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

2020-03-08吴登慧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工程设计管理人员工程施工

吴登慧

(贵州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2)

建筑工程在施工发展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开展,从其施工技术的实施区域、工程技术的主要发挥效果以及持续效果周期方面进行分析,其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性保障、应用寿命控制以及居住人员的居住舒适度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的角度分析,如何控制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效果,规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则成为建筑防水防渗工程施工中主要研究的课题。

1 影响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的因素

1.1 设计因素

从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分析,设计因素为影响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工程设计存在问题,会造成防水防渗质量不合格。具体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防水设计中,未考虑树木根系生长突破顶板造成的结构渗漏现象,从而引起防水防渗失效现象。另外,工程设计中因基础勘察数据不完善造成的设计漏洞、设计质量不合格而引起的防水防渗施工失效也为常见的一类不良现象。

1.2 材料因素

从建筑防水防渗技术实施的实现效果方面分析,基础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对于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效果发挥以及工程质量控制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防水防渗施工中选用的基础材料与施工环境存在冲突,或施工材料的防水性能与工程设计参数不符合,造成在后期的施工验收以及实际应用中出现结构渗漏、结构裂缝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工期延误以及经济损失。

1.3 工艺因素

从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施工流程以及控制要点方面分析,因工艺技术因素造成的防水防渗施工质量不合格,也为主要影响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表现:工艺技术实施中工序实施存在误差错误的现象,造成防水防渗施工质量不合格引起的结构渗漏现象。其中常见的工艺施工问题包括结构施工缝处理不到位、施工工序顺序误差,从而引起结构间渗漏以及施工冲突现象,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渗施工质量,同时也造成了修复成本过高、修复周期过长的问题。

1.4 人为因素

术业有专攻,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作业在推进中,其对于人员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因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不合格造成的防水防渗施工质量问题也较为多见。主要表现:人员技能存在问题造成的材料配比出现问题;人员技能存在问题造成的工艺实施不到位;人员技能存在问题造成的材料预处理、预埋件预埋错误,最终引起防水防渗施工失效现象。

1.5 管理因素

从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实施中的管理逻辑分析,因工程管理中的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存在问题,造成的工程管理质量不合格引起的安全事故,以及防水防渗施工质量不合格现象较为多见。主要表现: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中的工艺管理制度,物料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存在问题,造成在工程施工中出现了技术应用效果不达标,施工进度延缓以及大量物料浪费的不良现象。

1.6 养护因素

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中从基础的应用材料,以及施工工艺技术方面进行分析,工程施工养护为重要的作业内容。其中,养护因素造成的工程防水防渗失效现象的主要表现:防水防渗砂浆面以及防渗浇筑区域养护不到位,引起结构裂缝,进而造成结构渗漏现象。因养护原因造成的建筑工程防水防渗失效现象,造成的危害大,修复成本高,修复周期长,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渗施工质量。

2 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实施中的控制策略

2.1 落实基础勘察,完善设计审核

从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实施基础,以及基础质量控制的角度分析,落实工程基础勘察,完善设计审核对于防水防渗施工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在具体实施中,施工单位可通过落实地质结构信息勘察,地下水、地表水文信息勘察,气候环境勘察,交通信息现状勘察,周边既有建筑勘察,地下既有建筑、管网信息勘察方面,落实工程的防水防渗设计。在工程设计完成后为确保其设计内容符合业主方需求,具备施工可行性,工程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及设计单位可通过组建联合审核小组,进行工程设计内容审核,以此及时优化、纠正、改善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终达到提升工程设计质量,保障后期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目的。

2.2 完善基础材料质量检测

加强基础材料的质量检测,对于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提升效果显著。施工单位可通过落实水泥、水、砂石、防水卷材以及相关掺杂料的质量检测,进行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实施中相关应用物料的质量评估及物料选择。(1)水泥的质量检测应从水泥材料的等级批号以及基础强度、静荷载力、防渗性能方面进行检测,确保其材料在防水防渗施工中的质量合格性。(2)砂石的质量检测主要从含杂量、粒径大小方面进行评估和控制。(3)水的质量检测应避免应用污染水以及过酸过碱的水进行材料拌和。(4)掺杂料的质量检测主要从环保监管、安全要求方面进行检测,规避选用掺杂料的化学组分存在严重污染以及有毒有害性的不良现象。(5)防水卷材的质量检测主要基于工程设计参数,结合防水卷材的出厂参数以及外观物理属性进行检测,确保防水卷材在防水防渗施工中的应用质量合格性。

2.3 落实现场监管,优化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由于涉及的施工工序较多,现场施工人员较多,因此落实现场监管是提升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的主要策略。从作业可行性、质量控制和专业性控制的角度分析,关于现场监管工作的开展,业主方及施工方可通过聘用工程监理机构或通过抽调不同岗位的施工管理人员,组建联合监管小组的方式,进行施工现场监管及质量控制工作。

2.4 提升施工人员综合水平

考虑人员综合水平培训、技能考核、技能实践的专业性问题以及相关成本问题和周期问题,具体在人员综合水平提升策略的实践中,业主方可通过投标资质限定的方式进行人员技能控制,以此保障施工单位在施工作业中人员专业技能的合格性。另外,关于施工期间的人员技能监管,可由监理单位向业主单位汇报以及现场指导、现场监管、现场整改等措施,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水平,最终达到提升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目的。

2.5 加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

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施工单位可通过多种举措进行落实:(1)招聘具备相关专业技能以及从业经验的管理人员,进行项目工程的施工监管;(2)基于工程施工中的工序特点,抽调相关管理人员组建综合监管小组,进行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3)邀请专业人员实施工程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教育培训以及技能实践测评工作,以此达到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优化工程管理效果、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以及提升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4)基于工程施工设计以及工程施工内容,制定工程管理制度,并基于管理制度执行相关管理策略,明确相关管理责任,最终达到优化工程管理效果、全面提升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

2.6 完善基础养护,落实节点验收

在具体施工中,养护工作的实施,施工单位应通过基础调研、工艺技术分析以及环境参数分析方面,在不同的季节执行不同的养护策略。关于节点验收工作的推动,施工方可通过指定工段负责人,并结合绩效考核的方式,落实节点验收作业,最终达到提升工程施工质量、保障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目的。

3 结束语

从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实施流程、施工特点以及质量控制方面进行分析,为合理控制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提升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质量,保障工程的实际应用效果,建设单位设计方以及施工方在工程的施工及管理中应努力完善基础养护,加强节点验收,提升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专业技能,落实基础材料质量检测,完善基础勘察,实施工程设计审核以及落实现场监管。

猜你喜欢

工程设计管理人员工程施工
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北戴河区绿化工程设计
铜阳极泥中碲回收工程设计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