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罗田县旅游空间结构的点轴理论研究

2020-03-06FUJieZENGLiang

住宅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罗田县罗田增长极

■ 付 洁 FU Jie 曾 亮 ZENG Liang

1 研究区域概况

罗田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地理环境上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作为大别山腹地的山区县,罗田县森林覆盖率达68.5%,有200多种珍稀动植物,150多种名贵特产。境内自然保护区6个,保护区面积达863.57 km2,其中:湿地公园3处,面积20.12 km2;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各1处,面积分别为574.27 km2和149.81 km2;自然保护区1处,面积119.37 km2。境内有天堂寨、薄刀锋等风景区,有“避暑胜地”“洗肺公园”和“天然氧吧”的美誉。罗田县自然资源丰富,农特产资源品质优异、独特,拥有“罗田板栗”等三个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极具开发价值。罗田自古文风蔚然,是北宋丞相王韶、明代医圣万密斋、清代京剧创始人余三胜等人的出生地,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此外,罗田地处的大别山也是“千里挺进大别山”战役的发生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1]。

2 罗田县旅游资源概况

近年来,罗田县整合县内旅游资源,主推“天下大别山,美景在罗田”这一旅游品牌,举办了吊锅节、红叶节等一系列旅游推介活动,向社会大众宣传罗田的旅游品牌,极大地提升了罗田县旅游品牌价值。罗田县已成为周边县市休闲旅游的首选目的地[2]。

全县旅游资源总计有8大类21个亚类39种基本类型。自然旅游资源56种,其中:地文景观31种,水域风光8种,生物景观11种,天象与气候景观6种;人文旅游资源62种,其中:遗址遗迹12种,建筑与设施20种,地方旅游商品7种,人文活动23种(图1)。

罗田县域现有旅游观光景区景点92处,其中:3A级以上景点(区)6处;旅游观光农庄等乡村旅游基地800余家。罗田县政府结合县域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观光,通过举办各种旅游推介活动,宣传“天下大别山,美景在罗田”旅游品牌,成果显著。2014年以来,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逐年增长,国内旅游综合年收入比上年增长了26.4%,旅游业占GDP的比重逐年加大。旅游业已成为罗田县的高产出支柱产业(表1)[3]。

3 基于点轴理论下的旅游资源分析

3.1 点轴理论的定义

1984年,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先生以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德国巴伐利亚州区域规划中提出的发展轴设想为基础,提出了“点—轴渐进式扩散”理论。这一理论是指发自扩散源,沿着若干扩散通道(线状基础设施束)渐次扩散社会经济“流”,在距中心不同距离的位置形成强度不同的新集聚。相邻区域扩散源扩散,使扩散流联结,产生扩散通道,成为发展轴线。在区域经济不断增长的影响下,发展轴线向外扩张,进而形成新的增长极、发展轴和集聚区[4]。

3.2 极核的选择

小城镇区域旅游空间发展的增长极是具有核心景区的乡镇。理论上,区域经济增长是以梯度增长极的形式,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对整体区域经济产生影响。在小城镇旅游空间尺度上,增长极的选择应该考虑其规模的效应力和空间的辐射力[4]。

图1 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图

图2 罗田县城镇体系职能图

表1 2014年—2018年罗田县旅游业增长数据比对表

罗田县现有2个4A级景区,即天堂寨风景区、薄刀峰风景区;此外,还有3处发展较好的景区,即天堂湖、三省峰、青苔关;以及罗九百里生态画廊、三里畈温泉小镇、燕儿谷生态农庄等众多休闲农业旅游景区[5]。

罗田县现状旅游空间的格局为“二镇五区”(2+5)[6](表2)。从历史数据来看,天堂寨景区历年游客量远高于同期其他景区,罗田旅游空间呈现“头重脚轻”的现状。在罗田县县域总体规划中,具有特色旅游资源的乡镇有温泉旅游特色三里畈镇、文化旅游特色大河岸镇及休闲农业旅游特色白莲河镇(图2)。

通过对罗田县域内乡镇旅游空间规模和旅游价值的分析,在罗田旅游空间结构点轴模型上,可以将以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要旅游资源的九资河镇看做是旅游发展的主要增长极;以薄刀峰风景区为主要旅游资源的胜利镇、以温泉旅游为特色的三里畈镇和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大河岸镇、以农业旅游为特色的白莲河乡看作是次要增长极。

表2 罗田县现状旅游空间格局

3.3 发展轴的选择

点轴开发模式强调由点到轴最终发展到集聚区的空间扩散模式。在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发展过程中,诸如资金、人流等旅游发展要素在区域增长极上集聚,由交通等线状设施联系在一起而形成发展轴,通过集聚作用和扩散作用,形成沿发展轴的相关配套产业聚集带,进而形成环带状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体系。在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中,选择好的发展轴,能充分发挥各级增长极的带动作用;有利于实现各乡镇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有机的全域旅游开发网络,各乡镇旅游景区互利共生,从而使区域旅游得到合理发展[4]。

