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住运河边

2020-03-07周葆亮

青春 2020年3期
关键词:秧子上善若水小院

周葆亮

“泱泱中华,悠悠古邦;地大物博,源远流长。长城巍峨,运河浩荡;两条巨龙,神州形象。千载运河,举世无双;南驰吴越,北走燕乡。荡荡碧水,点缀炎黄;飞龙灵秀,气势雄壮。养育黎庶,灌溉沃壤;玉带飘舞,传播文明,载入史章;世界遗产……”

从县城西部移居城乡结合部的中运河北岸定居。第一天早晨,铺纸、握笔,正楷书写着久仰的马惠彬先生的《大运河赋》。

初次走进县城时,时刻为住处犯愁。租房总有寄人篱下的伤感。在大榆树街住过;在李口租过;在邳苍路两侧蜗居过;在火车站南边租过房。后来,孩子周岁了,房东开饭时,他就撅着屁股,往房东的饭桌边跑去。那是豆腐掉进灰窝里,打不得,拍不得。咋办?我走在路上,就有意无意地瞅着路边电线杆上的“牛皮癣”,寻觅着卖房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天,终于发现了“三间主房、两间厢房、两间过道,另有小院。出售,非诚勿扰。”揭下信息纸,电话联系之,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成交。那是县城西部的“污染区”,灰尘肆虐,小路羊肠。“隐居”起来,也是无奈之举。

虽然近邻运河,却感受不到运河的恩赐。小院低洼,夏季积水过膝。火车从东陇海铁路驶过,留下鸣笛声,还在京杭运河铁路大桥上留下响声,噪音绕耳,郁闷缠身。

做梦也没有想到,棚户区改造的福音降临,在原肉联厂建成了安和苑安置楼,终于迎来了“高抬贵脚”的好时机。从低矮的小房搬迁,住进了楼房。有人说,这是卖糖块住高楼,熬的。没有党的民生工程,没有地方政府心系棚户区,再会熬,也熬不出高楼大厦呢。

不仅如此,当我把得到的一笔拆迁补偿款揣进衣兜沾沾自喜之际,有消息传来,彩虹桥附近有房出售。我立即骑着自行车赶赴彩虹桥。果然有房待售。看结构:上下两层,还有隔热层,外加小院,阳光充足,距离运河大堰只有几十米。上了运河大堰,大运河水映入眼帘,碧波荡漾,秀水含情,靠在岸边的船只,早已不再忙碌,静静躺在水面上,等待游人审视沧桑的过去和说不清楚的未来前景。一番讨价还价,签订了购房协议,支付了购房款,马不停蹄忙装修。铺地板、粉墙壁、购壁橱、进家具,累并快乐着。特别是小院,虽然不需要大做文章,但需精心设计一番。走进小院,第一眼看到的是花园,花园里栽植着花草树木,预留一片空地,栽上辣椒、茄子,又买来三棵丝瓜秧子栽在花园一角。谁知丝瓜秧子生命力旺盛,大有霸占整个花园之势。我不能容忍丝瓜秧子如此霸道,从底根悄悄剪掉两棵,这才给辣椒、茄子争取到应有的阳光。

辣椒成熟了,青的红的,挂满枝头,形成了一道热闹的风景。欲摘下红了的辣椒,又于心不忍,只是痴呆地欣赏着,内心甚是愉悦。然而,再美的风景也有最佳观赏期,一不小心,鲜红的辣椒落了,是因为它熟透了。再也不敢痴痴欣赏风景了,摘下熟了的红辣椒,放在院子里晒的时候,躺在地面上的红辣椒,又呈现出火红的风景。

家住运河边,搬个小凳子,坐在花园边,翻开心仪的《大运河赋》,一字字一句句咀嚼:“浩浩运河,九曲回肠;人工开凿,起源悠长。春秋夫差,邗沟首创……”掩卷沉思,唇角留香,余音绕梁。

问我为何选择在运河边居住?简单地说,上善若水。选择了与水为邻,就是选择了清澈,选择了向善。往深处说,一句话两句话还真说不清楚。还是用马惠彬先生的《大运河赋》阐释吧:

“昨日运河,蹉跎不畅;官府腐败,水浅堤荒;水患频繁,纤夫歌伤;寒鸦哀鸣,名胜残亡。今天运河,潆涟激荡;蓝天白云,莺燕欢唱;南水北调,再蕴炎黄;复兴大业,再创辉煌!”

家住运河边,有《大运河赋》作伴,沐浴着运河风景,洗涤着心靈世界,岂不是三生有幸乎?

看,运河里的水,清澈见底,酝酿着上善若水的诗句。望,运河岸上的树,如同大运河的卫士,编织着大运河的风景。听,涛声依旧,传唱着幸福的歌谣。是的,风景美,美在人文,美在自然,美在赏心悦目。家住运河边,美从内心生。

家住运河边,徜徉在风景里,沐浴在自然里,微风拂面,涤荡着愁绪,温暖着心灵,抚慰着幸福。

猜你喜欢

秧子上善若水小院
有梦小院(节选)
豆角的方向
上善若水
幸福小院
小院四季
上善若水(之三)
上善若水
春到小院来
上善若水
一路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