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喷施叶面肥对改善小黑杨叶片失绿现象的研究

2020-03-08李艳石强郝占魁刘文环王涛

防护林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营养元素叶面肥黄叶

李艳,石强,郝占魁,刘文环,王涛

(1.富裕县林业和草原局,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200;2.齐齐哈尔市铁峰区林业和草原局,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3.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小黑杨(Populussimonnir×P.nigra)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造林树种,适宜在松嫩平原的草甸土、黑土、黑钙土及风沙土上栽植。因其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及具有速生、抗寒、耐旱、耐贫瘠、耐盐碱等优良特性,成为营造用材林、“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但在实际生产造林中,由于苗期管护不当,极易发生养分供应不足的情况,造成小黑杨幼苗叶片出现失绿现象,对日后速生成材造成影响。在树木生长过程中,各元素相互协调,当某种元素缺乏时,树木会相应地出现外观形态、生理功能的改变。因此,及时对苗木表现出的缺素症状进行诊断显得极为重要,根据诊断结果相应地采取一定措施进行补救以便使林木健康快速生长。关于植物缺素症状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报道[1]。但研究多集中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药用植物、园艺作物,对于林木的研究很少,更鲜有针对小黑杨苗木的研究。基于此,本试验以小黑杨苗木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对比了正常绿叶及失绿叶片的营养元素后,进行缺素营养诊断,并配制叶面肥,于第2年在失绿叶片上进行喷施,并对正常绿叶及失绿黄叶、喷施叶片进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合苗木生长情况,分析叶面肥的喷施是否对小黑杨苗木的生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以期为杨树类苗木速生丰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黑龙江省富裕县苗圃,地处黑龙江省西部,嫩江中游左岸,地理坐标124°47′ E,47°82′ N,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3.0 ℃,年降水量440.5 mm,年蒸发量为1 516.3 mm。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试验对象为小黑杨幼苗,试验分2年进行。

2016年的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正常绿叶(处理G)和失绿黄叶(处理Y),分别于7—8月进行取样,每个处理选取5株长势、黄化程度基本一致的单株苗,并做标记,采集植株中部叶片,混匀后装袋带回实验室测定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土壤的采集方法依据《土壤农化分析》[2],使用“S”形布点,取0~20 cm土层土样,混匀带回实验室,四分法取对角,研磨过筛化验基础理化性质。在化验了叶片的营养元素并进行缺素营养诊断后,配制叶面肥于2017年6月先后3次喷施在出现黄化的叶片上,并做了标记。

2017年的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正常绿叶(处理YG)、失绿黄叶(处理YY)、施肥叶片(处理YF),于7月末取样,叶片样品的采集参照2016年取样方法。并在每个处理中随机选取20株苗木进行株高和地径的测量。

1.3 试验样品的处理

样品的处理:2016年将采集的叶片于105 ℃下杀青30 min,70 ℃烘干至恒质量,进行营养元素的化验。2017年将采集的新鲜叶片带回实验室立即处理,用来测定叶绿素含量。先用流动的活水洗去表面的灰尘,再用去离子水冲洗。擦干后,避开叶脉剪成细丝,准确称量取样质量,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乙醇进行研磨。用干滤纸进行过滤时先用乙醇湿润滤纸,倒入已成匀浆的叶片组织,吸取乙醇冲洗研钵、滤纸,直至无绿色,滤液置于棕色容量瓶,定容后摇匀。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用1 cm光径比色皿,分别于665、649 nm波长下进行吸光度测定。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根据公式计算:

叶绿素a:Ca=13.95×A665-6.88×A649

叶绿素b:Cb=24.96×A649-7.32×A665

总叶绿素含量:C总=Ca+Cb

式中:A665为665 nm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A649为649 nm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

1.4 测定方法

采用H2SO4-H2O2联合消煮,蒸馏后得到的消煮液用于大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全氮采用蒸馏滴定法测定,全磷采用钒钼黄比色法测定,全钾采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中微量元素采用高温电炉灰化- HCl溶解灰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2,3]测定。

1.5 数据的处理

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7统计软件及SPSS 17.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制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正常绿叶与失绿黄叶的大量营养元素的对比

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除去处理G的全磷含量8月份比7月份略有增加外,其他各项目的8月含量均低于7月含量,这可能和大量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迁移有关;在同一时间,处理Y的元素含量均高于处理G,由于失绿黄叶已经停止生长,这应该是元素积累的结果,失绿黄叶的大量元素高于正常绿叶,初步认为大量元素不是导致叶片失绿的直接原因。

