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何三见李宗仁密使
2020-03-05刘仲容
20世纪40年代末,国民党军队800万精锐丧尽,南京政府大厦将倾,蒋介石被迫于1949年1月21日下野,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李宗仁上任后,就与白崇禧达成共识:与中共谈判,以求早日结束内战。为探测中共的态度与条件,安排刘仲容作为密使北上。
第一次会晤:拒绝李、白的“划江而治”
在国民党新军阀混战时期,刘仲容曾以桂系特使身份秘密奔走于中共和各反蒋派系之间,曾受到毛泽东接见。经联络,对于刘仲容来和谈一事,中共方面传来了毛泽东的回音:“欢迎刘先生北来晤商。”
临行时,白崇禧对刘仲容强调了与中共“划江而治”的原则。刘仲容问:“要是毛泽东不答应呢?”“答应不答应是他们的事,你必须坚持不让。”
1949年3月下旬,刘仲容到达北平。在双清别墅毛泽东的住所,毛泽东未谈而先问:“李宗仁、白崇禧两位选择以和谈结束战争值得欢迎,但不知是真心实意,还是步蒋介石的后尘,利用谈判备战再打?”
刘仲容说:“蒋桂结怨长久且深,大有不共戴天之势,李总统与白总司令既担心蒋氏卷土重来,又怕与中共再战损兵折将。为保住桂系一点血本,保住现有的地位,权衡再三,谋求停战共处。”
“刘先生说的‘共处,是按我方所提的八项条款签约‘共处,还是……”毛泽东把问号甩给了对方。
“南京方面主张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与中共和平共处。”刘仲容加重了语气,“总之,希望中共军队不要过江。”
毛泽东收敛笑容,“要我们不过江,这是不可能的啰。”刘仲容还试图说服毛泽东:“总司令估计,你们能用于渡江的部队不过60万,长江自古号称天险,加上陆海空立体防御,就凭你们的木船能过得了江吗?”
“白崇禧的情报不准确,我军能投入渡江的正规军有百万之众,还有百万民兵。”毛泽东充满自信,“共产党由星星之火达燎原之势,关键还在于得人心,因此,我们目前在战场上也是节节胜利,从黑龙江势如破竹南下,饮马长江北岸。几架飞机、几艘兵舰想阻挡我们,还不是螳臂当车?”
刘仲容放缓了口气近似央求:“如今你们处于绝对上风,胜券在握,希望毛先生以宽大为怀,网开一面,给政府适当面子;于我,回南京也好有个交代。”
毛泽东摇摇头:“古语云,各为其主。刘先生的用心可谓良苦,然恕难接受。我们不是宋襄公的仁义之师,我军必须过江!”
第二次会晤:转达对李、白的期待与忠告
4月2日晚,毛泽东再次会见刘仲容,告诉他以张治中为首的南京政府代表团已到北平,与周恩来等开始谈判,为“划江而治”各不相让,陷入僵局。所以,想请他回南京去,劝李宗仁、白崇禧在此历史转折关头顺应时势,勿再固执己见。
刘仲容沉吟道:“恐怕难有好的结果,昨天接到白总司令来电,称中共硬要过江的话,打乱了摊子就不好谈了。”
毛泽东说:“说到底,白崇禧是要保住他的军队与地盘。这样吧,就请刘先生告诉他,和谈成功建立国防军时,我们请他继续带兵,把30万军队交他指挥,比他现在带的多得多。再有,我们过江后他看着不顺眼的话,可以退去长沙乃至广西。我们不妨订个君子协定,只要他不出击,我们三年内不进他的地盘。”
对于毛泽东的表态,刘仲容着实感动:“毛先生如此宽容,是名副其实的大雅君子,我即日回宁,尽力劝说之。”4月5日夜间,刘仲容飞返南京。白崇禧听了刘仲容汇报后一脸愠色:“既然如此,仗非得打下去不可了。”
劉仲容直抒己见:“共军势不可挡,战必败,而且停战和平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总司令还是顺应潮流为好,这于国家民族有利,也于总司令自身有利。”随后,刘仲容又讲了毛泽东请他带30万国防军的话。
可白崇禧一点也听不进:“我不在乎个人进退。你告诉毛泽东,划江而治绝无退步余地,你还可告诉他,真的打起来,美国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在以后几天里,刘仲容又与李宗仁、白崇禧多次交谈,均毫无结果。刘仲容也因此对李宗仁、白崇禧丧失了信心。
第三次会晤:恳请“中共的朋友”留在北平
4月12日,刘仲容再去北平。刘仲容对毛泽东说:“未能说服李总统与白总司令,请毛先生包涵。”毛泽东平静地说:“两家子的事,还须双方情愿嘛,你已尽到责任了。”刘仲容说:“他们两个还是坚持划江而治。”
毛泽东笑笑说:“这是一厢情愿,不可能的。我们一定要渡江,且为时不远,刘先生可以将我的话告诉他俩。还可告诉李宗仁,他如认为南京不安全,欢迎他飞到北平来,我们待以上宾之礼,对白崇禧同样优待。”
刘仲容点点头:“我马上发去电报,由他们定夺。”毛泽东接着说:“刘先生是我们的老朋友,我们希望你留在北平,参加新中国的建立与建设大计。”
4月21日凌晨,人民解放军打响渡江战役,白崇禧的所谓立体江防被迅速摧毁,23日,南京解放,李宗仁逃往广州。白崇禧放弃武汉,撤往长沙。5月21日,周恩来热情挽留刘仲容。刘仲容决意留下。
新中国成立后,刘仲容受毛泽东之托,创办了北京外国语学院,先后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二、三届委员,第五届常委,民革第三届中央委员,第五届中央副主席,成为见证新中国成立并为其作出巨大贡献的一位重要人物。
(摘自《徐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