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资源分布格局及建设对策*

2020-03-07葛韵宇辛泊雨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西山山区

葛韵宇 辛泊雨 李 雄

1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 100083

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44

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产物,西山浅山区作为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以其丰富的地貌特征和悠久的人文历史,结合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形成了首都特有的文化景观。然而多年来,北京城市的不断扩张使西山浅山区很多富有特色的文化景观日趋减少,城市文化氛围和认知度也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梳理西山浅山区的文化景观资源,深入挖掘其内涵并实现其布局的科学优化尤为重要。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16年—2035年)》的颁布对于浅山区建设提出了更为明确的发展要求。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西山浅山区内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不仅是弘扬北京历史风貌、传承首都文脉、打造北京作为世界级文化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对协调统筹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以及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1-2]。

1 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类型及分布格局

西山浅山区的研究范围泛指北京城西的平原和山区交错地带、海拔处于100~300m的浅山丘陵地区[3],涉及房山、丰台、门头沟、石景山、海淀、昌平等多个行政区域。历经千百年的变迁,这一区域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环境使其在众多的浅山区中独树一帜,不仅成为北京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更对其自身的文化景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依据西山浅山区现存文化景观的特征和主导功能,本研究将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分为历史型文化景观、生态型文化景观、游憩型文化景观3种类型 (表1)。

表1 西山浅山区现存文化景观分类

1)历史型文化景观。历史型文化景观指以重要历史遗存为主要特征的景观类型。西山浅山区内此类文化遗存多为行院寺庙、名人故居以及历史古道等。多次战争导致此类文化景观存在空间分布不均、保存状态参差不齐等问题,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文保工作才步入正轨。经修缮完成的名胜古迹成为历史型文化景观的基础,包括八大处公园、贝家花园、京西古道等17处,总体空间呈散点状和线性分布。

2)游憩型文化景观。游憩型文化景观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以满足居民休闲游憩以及科普认知需求为主导功能,从而实现生态建设与休闲文化的有机结合。这类景观多依托现状较好的自然景观,在出现居民自发性的游赏活动后,再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并逐步进行开发建设。西山浅山区的游憩型文化景观主要集中在靠近城区的中北部,包括北京植物园、香山公园等7处,除十渡风景区呈线性分布外,其他节点在空间上均呈散点分布。

3)生态型文化景观。生态型文化景观以自然涵养为导向,结合生态文化,适度增加休闲功能。此类景观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在改善城区空气质量、促进碳氧平衡、调节小气候等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5]。浅山区生态型文化景观分布在靠近深山区的西北侧,包括阳台山自然风景区、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等12处,占地面积普遍较大,空间上呈面状分布。

2 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借助Arcgis软件,定位叠加现状地貌与各类文化节点的空间分布,并结合实地调研,研究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寻求提升对策。

2.1 布局孤立,碎片化分布明显

叠加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文化景观之间相对孤立,未能形成完整体系。具体来看,呈点状分布的历史型文化景观空间布局分散;线性历史文化景观如古商道、古香道及部分游憩型文化景观遗存,由于历史原因,有些修缮不当或已踪迹难寻,系统性和连续性缺乏,碎片化显著;面状分布的生态型文化景观受拓展空间限制,与其他节点联系较弱。

在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保护与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对其特殊地理位置和遗存现状的综合考量、未能平衡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片面强调对单一文物或历史建筑的保护而忽略了整体地区文化氛围的提升也是导致此类问题的重要成因。

2.2 特色不鲜明,展示手段落后

文化景观的重要特质是将文化演变、地域特征、民间风俗、宗教信仰等人类思想形态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以满足居民游憩等现实需求[6]。目前,由于缺乏对西山浅山区文化风貌的总体认知,无法形成文化景观内涵的整体表达,进而导致现有文化景观的展示特色不鲜明。当前粗犷的开发模式也使各类文化景观节点的展示缺乏新意,且趋于单一化和同质化,缺少景观表达的主题性、示范性和异质性。

2.3 保护及建设力度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

加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整体保护利用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这一地区提出的发展要求。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以及地跨多个行政区的现实原因,西山浅山区内各类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建设发展状况很不均衡。对35处文化景观实地考察后发现,游憩型和历史型文化景观受重视程度较高,保护力度大。如八大处公园、法海寺森林公园等依托历史寺院构建具有北方山地佛教特色的寺庙园林,体现了园林艺术、文物保护、地质研究与自然风光的有机融合。生态型文化景观受重视和保护程度差异较大。如香山公园等8处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建设程度较高;灵溪风景区等14处建设程度一般;将军坨风景区等其他13处均存在基础服务设施缺乏,游人参与度低,体验感差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西山文化景观的总体发展。

