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教学在服装结构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
——以华南农业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
2020-03-08马宏林王霄凌
马宏林,王霄凌
(华南农业大学 艺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服装结构设计,学生将所设计的服装款式从二维的平面转化为三维的立体效果,因此,“服装结构设计”课程在服装专业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国内高等院校服装专业都开设了“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但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很大差别,教学成果也参差不齐。
“服装结构设计”是服装专业的必修课,涵盖了数学、技术、美学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如何合理地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尤为关键,尤其是对各门课程的先后顺序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另外,这门课程的服装工程专业教学由教师独自承担,常常侧重单一服装结构的部分,讲授容片面主观,易看重表现成果而忽视制作过程。如何通过协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思维并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整合服装专业的师资力量与教学知识互补,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学习体验,拓展学生的设计与制作思维。
1 协同教学的研究现状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对协同教学的定义是:“它是由两名或更多的教师组成教学小队,由教学小队集体制订教学计划、分工合作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1]协同教学最早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在理论研究方面,特蕾西提出的协同教学模式主要是基于一个跨学科团队的实验项目的体验和改革,论证了跨学科学习交流可以提高创造能力。在实践方面,国外一些设计院校通过开展并整合不同学科与专业的资源来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2017—2018年,笔者在美国阿肯色大学做访问学者,美国阿肯色大学的服装教学在课程开设中,只设置了“服装结构基础”“服装结构设计”“高级服装结构设计”3门课程,不单独开设“服装工艺”“服装立体裁剪”“服装纸样试验”等课程。“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涵盖了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等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服装的整体结构设计与制作[2-3]。
我国的协同教学起步较晚,在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仍处于模仿与探索阶段。在理论研究方面,某学者提出采用Team teaching模式培训教师的理念,“采用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同登讲台的Team teaching模式,可以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培养教师团队合作共享的团队精神”[4]。在实践方面,服装专业学生主要分为服装设计、服装工程方向,不管是服装设计还是服装工程方向都开设了大量的“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两者是互相衔接的,一般都是由不同专业的教师承担课程任务。同时,也开设了一定数量的“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但在整体的协同与衔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5]。
2 协同教学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运用
2.1 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是组织开展学校的教学活动、教学任务安排等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人才培养和开展人才质量评价的基础[6]。第三方调查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2018、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2%,高于全国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平均就业率87%的平均水平,主要就业地点为广州、深圳等珠港澳大湾区城市。因此,我国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发展来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在数字化、智能制造等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为了更好地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突出了服装数字化、服装智能制造等最新的发展技术,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围绕新工科、新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结合服装智能化设计、信息化设计理念,旨在培养具备服装工程领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与人文艺术审美能力,能够从事服装智能设计、服装数字化技术应用、服装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及从事服装产业经济、服装数字化产品开发、品牌管理与市场运营等领域的高级服装经营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2.2 建立协同的课程教学内容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在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围绕新工科、新艺术学科交叉融合,结合服装智能化设计、信息化设计理念,在课程设置中保留传统优势课程,突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发展新趋势。各类课程的比例合理,通识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通识选修课、拓展选修课、实验教学及其他实践设置合理。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与实践能力,新的培养方案中,选修课与实践环节总计97学分,占总学分的60%(图1)。
图1 培养方案学分分布
课程知识体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课程之间关系合理。在大一、大二阶段强调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三、大四注重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拓展课程教学。在课程设置中,遵循并保留传统优势课程,突出学科的新趋势,在保留“服装结构设计”“工业样板设计”“成衣纸样试验”“服装立体造型设计”“服装专题设计”等传统优势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智能化服装生产”“服装数字化产品开发与管理”“服装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服装虚拟仿真设计”等适合时代发展的新课程。尤其是在6门专业核心课程中,与服装结构设计相关的课程有4门,占总学分的64%(图2)。
图2 专业核心课程学分分布
2.3 建立协同的教学模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教师协同”“教师-学生协同”的教学模式。在“教师-教师协同”的教学模式中,服装结构设计类课程的专业教师在讨论与制定教学大纲时,打破了原有的教学大纲,形成了由单个老师制定的现状。同时在课程教学之前,对教学任务、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估,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教师-学生协同”的教学模式中,将制定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表、教学课件、教材等在课程中所要用到的材料提前告知学生,使学生对所上的专业课程有一定的了解。同时,预留充裕的时间,使学生能够在课前进行前期相关课程的复习、本课程内容的预习、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在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程作业进行点评和修正,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2.4 建立协同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对教学过程、教学成果进行的一项综合评价。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服装结构设计类课程的教师教学评价也由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管理人员评价3个方面组成。教师根据自己的上课情况,对学生的课程作业、最后的成果作品进行评价,教师之间也要进行同行教学评价。此外,学生也要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职称、年度考核等方面挂钩,对学生评价不合格的教师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实行一票否决。管理人员通过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定期抽查听课等方式,对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学成果实施评价。
3 结语
服装结构设计类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支柱课程,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协同教学模式,针对服装结构设计类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协同教学在服装结构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兄弟院校的相关专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