表1 处理G、处理Y叶片大量元素的含量对比

2.2 正常绿叶与失绿黄叶的中微量元素的对比

研究认为,除去大量元素N、P、K,中微量元素Ca、Mg、Fe、Zn对叶绿素的影响最为明显[4]。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G的Ca、Fe、Zn含量均为8月低于7月,Ca含量下降了13.5%,Fe含量下降了35.7%,Zn含量下降了15.8%,Mg含量虽8月高于7月,从0.351 9%增加到0.371 4%,但仅增加5.5%,增幅较小,说明随着苗木的生长,正常绿叶的中微量营养元素发生了养分的流失。处理Y的Ca、Mg、Zn含量均为8月份低于7月份,且下降幅度较大,均超过了50%,说明叶片一旦发生失绿现象,Ca、Mg、Zn元素的流失速度很快。Fe元素的含量变化趋势与之相反,为8月含量高于7月,但相对增幅不大,为19.9%,可能与Fe的难移动性有一定关系。对比同一时间的两个处理,发现除去Fe元素,Ca、Mg和Zn元素的变化规律一致,均为7月份的失绿黄叶含量高于正常绿叶含量,但到8月份,失绿黄叶的含量低于正常绿叶;7月份,在失绿现象发生的初期,失绿黄叶的Fe含量低于正常绿叶,二者在数值上相差较大。到了8月,由于正常绿叶的Fe含量下降,失绿黄叶与正常绿叶的Fe含量基本持平。初步认为,Fe元素在导致叶片失绿上起到了很大作用。

表2 处理G、处理Y叶片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对比

2.3 喷施叶面肥后叶绿素含量的对比

根据叶片营养元素的化验结果,我们配制了液体肥料,由于大量元素氮、磷、钾的缺乏在植株生长初期表现不明显[5],配制叶面肥仍需要包括大量元素,另外添加了多种微量元素。喷施1个月后,对失绿黄叶和正常绿叶进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图1的A、B、C表示存在1%极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正常绿叶、失绿黄叶、施肥叶片三者之间的叶绿素含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正常绿叶的叶绿素含量为1.732 mgg-1,失绿黄叶的叶绿素含量为0.439 mgg-1,喷施叶面肥后,失绿黄叶的叶绿素含量得到很大改善,增至1.053 mgg-1,说明喷施叶面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叶片的失绿状况、增加叶绿素含量,在图2的照片中有更加直观的体现。

2.4 株高、地径的比较

由图3可以看出,正常绿叶的株高在整体上具有优势,随机测量的20株苗木株高150~190 cm。失绿黄叶与施肥处理叶片的苗木株高变化幅度较大,低至130 cm,高至180 cm,失绿黄叶的苗木株高在150~170 cm有15个,施肥处理叶片的苗木株高在150~170 cm有13个,高于170 cm均只有1个,说明施肥处理的苗木在株高方面的表现没有失绿黄叶表现得好。

由图4可知,正常绿叶的地径在11~16 cm,明显比失绿黄叶、施肥处理的地径粗很多。失绿黄叶的苗木地径在11~13 cm的个数占比为75%,小于11 cm的个数占比为20%。施肥处理的苗木地径在11~13 cm的个数占比为95%,说明在地径方面,施肥处理的苗木地径表现比失绿黄叶更好。

3 结论与讨论

对植物缺素症状的诊断是有效实施补救措施的前提。本试验采取了症状诊断、化学诊断、施肥诊断和叶绿素诊断[6]。根据第1年对不同叶片营养元素的对比分析,第2年进行施肥处理后,对比了正常绿叶、失绿黄叶、施肥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调查了株高和地径后,可以初步明确,施肥处理在对改善苗木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植株地径方面有积极作用。综合测定结果与照片对照,施肥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仍与正常叶片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为此建议,施肥处理越早进行,对改善叶片失绿、增加植株地径方面的作用效果会越明显。

猜你喜欢

营养元素叶面肥黄叶
茄子黄叶“因”不同 防治方法大不同
3种叶面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不同叶面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不同叶面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怎样施用叶面肥
“崔黄叶”趣话
《飞鸟集》节选
抑制金柑高温落果试验研究初报
纳米胶片处理对生菜生长及元素吸收的影响
叶落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