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回顾与展望

2020-03-08徐冠华

中国科技财富 2020年1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

文/徐冠华

近两年来,中兴、华为等一批科技企业遭到美国打压,更加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自主创新成为国人最大的共识。

回顾2003年开始,延续3年的我国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历程,参与者的担当精神、献身精神和民主精神,至今仍然历历在目,不能忘怀。时隔15年后,当我们为诸如神舟奔月、天宫遨游、蛟龙入海,天眼探穹、北斗导航、C919等大国重器取得的重大进展欢欣鼓舞时,我不禁想起当时2000多名科学家、企业家、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在寒冷的冬天,在中国会计学院冷冰冰的房间里为制定规划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他们的爱国精神让我深深感动。我相信,如果没有《规划纲要》的前瞻布局,当前我们面临的局面也许会更加困难和被动。

回顾过去的十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科技部和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相互合作下,《规划纲要》提出的国家目标、战略重点、指导方针、激励政策、重大专项等得到了有力的实施,它所提出的目标和指标已经基本实现。可以预期,我国明年将如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已跃居第14位,是中等收入国家中仅有的进入前30名的国家;2018年全口径R&D经费支出1.97万亿元,与GDP之比为2.19%,比上年增长11.6%,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作为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的重要标志,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2004年的71.8岁增加到2018年的77岁。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成绩。当然成绩还有很多,今天,我想用三个典型案例来集中展示这些年取得的成就。

中国航天事业在应用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三个领域,以北斗系列、神舟系列和嫦娥系列为代表的一系列成果,显示了中国目前在航天领域的攻坚能力和技术水平。航天事业不仅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更重要的是,还有技术溢出效应。航天技术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能够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新技术,就像母鸡下蛋,带动一大批科学技术的发展。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深海潜水器,主要着眼于深海资源探测、研究与开发。研制过程中历经经费短缺、多种技术集成难度大、试航风险很高的困难,终获成功。随着“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下潜到7062米,标志着我国深海探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高温气冷堆技术。高温气冷堆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示范工程。它具有热效率高、燃耗深、转换比高等优点。更引人注目的是,高温气冷堆电站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不发生堆芯熔化和放射性元素大量释放的事故,业内人员称它为“傻瓜堆”。实际上“傻瓜”凝结了众多研发人员的智慧。

中长期规划为什么能取得这些成绩?中长期规划的精华在哪里?有什么经验?我想,中长期规划纲要对我国科技发展形成了完整的论述,规划当中的各个方面都极为重要。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就不一一介绍了,重点介绍十六字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中的自主创新。

这是当时争论最为激烈的内容之一。经过十多年科技创新的实践,这个理念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自主创新如此重要?自主创新这一重要方针是在2004年制定国家中长期规划纲要时提出的。当时国家组织了2000多名科学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对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一年多的热烈讨论和反复论证。讨论中,大家对中国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的三个薄弱环节取得共识,即原始创新薄弱、集成创新薄弱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薄弱,有效办法用“自主创新”集中表述。

原始性创新,即通过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原始创新从过去到现在都是自主创新当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基础研究和前沿高技术研究是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之母,是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志和未来发展的生命线。通过基础研究和前沿高技术研究形成的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一旦我们遭遇“卡脖子”的问题,这些储备就能迅速形成关键技术,形成生产力。所以说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不仅面向未来,也是解决“卡脖子”的关键。

集成创新,是为了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如果没有集成,单项技术很难面向市场,最后可能就消失了,错过了发展时机。把我们自己的和引进的单项技术,集成起来形成以产品为中心的技术,同样很重要。集成创新其实不是单纯的科技内涵,而具有产业经济发展的内涵。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就是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和吸收形成属于自己的再创新能力。我想特别强调,在当前单纯引进技术,忽视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倾向依然严峻。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投入严重脱节。2002年我国引进消化吸收和投入的比值是1:0.08,也就是买了1块钱的设备我们只用了8分钱去消化吸收。而至2014年这个比值是1:0.4,有所提升。但是和我们的邻国韩国、日本相比差距还很大。韩国上世纪80年代就已是1:5,最高的时候是1:8;日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是1:7,高的时候达到1:10。我们的差距太大了,所以我们引进一代落后一代是必然的,这么少的投入,怎么消化吸收?

另外,我还想特别指出,“引进技术”不等于“引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可以引进,但“技术创新能力”不可能引进。实践证明,技术创新能力是内生的,需要通过有组织的学习和产品开发实践获得。我国的产业体系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使之转化为自主的知识资产,就必须建立自主开发的平台,培养锻炼自己的技术开发队伍,进行技术创新实践。

过去十几年的实践证明,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精神。我们坚信有了这种精神,通过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就能组织起浩浩荡荡的创新大军,形成自主创新万马奔腾、蓬勃发展的局面。

2006-2020规划纲要形成的各方面论述,时至今日,依旧历久弥新,应当予以继续坚持和发扬。那么,在新一轮的规划制定过程当中,还有那些问题是我们要予以高度关注的呢?

