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技术优势,提升教研实效
2020-03-07潘少伟
潘少伟
公开课展示、优质课评比、说课比赛等传统教研活动是各学科教研工作的重要形式,几乎每个县(市、区)每学期都会举行这样的教研活动,然而,笔者通过观察发现,传统教研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教研活动应该借鉴新兴技术,更好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此,笔者近两年在澄海区开展“借助技术优势,提升教研实效”的探索(如图所示),效果明显。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教研基础信息设施实现从传统面对面环境,向网络化、智能化环境的重大飞跃,教研模式呈现多维度发展态势。如何突破传统教研活动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又有哪些技术手段可以协助解决问题?
一、基于互联网的各类现场直播
现在能够实现现场直播的方式有很多,如智慧教室的“共享课堂”模式、各种基于互联网的直播系统等,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轻松实现手机端的同步观看。或运用“共享课堂”模式,远端的教室也可以实现同步观看或现场互动。当远端教室有学生举手想要发言或上台演示时,主讲教师可以开放语音权限给学生所在教室,该教室的学生也可以跟教师进行板书同屏互动,并且已上传网络的课程也可以实现回放。这样就突破了原来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多人异地观课议课。如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同一堂课”网络教研系列活动,通过互联网平台全程同步直播、在线互动,一次活动累计点击观看人数就达到数十万人次,“互联网+教研”的时代已经来临。
二、利用UMU互动平台实现扫码签到、线上评课
UMU互动平台是专门为教育培训机构、培训师打造的互联网产品,进入UMU官网https://www.umu.cn后,一个活动项目可以添加一个或多个互动环节,如设置签到、问卷、讨论等,即可实现扫码签到、了解教学设计、线上线下评课同步进行,这样就避免了“扎堆”签到和填个人信息现象,同时也实现了全体参与人员同步线上评课,网上交流和网下交流同步进行,弥补了参与面“窄”、交流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短板。具体操作方法可扫下方二维码观看微视频。
当每一位听课教师完成线上即时评课后,在管理平台上即时生成本节课所有评价指标的统计数据,一一以数据表形式生成。一节展示课的优势与不足便一目了然,执教教师也能根据这些数据较为准确科学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按需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管理平台后期形成的资源也能弥补展示课“热闹”过后没有留下“痕迹”的短板,有利于听课者与授课者实现同步专业提升。
三、打好微视频+互联网+二维码“组合拳”,实现深度教研
由于参与活动的教师有不少对教材内容了解不够深入,容易造成观摩学习效果低下的问题。如果在课前把教材分析和授课者设计理念以微视频等形式提前呈现给听课者,能否提高听课的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我区小学数学研讨活动前,我们就安排了微视频学习环节。
制作微视频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制作的方法也非常多,如PowerPoint、Camtasia Studio等,问题是如何让教师在听课前就学习和了解到这些制作好的微视频。
可以采用打“组合拳”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利用PowerPoint、Camtasia Studio等工具把教材分析及授课者的设计理念等内容制作成微视频。如我区小学数学研讨活动前,我们就常常安排微视频学习环节。请扫码看我们制作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打电话》课前教材分析“视频”。第二步:把录制好的微视频放在公共视频网络上(优酷、腾讯等网站)或云盤上(百度网盘等)。如优酷网,先在电脑端打开优酷网站http://www.youku.com,下载并安装客户端,注册后即可上传微视频。第三步:生成微视频二维码。二维码实际上是个网址的链接,通过手机扫码,可以打开各种文件及网络链接。制作二维码的网站很多,如草料二维码等,进入其官网http://cli.im,注册并登陆后,把优酷网中相应微视频的网址粘贴到草料二维码官网相应位置,即可生成该视频的二维码。第四步:通过微信群等渠道分享微视频二维码给听课教师,即可实现手机端即时观看。(具体操作方法可扫码阅览。)
四、利用讯飞系列软件、手机端“笔记”类APP或微信小程序实现立体化记录
传统教研活动中,教师听课基本上采用纸质记录方式,受各种因素制约,记录的信息也是片段式的,内容难以全面。现代信息技术让全面、立体化的记录轻而易举。如“讯飞语记”可以记录音频并实现音频和文字的转变,“印象笔记”可以整合图文音视频,异军突起的各类“微信小程序”几乎可以满足全部记录需要。这些“极简技术”操作简单,往往能起到出乎人意料的效果。
技术与教研的融合,体现协同性、数据性等特点,教研可以依托已有条件,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正式与非正式混合;可以构建跨场景、跨空间无缝连接,实现跨媒体、跨校际虚实融合,进一步满足教师的参与体验,提升教研实效。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