2.4 山地林相单一,林分简单

林地资源是西山浅山区的生态基底,也是表达文化景观的重要载体。当前浅山区的林地资源缺乏总体规划,缺少植物文化主题,多处文化景观存在杂木众多或地表裸露等情况。现有林多由侧柏、杨树等单一树种组成,林分过于简单,季相单调,部分区域存在林地严重老化等问题,亟待更新。此外,缺乏主题性突出、季相特色鲜明、文化寓意深远的植物景观种植也直接影响文化景观的表达。

3 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建设对策

本文基于风景园林视角,从宏观调控、中观格局构建、微观设计3个层面,结合3类文化景观布局,构建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提升规划框架(图1),研究景观建设对策。

图1 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提升规划框架

3.1 利用宏观调控,把握总体发展方向

在宏观层面上,主要依据北京市相关规划、行政法规及具体政策制定景观提升方案,建立监管体系,监督方案执行,为浅山区文化景观的提升工作提供制度保障[7]。

3.1.1 结合相关政策,拓展规划空间

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的发展要符合规划和相关政策的要求。在落实北京总体规划的过程中,“留白增绿”作为政策工具为深化西山浅山区的文化景观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可将大量腾退空间与文化景观的发展统筹考虑,协同西山永定河生态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及大运河文化带的发展规划,控制西山浅山区的发展边界,给发展 “留白”,通过 “增绿”拓展文化景观空间。

利用Arcgis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叠加区域内的文化景观节点与涉及到的165处 “留白增绿”地块可知,二者在空间上存在密切关联。结合文化景观分类,可将 “留白增绿”地块分成历史型、游憩型、生态型3类发展组团,为不同类型的文化景观提供拓展空间 (图2)。在控制建设红线与生态绿线的基础上,利用 “留白增绿”地块激发浅山活力,进而实现 “以点带面”的最终发展目标。

图2 文化景观与 “留白增绿”地块的叠加

3.1.2 各区统筹协作,提升浅山景观风貌

各区以山水空间为骨架,以生态涵养为基础,应将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的发展与森林景观风貌统筹考虑。首先,严格坚守生态红线,保障生态敏感区不受人为活动干扰;其次,对于其他生态较为敏感的地域,以生态保育为主,兼顾景观提升;第三,针对不同历史文化特色,对应规划植物景观风貌,体现文化景观的特质。

3.1.3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从规划建设到后续管理运营,涉及文保、林草、国土等多个政府部门,牵扯范围广、规范标准多,容易发生责权不明、管理混乱等问题。应从宏观层面建立一套完善的规划建设标准,并形成独立的监管部门,为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规划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3.2 构建中观格局,实现自然与人文景观协调发展

在中观层面上,本研究通过构建生态格局,营造合理的生物栖息环境、优化自然水文过程以及建立防灾预警系统;通过构建人文景观格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升游憩体验;通过打造植物景观特色主题,将传统人工林提升为自然文化林,实现自然生态格局与人文景观格局的融合。

3.2.1 依托现状,加固浅山自然生态屏障

西山浅山区作为京西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内文化景观必须兼具生态价值。依托西山良好的自然基底,不仅应继续优化其提供的改善气候和改良土壤等生态功能,还应深入研究区域内可提供的动物栖息、水文涵养、地质灾害缓冲等其他功能。

相关资料研究表明,发挥最佳生态效益的斑块形状通常由边界弯曲的大核心区以及延伸方向与周边生物流一致的狭窄延伸共同组成[8-12]。经实地调研,生态型文化景观多呈面状分布,满足拥有大核心区的基本要求,不足之处是斑块之间缺乏联系。因此,需结合现有资源,构建自然生态屏障,加强斑块的延伸与相互联系,营造合理的生物栖息环境、优化自然水文过程、构建防灾预警系统,从而更好地发挥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的生态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图3)。同时,需综合考虑现代城市发展与城市居民需求,补充生态科普、自然体验等功能。

图3 “留白增绿”组团分布

3.2.2 文绿交融,构建人文景观廊道

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科普等活动空间是文化景观的重要功能[13-14]。目前,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游憩资源分布分散,缺乏联系,而构建文化景观廊道是将其 “化零为整”的有效方法。区域内线性历史文化景观传承了诸多传统民间文化,可作为构建文化景观廊道的基础。一方面,完善现有商旅古道及古香道上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在核心文化遗存周边设立绿色缓冲区 (见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41号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结合 “留白增绿”地块,以绿串文,构建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为一体的特色景观廊道,做到既能保护原有历史文化遗产,又能提升市民的游憩体验 (图4)。

