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2020-03-08徐印珠
徐印珠
(山东莘州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聊城 252400)
在道路工程施工中,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不仅耐高温,还能提升沥青的水稳定性,减缓其老化速度,从而延长使用年限,为人们的出行安全提供有利条件。因此,依据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特点及其施工方式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提升道路工程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合理选择改性沥青
改性沥青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能在缩减成本的同时保证施工质量,因此被人们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施工中。目前施工中常用的改性沥青,是一种运用现代化加工技术形成的多种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混合物。就一般情况而言,改性黏结剂、橡胶、热塑性塑料等作为改性沥青的基础物质。在现阶段市政道路工程中主要应用三种方式,其中,SBS沥青改性剂是我国道路施工过程中的首要选择,因其具有良好的弹性与抗车辙热塑性。改性沥青路面工程与普通沥青路路面施工工序一样,主要以质量检测、联合处理及混合搅拌等工序为主要环节,通过施工现场的压实、摊铺,检验整体性能。改性沥青作为良好的施工原材料,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改性沥青的形式越来越多,因此合理选择改性沥青也成为现阶段道路施工工程中的重要内容。
2 确定路面压实度与空隙率
在确定路面压实度与空隙率时,施工人员应首先确定现有路面类型,然后依据改性沥青的实际性能进行合理设计。设计人员只有在施工开始之前对当地地质、气候进行全面勘测,才能以其实际条件为基础,选择符合施工要求的原材料。沥青混凝土路面就一般情况而言,应优先确认骨料的材料、规格及级配,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改性沥青进行合理地配比,保证其整体质量。以刚性、清洁、干燥且耐热的骨料为首要原则,施工人员在用砂石时应选择石灰石细骨料进行人工轧制,通过采用科学且合理的分级方式,合理应用石灰石细骨料。施工人员还应定期检验现有设备性能,以保证混合器的电子测量数据具有时效性,从而进一步提升路面压实度与空隙率的准确性。只有实际输入与显示输入数据一致,才能保证后续混合比例的调配,能以最佳效果进行施工操作,以合理的沥青量开始混合调配工作,实现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最佳级配。
3 明确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渗水系数
在应用改性沥青混凝土铺设路面时,应明确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渗水系数,并通过全面调查与定期检测及时提交相关数据[1]。原材料选择不够合理、施工原料分级不够恰当,都是造成路面孔隙率过大与压缩不充分的主要原因,因此施工人员为避免混合粗糙及压制不充分等问题,需提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渗水参数进行合理调查。施工人员以路面孔隙率及压缩性能为前提,控制原材料质量,使现场材料配比更合理,通过适当分级方式保证施工原材料的合理性,加强轧制工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实现最佳沥青配合比,降低压实不充分或路面孔隙率等问题出现的概率。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在研究路面质量时,应采取有效举措降低路面分离的情况。只有通过加大压实力度与增加碾压遍数,才能调节孔隙度,进而降低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渗漏或裂缝的问题的概率。施工人员应充分考虑路面渗水的主要原因,以压实度、空隙率、偏析、离析等问题为切入点,关注路面渗水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升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4 重视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清理维护
道路工程沥青路面的平整度与沥青混合物材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沥青混合物的温度、压实度会影响路面的致密性。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完毕后应重视现场清洁工作,以保证路面基层整体的平整性。现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使砾石层与密封层紧密结合,保证水泥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施工路面整体的清洁性与干燥性。在清洗路面基层时,施工人员应以刮、切等手法处理基层顶面,保证黏合部分充分暴露在基层顶面,从而进一步提升基层与密封层之间的黏合性。除此之外,还要利用高压水枪优化施工环境,或通过强力清洁车来清洗运输材料的车辆,避免扬尘污染路面。
5 检查施工现场流程配置摊铺机
