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唤醒与高度自觉
——新时代节水文化教育的困境及出路
2020-03-06王燕,侯新
王 燕,侯 新
(1.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160;2.重庆水文化科普发展中心,重庆 402160;3.重庆市水利学会水文化专委会,重庆 401147)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资源浪费、水生态损害等问题日趋严重。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首次把节水放在水利工作的首要位置,从本质上明确了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在于节水。当前,《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已颁布,从国家层面全面推行节水行动,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做好顶层设计,如何从观念、意识、措施等方面唤醒节水意识,消灭水龙头上的浪费,降低农业漫灌比例,使爱水惜水节水成为全社会的新风尚,养成自觉节水,日益成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时代课题。
1 当前节水文化教育方式及其困境
我国水资源呈现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地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季少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尖锐的“人水供需”矛盾形成了一个难以弥补的“用水缺口”。因此,节约用水、强化水资源稀缺意识是解决“用水缺口”的根本出路,需要不断丰富和创新节水文化的内涵,传播先进的节水文化理念,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以节水文化为支撑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1.1 节水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
1) 举办水主题公益活动
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重要纪念日,为宣传节水文化的重要窗口,举办影响广泛的各类活动。如2019年第27届世界水日以“Leaving no one behind”(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为宣传主题,第32届中国水周以“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为宣传主题,第28届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以“建设节水城市,推进绿色发展”为宣传主题,全民节水“甬”争先,让节水行动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通过节微课堂、节水互动游戏让大众扮演节水的实践者和监督者,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节水工作中来,使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节水氛围,树立节水意识,养成节水自觉。
2) 节水文化进校园
学校是节水文化传播的主阵地,一些学校积极探索将节水文化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发成一套“节水文化教育”课程,通过开设节水文化兴趣课、成立节水文化社团、组建节水文化宣传志愿者团队、打造科技节水长廊、开展节水文化宣传实践活动等形式,传播地方水文化、科普水资源和节水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民众节水意识,吸引更多人参与爱水惜水节水的行列中。如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水文化导论》公共课程,打造水文化长廊,成立节水行动志愿者社团,开展“上善大讲堂”系列活动,积极推进节水型校园建设,大力弘扬水文化,形成节水新风尚。
3) 多样化的节水文化教育宣传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节水文化教育平台由单一的线下宣传,转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向宣传。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国家水情教育基地通过建立线下水文化陈列馆、农业高效节水实验室、水工模型实验室、校园雨水景观湖等多处校园特色教育场所,与线上“华水苇渡”、“华水水协”微博、“中国水情教育及水文化传承”微信公共平台、“水情教育与水文化研究网”、“水科学信息资源中心”专题书库和“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库”[1]相结合的方式,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课堂教育与课下教育互相补充,使水情教育、节水文化宣传的覆盖面、影响力大幅提升。
1.2 节水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中国人历来认为水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思想、意识、习惯上一直延续这种传统,即使有小范围的“节水文化”,在中华水文化传统地位中也是微不足道。因此,在我国水文化历史上,有治水文化、灌溉文化、漕运文化、水源保护文化、祈水文化、亲水文化,唯独缺少节水文化[2]。正是这一内因导致推行节水文化教育步履维艰。
1) 理解存在偏差,节水文化价值认同缺失
节水文化是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节水文化的理解存偏差,致使人们对节水文化价值认同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窄化节水文化内涵。过去节水文化教育强调“是什么”不知“为什么?怎么做?”,侧重于水资源知识普及,忽视节水原理、技术的传播。二是缺乏正确的节水文化观念,认为“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观念根深蒂固,全国400多座城市“喊渴”,但对水资源结构性短缺矛盾体会不深,个人尚未“口渴”。三是节水行为未形成稳定习惯。我国经历过大旱年代,百姓经历过“水贵如金”的岁月,有了自觉节水意识,养成了节约用水习惯,但干旱过后,个体的节水意识、行为观念开始逐渐淡薄。“节水行为往往只是一种个体性的临时应对措施,还没有成为一种稳定的生活习惯,也没有从中发出相应的社会规范”[3]。
