、企业工匠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座,可以让学生自主选课;同时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将学生实践、学生创业、学生参加各类比赛都纳入人才培养的学分体系中进行课程替换;最后以毕业综合项目、技能证书、顶岗实习作为衡量学生培养质量的最终考核标准。高职院校应改变传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方式,鼓励增加实际项目的论文调查课程,增加设计竞赛、设计展览等更多的方式作为毕业综合项目。
(2)改革选课制度。如果说人才培养方案是学分制实施的核心,那选课制度则是学分制实施的重要方法。一方面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学分制的选课制度,另一方面学校还应与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共同督促选课、上课的完成,定期清查,对于选课情况特殊的对象了解原因。
(3)呼吁主管部门尽快出台配套的收费指导性意见。中央实施放管服后,很多权限都放到高校,但很多公办高校在收费这一块一直不敢自作主张,还需要主管部门给予一些指导性意见。
(4)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①采用专门针对学分制的管理系统,一方面发挥学分银行存储学分的作用,另一方面随时提供转换;②充分利用公共网络平台开展微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现资源共享;③利用各种APP 开展移动教学,实现电子点名、在线问答、片段化学习等;④建设现代化的教室,提升学习条件。
4 结束语
学分制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尽管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各高校不断地试点、摸索、交流,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能力将会步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