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以阳新布贴为例
2020-03-08高媛媛
高媛媛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0)》一书认为,传统文化的开发越来越离不开创意元素,创意产业呈现出向传统文化加速渗透的态势[1]。非遗文创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来自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等;第二部分来自于文化创产品的商业价值。非遗文创的价值在于可以将非物质的民间文化通过创新设计,转换为具有文化传播属性和地方特色的创新产品。一方面,文创产品为非遗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另一方面,非遗又为文创产品注入了历史文化的内涵,使非遗文创在具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同时也具有商业价值。非遗文创正是根植于独特的风土民俗和民间文化,汲取非遗“基因”,以文创产品作为载体。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
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公约》的第一章第二条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定义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在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各民族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3]。《十九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此可见,无论从国家层面、政府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的生活习俗密不可分。
非遗不仅能体现文化的地域性、多样性、丰富性,还能促进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本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阳新布贴为例,从文创产品设计角度出发,探索适合非遗阳新布贴发展的新路径。
2 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要素探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品的类目繁多,品相参差不齐,具有相似功能或者相似外观的产品屡见不鲜。但是,既能展现消费者个性与思想,又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不多。
2.1 深入了解非遗的文化内涵
非遗文创之所以能与其他文创产品区分开来,最重要的是非遗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历史性、艺术性等内涵。消费者在市场的众多产品中挑选了非遗文创产品,不仅是因为非遗文创的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能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熏陶,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
2.2 保留传统非遗“基因”
文创工作者通过巧妙的构思,将抽象或具体的非遗转化为具有现代艺术感、符合当代消费者需求的文创产品。技艺是非遗传承扩散的基础,也是其价值体现的主体[4]。在进行产品设计创新时,要保留非遗的“基因”,在保持传统核心技艺不变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创新。
2.3 非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非遗之所以能够流传延续至今,说明非遗具有传承性与发展性。非遗来自民间,是民间智慧的结晶,民间必定有适合其发展与生存的空间和土壤。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曾经适合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土壤渐渐消失,很多非遗在民间的传统传播与发展方式已经面临失传。但是,通过文创产品这个载体,可以使阳新布贴以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遗以另一种形式找到了适宜生存与发展的土壤。
3 阳新布贴的艺术特色
非遗文创即设计者通过各种手段与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设计。非遗文创的前提是深入了解非遗本身,在保持“基因”不变的基础上加以创新。非遗阳新布贴被誉为“神奇的东方特有的艺术品”,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阳新布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
非遗文创之所以独具魅力且被消费者喜欢,与其自身的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密不可分。消费者在购买非遗文创产品的同时,更注重非遗本身的魅力和精神方面的共鸣。
3.1 用色夸张,色彩对比突出
阳新布贴大胆地利用粗犷的剪刀之笔,在五彩的色布中毫不顾忌地自由驰骋,无须用笔,心象造型,造型简洁而概括,充满稚拙童趣[6]。阳新布贴黑漆点金似的色彩,与纯度较高的大红、翠绿、明黄、黑色或深蓝色的底布进行任意组合,整体色彩丰富,充满儿童画的意趣。
3.2 无规律造型,构图饱满
阳新布贴的整体造型并无特定的规律,往往是相由心生。当时,作者是在对生活物象的感触与想法的基础上开始剪布造型。如图1所示,《老鼠娶亲》是一个馋兜,主要是给儿童系在脖子上的,相当于现在的围嘴。虽然布贴有些破旧,但是不难看出上面的两只老鼠活泼灵动,颇有儿童画的特点。中间的荷花与莲藕象征着多子多福,整体造型无定式可寻,整个构图饱满丰富、画面生动有趣。
图1 老鼠娶亲(笔者实拍)
3.3 工艺讲究,质朴耐磨
非遗阳新布贴以独特的手工艺为核心竞争力且实用性强。阳新布贴的制作工艺不仅是不同布块的缝制和缝合,还有刺绣、立体雕饰和嵌饰等辅助制作方法,以缝为主,以绣为辅[7]。阳新布贴独特的包边工艺、密实的针脚,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机器可以代替。
4 结语
传承非遗的症结在于文化遗产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缺乏联系的纽带,很多非遗随着时间的流逝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部分原因是缺少真正需要或期待参与体验的人。因此,非遗文创可采用材料包或者体验课的形式,让人民群众参与到非遗文创阳新布贴的制作中来。只有让非遗走进大众,走进普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才可以真正地做到活态传承。非遗的传播与发展以文创产品为载体,把凝聚着设计师心血的非遗文创投放市场,让消费者在购买的同时,也可以受非遗文化的熏陶。
目前,非遗文创是一项“朝阳产业”,国家、政府以及当地文化部门都在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非遗文创相比其他文创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将非遗和文创用品相结合,定会产生“1+1>2”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希望阳新布贴以文创产品作为新的载体,可以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能够更好地将阳新布贴传播与发展,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树立民族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