2) 节水文化内容零散,缺乏深度整合
中华水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但节水文化恰恰相反,现有节水文化内容零散,缺乏深度整合。虽有城市、农业、工业节水方面的著作,但大多是专业性较强,属于非普适性读本。纵览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材、社会大众读本,发现与节水相关的科普类、经典类读本非常匮乏。即使一些院校开设特色水文化课程,如河海大学开设《中化水文化》网络公开课、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开设《中华水文化》MOOC、重庆水利电力职业学院开设《水文化导论》公开课,课程大纲与节水相关的内容非常少,仅是作为水文化教学大纲中的次要部分。缺乏一本有特色、实用性强、有推广价值的教材、读本。如同莎士比亚说:“生活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3) 社会性有待加强,尚未形成社会合力
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潜移默化的积淀过程。当前我国节水文化教育主力军仍是学校、社区、家庭,企业主动性和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校节水文化教育错位。尤其是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节水文化教育氛围浓厚,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节水氛围熏陶,但与家长信奉和践行的用水观可能存在出入,甚至相反。家校之间节水文化认识的差异,使学生产生认知错觉,很难形成一以贯之的正确节水观。二是社区缺乏节水文化氛围。社区节水文化教育仅停留在墙面文化层面,较少考虑房屋建筑设计雨水收集管道,且水龙头漏水、小区绿化环境漫灌浇水事件时常发生,与国家节水型示范社区还有一定差距。三是企业节水意识不强。目前,企业生产用水、办公用水、生活用水呈现“量大、集中、浪费严重”的特点,自实行阶梯水价以来,用水量略有下降,但节水效果仍不客观。学校、家庭、社区、企业之间的节水文化教育协同合作欠缺,致使节水行动的效果、质量无法保证。四是现代节水技术应用与推广相对滞后。无论是农业领域,还是工业领域,包括公共生活领域,先进的节水技术支撑力度还不够,节水设施设备应用的覆盖面不够广。
4) 节水文化理论与教育实践“两张皮”
当前,节水文化理论与教育实践用力不均、结合不深的“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从用力不均的维度,学界对节水教育实践的理论总结相对滞后,目前,尚无较为统一的权威性教材,相应的学理性研究成果较少,更加倾向于政策、技术、管理等层面的理论、方法与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比如,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技术与改造等。从结合不深的维度,主要体现在节水文化理论与教育实践相分离。一方面,对节水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不够系统与深入,导致具体的节水教育实践,陷入了照搬照抄的“本本主义”、“经验主义”;另一方面,对节水工作实践缺乏切身的体验,号不准节水文化教育的实践脉搏,缺乏契合实际,较为深刻的教育表达。最终结果是在节水文化理论研究上,较为习惯于概念式的阐释,始终突破不了“体内循环”的理论圈层。而在节水文化教育实践中,则落实不到具体实践中,容易滑向口号式、击鼓传花式的形式主义“教育深坑”。究其原因在于:节水文化教育主要依托力量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制度等,以及国家行政的“组织推动”,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加之节水文化教育相对较为边缘,学界关注较少,多重因素导致节水文化理论与教育实践衔接不够、融合不深。
2 意识唤醒:节水文化教育的首要前提
当前,节水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势在必行。现实中,无节制浪费现象依然较为常见。从意识的角度来说,不少人节水方面处在“睡着”状态,即便是一些没“睡着”的人们,多数仍然处于“半梦半醒”状态。节水文化教育首先强调的是唤醒人们的意识。其中,“唤醒”二字,非常形象,且很具体。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水资源管理任务极其繁重,仅仅依靠人盯人的方式,所消耗的人力物力难以估量,且效果未必佳。最为关键的在于从源头上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通过多重手段感召、吸引和教化更多的人们参与到节水行动中。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史无前例的将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定格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为开展节水文化教育提供了根本方向和行动指南。通过增强节水意识,全方位提高人们的自觉性,唤醒人们对水资源的敬畏感和保护欲,使节水成为人们实践的标尺,以及不可逾越的底线。节水文化教育首要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意识,概括来讲,应从思想上实现三个根本性的转变。
2.1 实现从“组织推动”向“个体主动”转变
《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已于今年4月中旬正式落地实施。问题是,对于这样一个国家主导的战略行动,在现实中却存在“上热下冷”现象,特别是在一些基层或社区,政策落实的“能见度”较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节水文化教育的严重滞后。国家节水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纯依靠政府力量,难以凸显实效,必须依赖社会方方面面的鼎力支持与共同努力。节水文化教育是推动国家节水行动战略部署贯彻落实的关键举措,必须要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标准落实,使国家节水文化行动真正内化于心。如此人们才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国家节水行动的伟大实践中。因此,要让节水文化教育走在前作表率,聚焦国家节水行动战略主题,转变单纯依靠组织推动的实践方式,唤醒民众“沉睡”的节水意识,让个体积极主动参与到节水行动中去。