在施工流程检查工作中,施工人员应依据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实际性能,与设计人员充分沟通,以保证现场监理工程师与设计人员能依据现场施工蓝图进行全面调查与深入分析,进而检查出其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整体方案的合理性。因此,在施工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全面掌握SBS改性沥青路面的实际性能与施工特点,有效结合、优化和调整现有施工流程。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及时解决、修正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保证现场施工的有序性,进而确保工程进度[2]。补救措施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整改,在决定施工设计方案时需勘查现场地质情况,依据具体施工条件开始各项工作。在决定施工设计方案时,应以现场具体施工条件为前提,尽量减少设计变更,满足现行施工标准。
施工企业应重点关注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以保证整体工程的有序开展,通过施工管理提升现场施工的科学监管水平,保证施工的合理性,针对其施工问题予以及时纠正,提升施工流程检查的有效性。在摊铺工作开始之前,施工人员应做好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拌和工作,以集料除尘为主,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与质量,严格控制拌和过程中出现的吸尘问题,及时采用布袋式或旋风式除尘,以间歇式拌和的方式提升改性混合料整体质量。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级配矿料与拌和产量应依据施工现场所需要求计算各项含量并对比近两天的消耗量,避免因实际消耗过多而出现矿粉量不足等情况。定量添加抗剥离剂,综合考虑路基上面层,以提升其抗滑能力。改性沥青的黏附性较差,因此应当有限选用玄武岩集料,通过添加适量抗剥离剂,使之与沥青紧密结合并进行挤压,从而延长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抗剥离剂的掺加量可以利用总量法进行合理控制,施工人员依据现场施工具体需求采用规定比例计算拌和产量与沥青用量,以有效调控方法掺加抗剥离剂,保证抗剥离剂掺加数量的合理性[3-4]。
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应注意拌和时间,当改性沥青混合料在拌和中呈现与混合料一致的颜色,即可开始摊铺工作。以履带式摊铺机为首要选择,使其在铺设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时能够最大程度保证路面性能,驾驶员之间的良好配合加上熟练的操作可实现预期摊铺效果,通过运输车辆与摊铺机的合理调配,避免摊铺机左右摆动等问题,保证路面的平整度。施工企业针对摊铺机左右摇摆等问题,应指派专人进行管理指导,避免因相互撞击而影响现场施工效果。
6 控制碾压材料并及时更换路面填料
耐高温且在高温条件下有较强的稳定性是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特点,为保证路面碾压成型,应在规定的碾压温度范围下开展碾压工作,在碾压过程中所用到的混合料较普通沥青混合料而言应更坚硬。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压实温度与压实质量之间的关系,依据现场实测情况进行压实工作,由摊铺到初压、复压环节中应当控制拌和混合料温度,依据有效测温工作避免现场材料温度因外界因素影响而加快损失速度的问题。以20~30m作为碾压段的控制范围,施工人员在开展碾压工作时需配置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以2~3台前静后振共同作业方式形成梯队式碾压。在压实改性沥青混合料中采取前静后振的方式对压实工作极为重要,施工人员只有保证初始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才能有效降低温度流失,为摊铺机正常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在复压时,使用2台以上的胶轮压路机能为各项工作赢得充足空间,使改性沥青混合料能够达到现行建筑的压实标准。而在终压过程中,施工现场则需配备宽幅大吨位光轮压路机,用以消除路面痕迹,以提升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黏轮问题在改性沥青混合料铺设过程中极为常见,因其自身所具有的黏稠度会黏附物体,所以在使用光轮压路机时,应提前放入洗衣粉水进行搅拌,以此方法控制碾压过程中改性沥青的黏稠度。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现场喷水的方式,保证路面压实效果。
初压、复压与终压作为碾压作业中的三道工序,需要专人负责以保证现场调度的合理性,提升作业效果。施工人员依据摊铺温度进行有效测试,控制压实变数,在控制压缩变数的同时应注意混合物颗粒之间的摩擦阻力,对其压缩不均匀等问题进行有效处置,避免局部路面出现裂缝或松散等问题。施工人员应以保证整体路面的稳定性与稳固性为主,充分发挥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势,及时检查施工堤坝,以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5-7]。通过加固路堤解决路面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关注上层水的排出情况,避免沥青路面及其内部结构受地下水渗透的影响而降低使用性能的问题。
7 结束语
人们的日常出行安全与道路交通安全性息息相关,因此在道路工程交通工作中应将路面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改性沥青混凝土因其具有极强的稳固性广泛应用于现阶段道路工程中,所以施工人员应完善现有施工技术,切实提升施工质量,进而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