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新把战舰从纸上“送”入大海
2020-03-05
坐落于上海长兴岛的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片繁忙。巨大的船坞中,几艘舰船已进入最后的调试交验阶段。
目睹这样的熟悉场景,江南造船首席专家张国新心中依旧振奋。这位从车床工人起步的造船专家,已投身我国舰船制造事业近50载。1978年,他走上了舰船监造岗位。这些年,他先后监造20余艘军民舰船,带领团队完成第二代驱逐舰建造任务,实现国产新型万吨级导弹驱逐舰成功下水,见证了江南造船乃至中国舰船制造的快速发展。
神往大海与船结缘
小时候,张国新就特别向往大海。读书时,老师在历史课上講到,鸦片战争列强从海上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造船梦”的种子在他的心中悄然发芽,张国新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造出先进的战舰来保卫祖国。”
1968年,18岁的张国新走进江南造船厂,做了一名普通的车床工人。他每天加工螺丝、螺母,虽然人在船厂,却几乎接触不到船。张国新回忆那段日子:“当时就觉得现实跟理想差距太大了。”然而,苍天不负有心人。凭着优秀的工作表现,张国新被江南造船厂推荐到上海交通大学深造,他选择了梦寐以求的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
机会来之不易。毕业返厂实习一年后,他走上了船舶监造岗位。
励精图治为国铸“舰”
如果说设计师是在纸上为战舰绘制宏伟蓝图,那么监造师就是把纸上战舰“送”入大海的人。在船舶监造岗位上,张国新每天不仅面对设计图纸,还要负责物资和人员调配,协同工厂各个部门,事无巨细,件件都需上心。下班回到家,他依旧坚持“充电”,一本又厚又重的《舰船概论》和一本翻得卷了毛边的英汉字典成为他的“伴侣”。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决定自力更生研制第二代导弹驱逐舰,首制舰的监造任务落到了张国新的肩上。
张国新带领团队研究发现,按照现有的平面建造方法监造,新舰的质量和进度都无法保证。他大胆地提出了立体建造方法。这种全新的建造方法,对建造工艺和质量要求极高。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开展攻关,在国内大型水面舰艇的船体结构建造中借鉴民船设计成果,运用了全新工艺,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张国新参加了舰艇的每一次水面航行试验。“有一次上船试验,风浪特别大,我的五脏六腑快要吐了出来。难受归难受,可很兴奋,因为只有在这种恶劣的海况下,才能真正检验出战舰的质量和性能。”张国新说。
进入21世纪,“中华神盾”等一批主力战舰陆续问世。张国新带领团队在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上下功夫。他们总结出“一条半造船法”,让产品可以分为若干建造阶段,等时段、等节奏,流水化生产,使舰船的建造效率成倍提升。
2008年6月,江南造船厂迁至长兴岛,生产能力较之前成倍提升。张国新自豪地说:“过去40年,我们一路奔跑,追平了与先进造船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
张国新记得,在一次交流会上,“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提出科研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三面镜子”——扩大视野的“放大镜”、放大信息的“显微镜”和鉴别真假的“照妖镜”。
张国新钦佩黄旭华“热的时候坚持,冷的时候也在坚持”的精神品质。这“三面镜子”也成为他为国铸舰的标尺和信条。
坚守使命一生为船
大学毕业后,学校领导动员张国新留校任教,他割舍不下心中的“造船梦”,毅然回到了他热爱的造船业。到了江南造船厂,张国新迅速成长为骨干监造师。这时,外企抛出“橄榄枝”,以丰厚的薪水和诱人的职位邀请张国新入职。张国新为国为军铸舰的那份使命,使他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爱读书的张国新,时常会感到“知识恐慌”。为了更好地掌握国外造船业发展动态,与国外专家学者顺利交流,他自学英、德、日等多国语言。在50多岁时,还自学了计算机编程。“造军品,不仅要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和丰富的舰船知识,还要有复杂工程的协调能力,在监造岗位数十年的锤炼,为我打下了坚实基础。”张国新说。
从青葱少年到花甲老者,张国新一生看淡得失,一心只为造船,“一辈子干好一件事”的工匠精神在他的身上得到完美诠释。
(摘自《国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