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石城市排水问题及措施探析

2020-03-07黄勇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2期
关键词:渍水城市排水雨污

黄勇

(湖北省黄石市排水管理处,湖北黄石435000)

1 黄石排水设施状况

黄石市于1955年兴建了第一座城市排渍泵站——胜阳港中心泵站。1980年前后,经国家城建总局批准,黄石对市区排渍设施进行了第一次系统规划和大规模建设;2000年后,黄石市争取到日元贷款,投资1.68亿元,新建了花湖泵站,并对青山湖和中窑2座泵站进行了改(扩)建,市区新增排渍能力41m3/s,使黄石市整体防涝排渍标准得到较大的提高。根据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市区的自然条件和目前已形成的排水体系,黄石市中心城区采取分区分散排渍与治涝的方式,主要分为:花湖、黄石港(青山湖)、胜阳港及磁湖、中窑、黄思湾(冶钢)、西塞和河口等7个排渍片区,规划对应建设7座城市排渍泵站,排渍标准按百年一遇日最大降雨量考虑,总规划设计流量为171m3/s。黄石市目前排渍能力离规划目标尚有一定距离。

2 黄石排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规划标准先天不足

因历史原因,黄石市排水设施设计和建设标准低,与城市的快速发展不匹配,老城区未能完全实施雨污分流,而新城区内盲目和无序的开发导致排水系统不完善,同时,因围湖、填湖建设和产业养殖等原因造成内湖蓄洪能力锐减,继而影响城区防洪排渍调蓄,城区地面的大面积硬化也加大了地表径流,遇到强降雨时,老城区依然难以避免出现短时渍水现象。另外,由于规划理念与排水标准的落后,暴雨重现期设定不合理,致使一些排水工程在规划设计环节就为日后渍水埋下了伏笔。

2.2 信息化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现代城市发展不仅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更重要的是对排水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黄石市排水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现存技术资料很不完整,甚至个别管线情况也是直到突发问题后才知晓。现代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兴起,要求通过信息化平台摸清黄石市排水系统的情况,但遗憾的是,黄石市以前在这方面重视不够,甚至一度缺少1∶500的地形图,排水规划设计精准度严重不足。

2.3 应对大暴雨的非工程措施尚存在不足

面对特大暴雨时,在现有排水设施短期难以改造到位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城市居民人身安全是必须要考虑的。但是,城区内某些可能出现严重渍水的区域缺乏事前针对性的措施,事后应急抢险的较多,易渍点的风险警示标志少。另外,在城市居民如何应对暴雨、如何紧急疏散和避险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组织,更少实战演习,一旦暴雨或渍水又慌作一团,导致安全隐患增多。

2.4 排水维护与运营经费短缺

目前,城市排水经费来源有2处,城市排渍费用由城维费安排,而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费用来自污水处理费。因受黄石财政困难的限制,城市排渍经费通过城维费列支时,往往为了保证人员经费,而迫不得已削弱城市排水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及更新改造的力度,设备良性运行状况无法有效保障,对城市防汛防涝整体工作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黄石市征收的污水处理费额度有限,仅每年污水处理厂运营经费缺口就高达数千万元,往往还需要通过应急财政资金解决,因此,如何加强污水运营监管、降低管理成本,是迫在眉睫的新课题。

3 对黄石城市排水的措施建议

3.1 建立低影响排水治涝思路

目前,我国城市的治涝思路是用最短的时间将雨水排走,在一般降水强度较小情况下可以起到较好的排涝效果,但当出现极端降水的情况时,会出现严重的问题。首先,雨水随着排水管网迅速向低洼地区汇聚,超出这些地区管道排水能力,出现雨水回涌地面现象,加上地表汇流,使这些低洼地区出现严重的内涝。同时,雨水管网将雨水迅速排入城市河湖水域,导致河湖短时间内汇入超量水流,可能造成河湖漫溢,对城市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另外,雨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将雨水排走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应转变传统的思路,建立低影响排水治涝思路。低影响排水治涝思路的建立,需要构建一套“合理规划、源头控制、强化下渗、蓄排结合、科学管理”的内涝综合应对体系,进而建设“海绵型”城市。

