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自主研发的植物品种DNA鉴定技术全面实现国产化

2020-03-08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36期
关键词:国产化农村部成果

2020年12月15日,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组织专家对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提交的“MNP等标记新方法及其在植物品种鉴定中的应用”科技成果进行了评价。专家组听取了成果单位汇报,审阅了有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该成果实现植物品种DNA鉴定技术的国产化,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助于加快中国种业原始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评价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玉米遗传育种专家戴景瑞担任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徐云碧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宋敏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区试处处长邱军研究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小麦中心庞斌双副研究员等专家参加科技成果评价会。评价会由全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成果评价中心主任李同斌主持。农业农村部离退休干部局原巡视员、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原晓东出席成果评价会。

“MNP等标记新方法及其在植物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原创发明了MNP标记、MNP标记法和AmpSeq-SSR新方法,显著提升了标记基因型数目,大幅提升检测效率、降低检测误差,实现检测结果精准数字化和结果分析的智能化。”成果提供单位、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测试处副处长陈红研究员说。

据成果参与方江汉大学彭海教授介绍,该成果利用MNP等标记方法,开发了水稻、玉米等34种植物品种的真实性、实质派生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等分子鉴定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鉴定标记数量增加数十倍,品种鉴定精准高效,实现品种DNA指纹的共建共享。

评价会上专家组指出,成果单位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提供的资料齐全、完整,符合评价要求。一致认为该成果填补了国内实质性派生品种DNA鉴定标准的空白;首次系统分析了中国1万多个(3000多万对)授权水稻、玉米品种的实质性派生关系,有利于掌握中国植物种质创新水平;实现植物品种DNA鉴定技术的国产化。

“利用上述技术成果,研制了植物品种DNA鉴定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构建了1万多个授权植物品种的DNA指纹数据库,实施了100多万份次的品种选育、授权、打假与维权鉴定。”在评价会上,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杨雄年说,该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助于加快中国种业原始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

猜你喜欢

国产化农村部成果
农业农村部明确一季度重点工作
基于国产化龙芯的动环数据采集系统
元器件国产化推进工作实践探索
创协会集成大行业 国产化树立里程碑
农业农村部: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农业农村部: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2019年农业农村部展会计划
面向国产化的MCU+FPGA通用控制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