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化背景下食用菌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研究*

2020-03-08刘玉萍

中国食用菌 2020年12期
关键词:现货食用菌波动

彭 丽,刘玉萍

(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金融化+食用菌绿色产业”成为助力我国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新模式[1]。通过政府主导,银行、保险、担保等各种类型的金融主体积极参与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不仅坚守住了“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生态底线,而且也使得金融成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血脉,带动了以食用菌生产为核心,以旅游、养老、休闲、养生为辅助的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而且切实有效的带动了当地居民脱贫致富[2]。然而,随着金融化的发展,食用菌产品价格除了受到传统供给和需求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金融等因素的影响,可以说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金融属性不断凸显[3],食用菌产品的价格在金融化的背景下大幅度波动并且可能会引发价格风险,成为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必须深思的问题[4]。

基于此,研究食用菌产品现货价格中的金融化因素,识别在金融化背景下食用菌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的传导机制,从而有效做到市场价格风险防控,不仅能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风险管理理论,而且能在实践中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1 食用菌产品现货价格波动现状

近年来,食用菌产品年度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

1)食用菌产品价格差异较大。随着人们对食用菌保健功能的认知,香菇(Lentinus edodes)、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金针菇 (Flammulina velutipes)等品类已成为餐桌中最常见的食品,然而,最为常见的食用菌其价格波动也较大。

2)食用菌产品随季节变化波动较大。食用菌产品价格因季节蔬菜水果供应变化呈现出“一峰一谷”现象,普遍而言,因夏季存在众多替代商品,食用菌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而冬季在替代商品缺乏的情况下食用菌产品的价格波动幅度较小,呈现出周期性价格变动趋势。

2019年~2020年上海地区平菇价格统计见图1。

如图1所示,以平菇为例,上海地区一年内平菇最低价格为5元/kg,最高价格为13元/kg,年内增幅160%,除此之外,平菇每月不同时间呈现出价格上下波动的趋势,且部分月份价格波动超过30%以上。

2 食用菌产品现货价格波动中的金融化因素

食用菌产品的价格波动从供给方面来看主要是受到生产成本的影响,如食用菌生产中的栽培料棉籽壳及其相关机械设备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着食用菌产品现货价格[6]。除此之外还受到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影响,但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成本和供需变化较小,因此食用菌产品现货价格波动中比较凸显的影响因素即为金融化[7]。金融化问题由来已久,金融化在农产品中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郁金香泡沫”[8]。农产品金融化可以理解为农产品在交易机制中出现的金属属性作用增强,农产品作为商品兼具消费和金融产品2种特性,即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具有受供给和需求的影响逐渐减少[9],而价格的形成受到宏观金融政策和资本运动影响逐渐增多的趋势。

具体到食用菌产品,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食用菌产品的现货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着食用菌产品的价值上下波动。但是在农产品金融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资本的逐利性不断冲击着食用菌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造成了食用菌产品现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

食用菌产品现货价格中的金融化因素具有多维性,金融化对农产品的价格影响程度取决于金融化程度的高档、中档、低档,就目前食用菌产品金融化程度而言,食用菌产品还未能如大豆、玉米等大宗商品在期货市场中进行规模庞大的交易,因此在影响食用菌现货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中可以看出货币供给为直接因素,而汇率及其国际市场价值、期货市场价格因素为间接因素,与之相对应,金融化背景下食用菌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传导机制因影响因素而不同。

3 货币供应因素及其价格风险传导机制

从食用菌需求的角度看,在联合国提倡“一荤一素一菌”的营养膳食结构的大背景下,食用菌作为含有丰富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药食同源食物备受人们青睐,目前已经成为农业领域中仅次于粮、油、果、菜之后的第五大重要的农产品[10],消费者因季节变化导致对食用菌产品替代品和互补品的需求变动较大,因此需求变动使食用菌产品存在现货价格风险。

从食用菌供给的角度看,随着地方政府利用食用菌及其相关产业脱贫攻坚以来,食用菌产业作为不与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争时、争地的绿色新型产业受到资本的青睐[11],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资金涌入食用菌产品生产领域,根据基础货币具有高能货币的作用,最后导致过多的货币和资金追求一定量的食用菌产品,其结果往往导致食用菌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除此之外,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云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金融得到有效融合,“互联网+金融”成为金融新业态,解决了乡村食用菌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受限、融资规模不足等问题[12]。“互联网+金融”在食用菌产业的应用一方面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因其发展不完善也加大了食用菌生产的不确定性,造成供给不平衡而引起食用菌产品现货价格波动较大的风险问题。