3.2 重视内涝风险评估

对黄石市而言,要在修编完善《黄石市城市排水规划》及《黄石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基础上,研究黄石城区降雨变化规律(降雨机理、雨型、峰值、时空分布,城市化影响),分析城市降雨过程曲线和产汇流机理;要对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与校核,评估结果作为未来管网改造的主要依据;重视城区内涝风险管理,尤其是要加强对内涝风险评价的研究。内涝风险评价是雨洪风险管理的依据和核心,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借助水力模型等先进的软件模型评估和模拟城市内涝风险,如分析排水系统遭遇不同暴雨频率下内涝发生的可能性、淹没历时、淹没范围以及淹没深度,从而展示城市建设用地(地块)的淹没风险,为规划方案优化提供技术支持,为城市开发建设及改造提供决策依据。

3.3 雨污分流,改善城市水环境

通过对改造区域地形、建筑物使用年限等因素的分析对比后,可以确定雨污分流的具体形式。对城中村、居住小区、工业园区的雨污分流改造,应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形式。雨污分流的设计,要统筹考虑上下游关系,并且使雨、污水管道的负荷分别与其合理衔接,确保证雨污分流改造完成后,不影响本区域排水管网系统的运行安全。低洼区域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时,需结合旧城改造或防汛管网改造一并解决“水浸街”的问题。已实施雨污分流区域内的雨、污排水管道要逐一排查,把出现混接的节点彻底修正,杜绝污水排入雨水管道。现有的污水管道要进行闭水、声呐、CCTV检测,与河道连通或破损的污水管道需进行彻底改造,确保污水管道的密闭性和安全性。

3.4 逐步改造完善排水设施

近年来,黄石市实施了城区几座主要排渍泵站的双回路改造工程,实现了双电源供电,增加了泵站运行的可靠性。但是,在排水设备购置和设施改造方面,或因城维费总盘子不足或因城维费计划分配时需要平衡各方利益,致使资金投入有限。

而在污水治理方面,尽管黄石市先后建起了多座污水处理厂,但与之配套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却因调查不易、铺设管道困难、资金缺乏等各种原因而明显滞后,导致经常出现污水厂外的污水进不来、污水厂也“喝不饱”这样尴尬的两难局面。因此,如何筹措资金破解难题是当下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在推广运用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及长期合作关系,实现资产的良性循环和滚动发展方面,黄石市近年来一直在进行尝试和探索。

3.5 加强信息化及应急指挥管理

为了整合城市排渍管理资源,形成管理合力,完善应对机制,建议迅速建设一座城市排渍综合调度指挥中心,以构筑城市排渍泵站远程调控、渍水路段全面监测、应急抢险和快速反应综合调度,以及排渍管理信息即时反馈和高效传输的城市排渍综合管理系统。

排渍泵站远程调控系统的创建,可以将内湖水面、涵闸、渠道、各泵站泵房、值班室、配电室及前池的现场实境全都以即时视频形式汇聚呈现,能够最直观地在第一时间对各泵站进行调控,科学平衡各泵站抽排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泵站的排渍功能;路面渍水全面监测系统,可以及时、有效和直观地反映城区各路段的渍水情况,以便安排排水管理人员迅速前往疏浚抢排,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应急抢险和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可以极大地提高城市排渍应急抢险能力和快速反应水平,比较而言也可以大大缩短决策时间,节省决策费用。

猜你喜欢

渍水城市排水雨污
关于印发“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
市政管网雨污管道工程施工的质控对策研究
不同生育期渍水对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吉林省延吉市雨污分流改造及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雨水利用理念的市政雨污分流改造对策
喷施生长调节物质对渍水苎麻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自然生态修复理念在城市排水规划中的应用
花后渍水时长对小麦根系形态和抗氧化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浅析城市排水设施的养护痛点与管理对策
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