图4 中观格局构建

3.2.3 凸显特色,变传统人工林为自然文化林

目前,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由于缺乏林地风貌规划,景观性较为欠缺。提高林地质量和生物多样性、建设健康森林是构建健康格局,发挥区域游憩功能的必经途径。丰富植物景观文化内涵,可实现传统人工林向自然文化林的转变。比如作为生态型文化景观的阳台山自然风景区,具有水源涵养和生态修复等重要功能,可在现有植物资源基础上规划水源涵养林示范区、近自然风景林示范区、森林健康试验林示范区等,突出其功能特色的同时,带动文化景观风貌的整体提升。

3.3 微观设计,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景观

在微观层面上,不仅应从植物景观搭配、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景观内涵展示等角度提升现有文化景观效果,还应深入挖掘各类文化景观特质,打造富有特色的示范性文化景观节点。

3.3.1 提升现状,丰富文化景观内涵

1)提升植物景观品质。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的植物配置主要依托西山原生植被。由于时代的变迁,部分节点的植物景观存在林地老化、树种单一、景观性差等问题。提升植物景观品质,首先应丰富道路两侧的植物结构层次,分主题打造多样化道路景观,提升游览体验;其次应对现有林采取生态疏伐、修枝、清杂等抚育措施,提高林分健康水平;最后应对生长衰弱的纯林和灌木进行改造,营造生态和景观效果俱佳的针阔混交林,将原有的灌木林地和纯林提升为层次结构更佳的近自然森林,在提升景观效果的同时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

2)完善交通游憩设施。现有文化景观很多存在交通系统不完善、缺乏游憩设施等问题。提高游览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多样性是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建设的基本要求。就地取材,使用山石、枯木等材料做成护栏、护坡、木凳等富有林间野趣的设施小品可成为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的独特标志。健全包括森林生态环境教育、浅山区文化历史等解说系统是实现文化景观从户外活动地到文化游赏地转变的基础。

3)丰富文化景观内涵。文化景观承载着场地的记忆,在弘扬历史文化记忆的同时,需赋予其新时代的风貌[15]。区域内许多文化景观存在保存不当、破败不堪等问题,应尽可能展示其历史遗留的真实面貌。除文化景观本身的修葺与提升外,也可利用 “留白增绿”地块作为前序和拓展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与周边用地的矛盾。借助技术手段实现实物和数码复原,将修复过程及场域变化展示出来,这是完成场所文化精神提炼和强化的关键。

图5 文化景观示范点分布

3.3.2 挖掘文脉,打造主题示范节点

挖掘西山浅山区涉及到的各行政区的地域文脉,结合 “留白增绿”地块,打造主题文化景观示范节点,有助于实现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带的整体构建。昌平区考虑到其特色采摘文化,以苹果、樱桃等优势品种打造采摘文化示范点;海淀区追溯其历史,复原京西御稻的独特景观,打造稻田文化展示点;门头沟区考虑其具有潭拓寺、戒台寺等丰富的宗教历史文化遗存,打造宗教文化展示点,展示京西宗教文化起源发展过程;丰台区结合北宫、鹰山等森林基底,打造生态景观示范点;石景山区与城区关系更为紧密,主要展示现代新城风貌,打造新优种质资源示范点;房山风景游憩资源最为丰富,打造游憩文化示范点。6大主题示范节点可以充分体现各区文化景观风貌,使之成为各区 “山水林田湖草”协调统一发展的示范抓手,助力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发展(图 5)。

4 结语

北京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是京西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不仅是传承发展西山文化带的重要基础,更是首都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一环,其在首都快速的城市化建设中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双重矛盾,也是当下国内诸多城市山前地区面临的共同课题。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的发展需统筹人工构筑、自然环境、植物景观与文化底蕴之间的关系,创造融于环境的文化景观,保护脆弱敏感的浅山生态环境,弘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不仅是建设西山浅山区文化景观的基本要求,也将为创建 “望山见水记乡愁”的诗意栖居城市增光添彩。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西山山区
近20年国内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安奇奇与小cool龙(本季最终回)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观西山
山区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西山闲笔
鄂伦春族文化景观变迁及对其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影响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