一、中长期规划执行过程中几个突出的薄弱环节

第一,世界级科学技术专家和战略科学家严重缺乏。

从诺奖获得者谈起。上个世纪至本世纪2014年,美国自然科学诺奖获得者有308人,占世界诺奖获得者的47.5%。日本本世纪以来19年间有19人获诺贝尔奖,平均每年一人,本世纪获奖人数仅次于美国。

美国是获得诺奖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原始创新能力、新兴产业发展能力最强的国家,几乎主导了所有近现代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众多新兴产业的背后都有美国杰出科学家的身影。日本亦是如此。可见,顶尖人才带动的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溢出效应。

诺奖的意义不是奖章和知名度,也不应成为指标,但是我们要看到诺奖的象征意义。当前,我国诺奖的缺乏正是映射了原始创新能力薄弱、各个层次尖子人才不足的现状。我一直相信,中国GDP赶上世界最发达国家是顺理成章之事。但是中国要在国家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等方面赶上发达国家,没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没有一支世界级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是几无可能的。这也是我的忧虑所在。

第二,科技和经济结合不通畅,市场化环境,特别是创新服务业的发展仍是突出的薄弱环节。

创新过程是一个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过程。在创新过程中,主要面临两大不确定性:一是技术突破的不确定性,二是市场多元化需求的不确定性。如何把这两种不确定性统一起来,从而实现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实践证明,主要靠政府行政干预是行不通的,市场机制才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没有创新服务业的支撑,大量的企业得不到市场化、社会化科技服务,科技和经济结合就是一句空话。

第三,科学精神缺乏,自信心不足。

自主创新的信心不足,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中国百年封闭落后的局面,一旦开放,乍一看到眼花缭乱的技术和五光十色的产品,有些人深感自卑,缺乏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大量技术设备等,有效地推动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严重不足的问题。这造成了一种文化。例如,在科技创新中我们选择的众多科技项目多数是跟踪式、模仿性项目;一些事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项目也多因为信心不足、争论不休而多次搁置;我们做的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题目往往是国外先提出,我们具体实施;在科技项目的确定过程中,我们习惯于拒绝支持有争议的项目,排斥没有国外先例的研究等。这反映了我们对自己科学研究能力的不自信。

中国轿车在上个世纪50年代几乎和日韩同时起步,但70年后,日本汽车和韩国汽车走遍全球,可是我国汽车市场仍就没有改变以外国品牌车为主的局面。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华为、大疆等一批中国科技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成长成为世界级的企业,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基于民族自信的文化、选择自主自强的路径。这说明,有了民族自信的文化,才会有基于自信的创新政策,才会有健康、快速发展的民族产业。

二、加强创新驱动发展,加强自主创新需要高度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是大力发现、培养和引进一大批世界级的顶尖人才。

《规划纲要》提出要把人才放在科技发展突出的位置。人才决定一切,不仅决定现在,还决定未来。高水平的尖子人才是决定各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地位的关键。

1.建议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青年科技奖。青年是人生创新活跃期和高峰期。对诺奖获得者做出的年龄结构研究表明,在1901-2003年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的547位诺奖获得者中,35岁取得成果的最多,平均年龄分别是38岁、41岁和42岁。战争年代的人才结构也是如此,如开国上将萧克23岁担任军长、开国中将程世才22岁就担任军长;许多世界知名的企业家,如比尔·盖茨、乔布斯等都是在青年时期就取得了重大的科技和商业成就。因此,一定要把培养人才的重点放在青年人身上,对他们不仅要给待遇、职称和荣誉,更重要的是给事业。要特别注重对青年人才的爱国、品德、奉献精神等品质的考察和培养。当前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提拔和使用不足。大胆提拔和使用青年科技人才迫在眉睫。建议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青年科技奖,每年遴选100~200名给予奖励,由国家主席亲自接见和颁奖。鼓励青年人冲击世界科技前沿,做出世界级的科研成就。

2.实施世界级科技人才计划。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关键就在于吸引全世界的一流人才。据统计,2016年,6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科学家全部是美国之外出生的。目前,硅谷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超过60%的全球顶尖技术人才来自移民,超过50%的硅谷企业是出生在美国之外的人所创立。他们的巨大贡献维持着美国领先全球的地位。当前,全球有近30个国家制定了不同的人才入境政策或计划。因此,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创造环境,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刻不容缓。