目前,罗田县已形成“三纵三横”综合交通格局:沿胜利镇—九资河镇、河铺镇—白庙河乡、麻新公路和318国道复合形成的东西横向轴线;沿长三公路、麻胜公路—松宜公路、罗九公路复合形成的南北部横向轴线[6]。在忽略发展成本的前提下,这“三横三纵”都可以作为罗田县区域旅游发展轴线,但出于经济性的考虑,发展轴必须尽可能短。所以,罗田区域发展的战略主轴就形成了由作为主要增长极的九资河镇,作为次要增长极的胜利镇、温泉旅游特色镇三里畈、文化旅游特色镇大河岸及休闲农业旅游特色镇白莲河联结组成的“A型骨架”(图3)。

“A型骨架”的形成,是受罗田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限制的结果,也是罗田多年来城乡逐步发展的必然结果。A型骨架中的两条长轴,是沿罗田县境内两大河流——义水河和巴河发展起来的,人口汇聚度高,产业聚集多,城镇密集,资源丰富(图4)。“A型骨架”是罗田县区域旅游发展的历史结果,也是罗田县区域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果[1]。

3.4 空间结构的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罗田区域旅游发展的增长极应该选择九资河镇、胜利镇、三里畈镇、大河岸镇、白莲河乡,发展轴线应该选择联结这些极核和其他乡镇的A型骨架。

图3 罗田交通资源现状图

从罗田县域旅游节点的分布与开发来看,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区域发展过程中,在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影响下,高梯度区域通过向低梯度区域扩散、转移技术产业,实现区域经济布局的协调优化。适当的梯度差异能为区域的发展带来活力,但差异过大会导致地区发展分化,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就罗田现状而言,“A型点轴结构”贯穿了罗田县10个乡镇,但以九资河镇为首的北部和以大河岸镇为首的中部,及以白莲河乡为首的南部之间的梯度差异过大,必须缩小其梯度差距。“A型点轴结构”以罗田旅游开发最为完善的九资河镇为顶点,一条轴线沿巴河深入罗田西部,一条轴线沿义水河深入至罗田南端的白莲河水库,贯通罗田县三个梯度区,同步推进罗田南北部旅游发展,促进罗田县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综上所述,“A型点轴结构”作为罗田县区域旅游发展的最佳空间结构是合理的。

4 基于“A 型点轴结构”的定量论证分析

4.1 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分析

图4 罗田空间管制图

A型骨架沿线集中了罗田几乎所有现有开发的旅游资源,30个景点景区,仅有三个——响水潭水库、斗方禅寺、乌云山茶叶公园不在这一轴线上。全县九成的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A型骨架上,这里是罗田旅游资源集聚地带,将之作为罗田区域旅游发展的“骨架”和“重心”是必然的(图5)。

4.2 游客量密度分布分析

据统计,仅2017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罗田县各大景区共接待游客11.5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6 500万元,其中九资河镇的天堂寨景区接待了3.4万人次,胜利镇的薄刀峰景区接待了1.8万人次,三里畈的温泉景区、骆驼坳镇的燕儿谷景区等4家3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大别川百里生态画廊沿线、平湖金沙滩等乡村旅游景点,三天共接待游客2.8万人次。罗田县域旅游资源中,2家4A级景区和4家3A级景区均分布在A型骨架上。“五一”小长假期间,仅九资河和胜利两镇的两家4A级景区,三天游客接待量就占全县三天游客接待量的45.2%,而4家3A级景区,三天游客接待量占全县30.4%。即可以推导出A型骨架上集中了罗田县75%以上的游客量[7]。

图5 罗田县已开发旅游景点分布图

从以上定量分析得出结论,“A型点轴结构”是罗田旅游资源集聚的精华地带,同时也集聚着最大的客流量,是罗田县区域旅游发展的最佳空间结构。

5 结语

综上分析,罗田县区域旅游发展空间结构采用“A型点轴结构”,能协调罗田县区域旅游整体发展。该空间结构的优越性如下:①具有完备的交通骨架。完备的交通骨架保证区域旅游发展的交通通达性,对区域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产生一定的影响,能有效提升区域旅游品牌价值。②具有广泛的串联性。它串联了罗田县九成以上的旅游资源,形成了环带状的旅游空间结构体系。③具有多重三角结构。九资河、胜利镇、三里畈镇已形成三角空间结构的三边增长极,远期还可以形成由九资河镇、三里畈镇、白莲河乡组成的三角旅游空间结构。这种多重三角结构能够使九资河镇等旅游资源优势有效辐射到县域范围,保证罗田县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协同发展,实现对区域内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④覆盖辐射影响范围广。它不仅连通了南北向的旅游空间,而且对接了东西向的乡镇综合发展,使县域范围内各乡镇综合实力得到整体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罗田县罗田增长极
徐建南
打造『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创新实践
聚焦产业扶贫 决战脱贫攻坚
精准扶贫背景下罗田县乡村旅游发展调研
主编《罗田县志》感怀
小说《去某一个地方》
西海岸增长极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南部丘陵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基于综合指数法评价罗田县耕地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