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动车组运行检修状况与发展研究

2020-03-06李声涛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14期
关键词:动车动车组检修

李声涛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266000)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迅猛发展,高速铁路作为其中的重要构成,也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同时,由于政府对我国高速铁路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其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如此不仅为物资运输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也使人们的日常出行更加便利。但近年来,人们对高速动车组运行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无法提升运行检修水平,则无法保证高速动车的运行效率、舒适度以及安全性等,因此,应尽量降低因运行检修技术不合格带来的影响,结合现有问题制定有效措施已势在必行。

2 高速动车组的运行特征

首先,高速动车组运行环境的复杂性较强。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具有高原、山岭、平原、丘陵以及盆地等多种地形地貌,且不同地区的气候与地理特征各不相同,均会对动车组的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具体来讲,对动车组运行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南方部分地区夏季最高温度可达40℃,这种情况下对动车组空调部件散热性能的要求极高;而北方部分地区冬季温度会低至-40℃,对动车组卫生系统以及给排水系统是巨大的挑战。

2)动车运行极易受到雨、雪、雾天气影响。降雪严重时,动车组车底设备极易受损。如果动车在大雾天气下运行,车顶极易出现由绝缘子、电弓与导线引发的闪络现象,从而形成强度极大的瞬间放电现象,称为“污闪”,会造成主断路器不能闭合、机车停电等后果,为铁路运输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因此,为使污闪情况得到规避,大雾天气必须及时擦拭车顶电器。

3)季节性风沙与柳絮会影响滤网与滤器的正常使用,这种天气条件下,空调滤网必须及时更换;沿海地区经常会出现盐雾与潮湿天气,会使高速动车车体与构架受到一定程度的腐蚀。

3 高速动车组运行检修的常见问题

3.1 多种影响因素考虑不周

在交通运输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速铁路已经大规模建成并开通,动车组凭借其运行平稳、快速的优势,在运行数量已经逐渐超过普通列车,成为人们远程出行的首要选择,尤其是自2014年发展至今,我国动车数量每年都在逐步提升,同时很多地区正在修建动车站,未来几年,动车数量必然还会不断增加。但是在动车组准备期间,很多工作人员忽略了一些因素对动车组运行的影响,例如,动车在行驶中的安全管理、某区域动车运营的管理工作以及动车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除此之外,当地群众对动车的实际需求、动车行驶线路如何确定、动车检查与维护工作怎样展开等问题,也都是动车组准备期间需充分了解的关键,很多工作人员并未意识到这一点[1]。

3.2 检修效率无法得到保证

现如今,我国很多高速动车组整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都仍需提升,即使已经落实大量有效策略与纠正措施,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检修效率依然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动车组管理层对检修人员、管理人员与其他工作人员培训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没有监测诊断信息作为根据的情况下,无法展开及时有效的检修,从而导致动车运行安全性下降。特别是近年来动车数量在飞速提升,仅靠降低检修频次或者提高检修效率,已经无法满足动车运行过程中的实际需求。

4 高速动车组运行检修的有效措施

4.1 促进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

动车组运行前,相关人员需充分考虑运输、机务、客运、工务、安监以及电务等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梳理并对接专业规章制度以及作业标准,创建能够应用于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综合管理的基本制度与作业标准。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应将相关规范为根据,对作业程序、相关标准与管理模式进行细化,为高速动车组的运用检修提供准确可靠的作业标准。另外,要及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在全面掌握动车组运营组织与检修联动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现代化检测监控技术的有效运用,实时监控动车组的实际运行状态。另外,还应及时制定并落实故障分析制度,创建超前预防的安全机制。

4.2 提升动车检修的效率水平

相关人员需结合动车检修所的实际检修水平以及检修所的具体位置设计并建设运输路线,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应按照当地居民对动车的实际需求情况,对检修能力进行提升。通常情况下,相关人员还需将扩充重点放在主要站点的重新协调布置中,适当增加中点位置的配套设施,在管理水平相同的情况下,确保一定范围内动车检修所水平的整体提升,避免检验或维修不及时问题使动车运行安全受到影响。另外,对动车已定线路进行技术经济评价与安全评估的同时,需确定并备齐动车运行与安全管理工作中所需的维护设备等。

4.3 确保作业流程的合理优化

相关人员应注重促进作业流程一体化,包括动车所内的车辆、电务、机务以及客运保洁等全部作业程序,覆盖从入库直至出库的整个过程。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各部门间的作业衔接,相关人员需及时对此梳理并重点控制,同时还应合理设置质量卡控节点,由始至终地贯彻落实质量控制工作,将节点质量作为基础为出库质量提供最高保障。另外,相关人员也可以采取“节拍”时间管理方式,对各环节作业的具体时间进行核定,但从入库开始,其中的诊断检测、保洁以及检修环节,直到联检出库的时间节拍都要科学合理。就洗车与进库的先后顺序而言,相关人员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2套动车组检修流程,实践证明,滤网清洗作业时使用换件的方式非常有效,能够实现检修与整备平行作业,继而显著缩短作业时间[2]。

4.4 创建科学健全的协调机制

协调联络会议需要定期召开,这是高速动车组理顺作业关系以及增强作业效率的必要途径。机务、电务与车辆各工种间实现并行作业,确保5项制度的严格执行:(1)人员入库“准入制”;(2)供断电制度;(3)每日作业计划;(4)平台作业制度;(5)一级检修作业流程制度。除此之外,高速动车组开始运行后,需创建定期协调联络会议制度;若使应急处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需针对动车组事故与故障制订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确保动车组人员具备应对紧急的能力,迅速反应将影响与损失降到最低;提高联检试验的严格性,关键设备需要展开重点测试,尽可能地避免动车组带病出库的情况[3]。

5 结语

综上所述,为促进高速动车组检修运用效率、质量以及安全性的提升,加强动车组检修运用管理非常必要,同时相关人员还应注重有关标准与考核机制等方面的逐一完善,在提高运用检修水平的基础上,为高速动车组的安全性提供保证,进而推动高速动车组健康稳定的运行。

猜你喜欢

动车动车组检修
坐上动车去西藏
动车过桥
“95后”动车组女司机的首个春运
动车西行记
动车组BTM带内干扰的排查与整治
检修
乐!乘动车,看桂林
CRH3型动车组轮对压装曲线研究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