2.2 实现“敞开用”向“按需用”转变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存在偏差,“敞开用水”是绝大多数人日常用水习惯[4]。毫无节制的用水和有毒有害物质大肆排放是导致水资源的渐趋枯竭的罪魁祸首。随着党和国家对资源管理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用水定额管理系列政策。事实上,如何破解国家节水政策法规、战略行动面临执行难或者落地难是当前节水行动的重大课题,需要发挥节水文化教育这把金钥匙的引领作用。通过开展节水文化教育,让人们真切感受到水资源危机所带来的的严重危害,让人们真正认同党和国家政策法规的现实价值与意义。真正从内心有所触动,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敞开用水”的传统思想或行为习惯,自觉向“定额用水”、“按需用水”方式靠拢,大幅度减少水浪费,控制总体用水量。
2.3 实现“一次性”向“循环性”转变
加大节水政策引导力度,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开展节水教育的积极性,带动各级政府、企业、学校、社区开展节水宣传、水资源知识普及、节水设备推广等,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要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理念,持续推动节流、开源和循环利用的节水实践。组织节水文化教育进企业、进基层、进社区,深入开展水情、政策法规的普及和宣传教育,以及节水先进技能推广、成功经验分享,校正人们“一次性”用水的理念与习惯,逐步形成一水多用、循环利用等节水理念。
3 高度自觉:节水文化教育的本质指向
通常而言,节水文化教育往往习惯于界定“应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事实上,节水文化教育要从肤浅的宣传与学习中解放出来,从生命的高度反思节水的历史意义与价值,让每一个人在接受节水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从思想自觉到行动自觉。
3.1 多渠道开展节水宣传普及活动,形成思想自觉
思想是本,是行动的先导。开展节水文化教育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强节水思想自觉,发挥道德感召的有力武器。节水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向民众传播水资源现状、水生态保护政策等,使节水实践入心入脑,进而外化为节水行动[5]。一是从正面宣传节水典范案例,将节水行动塑造为一种崇高的道德规范,积极引导人们追求道德生活,努力培养节水意识;从反面曝光触目惊心的水污染事件、揭露到处“喊渴”水资源、让浪费水现象亮相大众视野,以持续激发人们的水危机意识、水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要让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当前我国水危机的总体态势,真正让节水观念行为深入人心,彻底根除人们思想深处轻视水的病症,形成亲水、爱水、护水、惜水的思想自觉。二是更加注重节水文化知识的科普。因为“文化学习的根本标志是超越表层的符号理解,走向文化体认、文化反思和文化觉醒,从而建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6]。借鉴洛杉矶委派全市儿童担任纽约市“节水副市长”,协助市长监督他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节约用水,从娃娃开始抓节水,提高公民节水意识[7]。因此,通过大力宣传节水文化,达到“以文化人”唤醒节水意识的目的,呼吁民众履行节水行动,逐步养成节水习惯,进而形成节水文化自觉。三是注重对节水前沿技术的应用宣传与推广。如农业领域的灌区现代化改造,工业领域的先进节水工艺与设备,公共领域的生活节水器具等,让节水行动覆盖各个领域,各个角落。
3.2 发挥“硬”规范和“软”手段“双重合力”,实现行动自觉
法律约束的本质是引导大家在长期的行动自觉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要在领悟节水文化理念上下真功夫,通过思想自觉上升到行动自觉,发挥法律法规的制约力和教育传播的影响力,让“硬”规范和“软”手段发挥“双重合力”效用,实现1+1>2的效果。充分发挥《水法》《国家节水行动方案》等系列法规文件的刚性约束作用,对节水工作卓有成效的个人或单位应给予物质奖励,对节水工作未做到位的个人或单位应考虑给予处罚或警告。同时,地方政府制定节水实施细则应考虑如何形成科学有效的节水文化长效机制,通过采用硬手段和软手段,真正让节水文化落实在行动上,自觉在思想上。
3.3 现代技术的嵌入与节水文化教育实践升级
节水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历史性任务,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从真正意义上找寻节水难的病根,关键还要抓住创新这个关键因素。不能一味地举着口号式的道德大旗,简单追求表面形式上的热闹。需契合现代人的需求与习惯,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融入节水文化教育实践中,做好“水文化+”文章。从技术层面而言,现代技术的嵌入,将从三个方面助推节水文化教育实践升级。一是现代技术赋能受众群体。现代技术对节水文化受众群体的教育目标提出了新要求,从内容、形式、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变革,特别是受教育的方式转变,让个性化、定制化的节水文化教育实践成为可能。二是现代技术赋能教育者。很大程度上让节水文化教育者从重复的、繁琐的日常工作中得到解放,让教育者花费更多实践与精力研究与解决受众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充分释放教育实践活力。三是现代技术赋能实践管理。借助现代技术,促进节水文化教育从传统实践范式转向智能实践范式。数据采集、个性识别、智慧答疑等,各类技术应用的深化,不仅仅体现为教育管理效率的提升,更体现为质量的提高。
4 结语
新时代下,高质量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标配。与此相匹配的是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保持高水平、高层次发展。其中的关键在于形成与节水型社会相符合的节水文化。可以说,当前节水文化教育所承载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崇高使命。事实上,新时代节水文化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与创新探索的实践过程,必须挖掘更具张力的节水故事,发出更加强劲的生态声音,彰显更加生动的教育特色,让受众群体拥有更为深入具体的实践体验,从而自觉养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节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