4 汇率、国际市场价格因素及其价格风险传导机制

中国虽然是全球生产、消费、出口食用菌及其相关产品的最重要国家[13]。根据智研咨询机构发布的《2020年~2026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市场发展调研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显示[14],2019年我国食用菌总产量达3 961.91万吨,较2018年增长3.12%,其中香菇(Lentinus edodes)、黑木耳 (Auricularia auricula)、茶树菇 (Agrocybe aegerita)、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金针菇 (Flammulina velutipes)、平菇 (Pleurotus ostreatus) 产品,其制成品远销欧盟的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及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及其东南亚的大部分国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因美元、欧元等货币的贬值或升值影响着进出口食用菌的产品价格,从而影响国内食用菌产品的现货价格。

除此之外,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中国距离“食用菌强国”的称号还有一段距离,主要表现为欧韩垄断了木腐菌的菌种市场、欧美垄断了草腐菌的菌种市场[15],而中国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食用菌品种和先进的机器设备。如中国一直从全球最大的菌种生产商美国施尔丰公司进口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菌种,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如若提高菌种和机器设备出口价格,则短期内会直接通过生产层面造成国内食用菌产品现货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从而影响到食用菌企业的良性健康发展[16]。

5 期货市场价格因素及其价格风险传导机制

期货市场是“不完全市场理论”发展的产物,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模型中,供给等于需求,不存在价格风险[17]。然而在国际贸易和大宗商品贸易中,由于存在运输时间较长等原因,往往导致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而产生价格风险,因此买卖双方通过在当期定好商品的价格、数量、交易地点等,在远期进行商品交付。但是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随着交付时间的推进会逐渐表现趋同趋势,因此,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从而使得企业可以安心经营生产,避免因未来的价格波动即价格的不确定性而出现大量亏损。

目前国内的大豆、小麦、玉米、白糖等农产品均有期货品种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流通,这对食用菌产品的价格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因为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可通过公开竞价机制预测未来价格从而影响国际农产品现货价格,进而影响国内农产品的现货价格[18],造成包括食用菌产品在内的买卖价格风险。因此,人们可以根据期货市场价格预测食用菌产品价格,从而扩大或者减少食用菌产品供给,食用菌产品供需变化又会通过蛛网模型形成价格的波动[19]。

6 金融化背景下食用菌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防控

6.1 政府管理视角

为了防范金融化因素造成的食用菌产品现货市场价格风险,首先应从政府层面进行管理,政府因其具有公共性、法律性、执行性及其强制性等特点,因此可以引导和规范食用菌产品市场。

1)建立成熟的食用菌产品保险制度体系。食用菌产品保险制度有利于政府对食用菌市场的宏观把控,从食用菌承保方来看,有利于形成食用菌产量风险和现货价格风险的对冲,从投保方来看,全面和细分的保险更能在低保费率的情况下规避市场价格风险。

2)建立食用菌价格支持体系。“临时收储”政策及“最低价格支持”政策一直以来是政府宏观调控产品价格的最有力手段[20],但也扭曲了产品的市场价格。因此,政府应该在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基础上,使用金融化手段设置动态的食用菌价格支持体系,可以设置食用菌产品信贷公司,当食用菌产品现货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则不触发价格补贴,此时食用菌产品现货价格以市场价值规律为主进行调节,而在食用菌产品现货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则需要启动目标价格补贴和价格支持制度,从而保证食用菌产品现货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

6.2 市场管理视角

市场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调控着食用菌产品的现货供应量和价格[21],在现代以金融化为主要发展动力的大背景下,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管理需要从以下2个方面加强。

1)建立成熟的食用菌期货市场体系。纵观农产品市场发展历史,美国和欧盟地区均将期货市场作为产品现货价格风险防范的主要方式,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堪萨斯城交易所、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在农产品市场期货方面发展成熟[22]。借鉴国外发展历史,政府可以在国内建立成熟的食用菌期货交易场所,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网络将期货市场与食用菌生产组织连接起来,积极调动食用菌生产主体通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风险规避功能获利。

2) 建立公开透明的食用菌企业金融化融资平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出现了P2P网络借贷平台、众筹平台、电商融资平台,这些平台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融资模式,但是却存在平台不透明使得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等问题。因此应该以市场为核心,建立公开透明的食用菌企业金融化融资平台,使得中小食用菌生产商、经销商、分销商、消费者可以更好的降低食用菌产品因成本变化导致的价格波动。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在食用菌产业中的应用也可以使食用菌产品市场更倾向于完全竞争市场,减少因垄断而导致的高价价格和倾销价格,从而防范食用菌产品现货价格风险给食用菌主体造成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现货食用菌波动
美国大豆现货价格上涨
美国大豆现货报价稳中有降
2021年麦市大幅波动概率不大
豆粕:美豆新高后回落振荡,现货临近春节成交转淡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