我们当前应当在继续扩大引进技术和资金的同时,把引进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是西方加强对中国的科技封锁,引进国际人才就更有突出的重要意义。引进国际高质量人才,不仅是引进一个人,更重要的是引进了智慧、理念和文化,这里有重要的溢出效应。“中国绿卡”目前仍然是当今世界最难取得的永久居留资格之一,2016年公安部发放的绿卡仅有1576张,这种现象应当予以扭转。这不禁让我回忆起70年代,邓小平史无前例大规模派学生出国留学的情形。邓小平说:“我赞成加大派遣留学生的数量,要成千上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今年派3000人出去”。小平同志的决心魄力非常大,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今天在西方新的围堵背景下,应该用同样的决心、勇气和魄力把引进国际一流人才作为国家战略举措,以质量为中心,引进一批世界级、不分肤色、不分国籍的国际顶尖人才,组成一支世界级的人才队伍。我们当前具备的条件和上世纪70年代完全不一样,我们现在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高校有全世界最好的实验室、设备和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件事情做好。虽然我们现在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创新能力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的追赶速度很快。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信心,通过放宽技术移民政策,设立合作研究项目,解决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方式,把世界尖子人才吸引过来,助力中国创新驱动发展。

3.创造自由宽松的创新环境。营造自由宽松、学术宽容的学术氛围。建立起允许失败、鼓励冒险的科研机制。坚决抵制各类学术腐败之风。现在各种人才计划数不胜数,许多青年人成天忙于写本子、找关系、戴帽子,申请项目、多写论文;评奖浮夸、造假、拉关系、“家族式”科研模式等风气蔓延;这些现状滋生了许多学术寻租和腐败。

二是加强基础研究,建立可年度考核的国家财政固定增长机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加,增速显著高于美、英、德、法、日等国。同时我国科技论文产出数量持续增长。据统计,2017年我国发表论文数和2008~2018的10年段论文被引用总次数均居世界第二位。这是来之不易的成绩,但我们要看到我国基础研究的质量还有待提高。例如,论文虽多,高影响力论文占比低,篇均被引用次数仅10次,居世界第16位,显著低于美、英、德、法等第一梯队国家;在三大国际标准组织(ISO、IEC、ITU)中的标准必要专利拥有量排在世界第11位,该数量仅为美国的4%。特别是,我国基础研究在R&D活动中比例也严重失衡。2018年我国仅为5.7%,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大国15%~25%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应建立财政支持基础研究可年度考核的固定增长机制,确保基础研究获得长期稳定支持。力争在5~10年内,使基础研究占比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要关注基础研究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现象。注重从小单位、小人物和小项目中发现培养尖子人才。据有关资料分析,20世纪中后期,美国基础研究中的重大科学成就,75%来自于不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小项目,诺贝尔奖得主也大都来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这不单是一种现象,而且有可能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在科技项目的支持中,要使那些有独立思考、独创精神的小人物和青年人才进入我们的视野。几万元、十几万元的支持经费,有可能使他们步入科学殿堂,孕育出伟大的科学家。

三是推广深圳经验,实施大规模创新服务业振兴计划。

多年以来,我每年都要去深圳。有一点印象深刻——高效发达的创新服务业成为深圳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曾在发达大城市发展的科技型企业,屡经曲折,最终选择落户深圳并得到高速发展。他们告诉我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深圳的政府更扁平化,创新者创业者更容易接触到市级领导,及时解决困难。另外,创新活动需要的各种材料器件、金融服务、咨询服务、信息资讯等都极大地降低了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我也曾经参观过深圳市的创业投资、知识产权评价等服务机构,他们的高效服务让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更加畅通,效率更高。

我以为,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创新服务业的极端重要性。国家和省市应当制定创新服务业振兴战略计划,将其放在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考虑,实现科技服务业的腾飞。

四是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是科技工作的“一体两翼”,“创新”就是不断突破科技前沿,“普及”就是让公众理解创新成果,使科技创新成为大众的财富,成为全社会的力量。当前,“一翼”——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和全民行动。而“另一翼”——科学普及,无论是在观念上、重视上、政策上均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如何改变一轻一重的现状?怎样从根本上解决?值得科技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深思。

科学普及不仅要普及科学方法、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弘扬科学精神。一个国家没有热爱科学、关注科技、具有较高科学素质水平的宏大公众群体,就不可能形成创新型人才辈出的大好局面,我国科技发展就有明显缺口。从世界范围来看,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国家公众科学素质一般在10%以上。2000年美国的水平就已达到17%,而我国2018年才达到8.47%,与发达国家已经有不少差距。

科普工作不能再耽误,要从校内校外两手抓,通过制定大计划、经费大投入推动科普工作。

我们当前处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世界科学中心正有向东方转移的趋势。16世纪以来,世界科学中心经历了从意大利,依次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的转移。当今,美国仍然是世界重要的科学中心,但世界已然处于新一轮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全球科技创新力量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未来20~30年内,北美、东亚、欧盟3个世界科技中心将鼎足而立,主导全球创新格局。中国正处于东亚,虽然还有日本、新加坡等竞争,但是我们一定要有信心,积极参与科技资源和优秀人才的全球化竞争,我们一定能成功。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笔中“黑科技”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智珠
科技在线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