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冠病毒》:毕淑敏一次不愿成“预言”的写作

2020-03-05孙佳音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花冠毕淑敏瘟疫

孙佳音

2003年,作家毕淑敏曾深入北京抗击非典一线采访。8年后,她交出了一部长篇小说《花冠病毒》。小说的封底上写着:“20NN年,一种极其罕见的嗜血病毒——‘花冠突然袭击燕市,这座拥有千万人口的都市,沦为猎物。”

8年后,书中的很多情形,在现实中复刻一般上演。当年首印40万册的《花冠病毒》很快被买断了货,一些网友称这部小说“神预言”。但她接受采访时说:“这真不是我的本意。”

想象成真时“天崩地裂”

关于新冠病毒,毕淑敏并没有比普通人知道得更早。“最初是从电视里看到,立马给武汉的朋友打电话,问近况如何?他们似乎没有什么特殊感觉,答一切如常。但我经历过非典,知道这种不明原因的肺炎,很可能蕴含着深重的灾难。”于是那些天,她非常关注新闻报道,“后来有几天没消息了。是突然好转了,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还是潜伏着人为的因素?不得其解,心中万分不安。”毕淑敏心有余悸地说,当她听到钟南山教授宣布“人传人”时,“霎时间只觉天崩地裂”。

这天崩地裂,是因為她了解病毒,了解城市,也了解人性。“我在非典采访中,涉及各个层面,得到的信息量比一般人要多一些。《花冠病毒》的写作,也非急就篇,是在非典结束大约七八年之后。我得以有更多的时间来收集资料和沉淀思考。”所以,她得出了“人类和病毒必有一战,甚至多次血战”的结论。关于瘟疫暴发之后的那些情况,毕淑敏冷峻地说,“都是可以想象出来的。”

比如物资缺乏,是可以想象到的,“任何灾难时刻,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民众的自保本能就是囤积生活必需品。城市再储备丰富,也经不住这种极强求生欲下的物资‘挤兑。”她进一步说明道,“我很担忧,若在一个超大城市发生瘟疫,会让问题变得极为复杂和令人惊惧。”

惊惧的感觉,这些年从未远离过毕淑敏。2003年的那次非典采访中,最深刻的记忆还是感动。“那些医生护士,我如果在私下场合再见到他们,是不认识的。我没见过他们的脸,但我记得他们的声音,记得他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毕淑敏说,当时非典病毒习性凶猛未知,为杜绝病毒粪口传播,病人的排泄物不能直排到抽水马桶中,必须排在便盆内,然后撒入消毒粉,有护士用搅拌棍手动搅拌消毒。“你可以想象这种工作的肮脏和危险。一个护士一干不知多少天,直到被传染自己也成了病人。我问这个护士,难道不能机械化?护士说,‘哪里来得及造个机器呢?大疫过去了,人们就忘了。”毕淑敏说,这个细节让她记忆非常深刻。

“我们不能再跌倒第三次了”

展望前方,毕淑敏说,她相信中国人民最终一定能战胜疫情,并补充道:“教训惨烈,会汲取了吧?我对人类的良知抱有审慎的信心。真的不思悔改,灾难肯定会在不远处等待我们。对这一点,没有侥幸。”她继续忧心忡忡道,“为什么要写《花冠病毒》,就是害怕瘟疫的再次袭来。上次已经很明确地锁定了野生动物是病毒的宿主,但人们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继续重蹈覆辙,大啖野生动物,甚至把这当成荣耀和不同凡响。多么愚昧和危险的想法和行为。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我们再不能跌倒第三次了。”

(摘自《新民晚报》 2.16)

猜你喜欢

花冠毕淑敏瘟疫
中医药,在战“疫”中前行
Bian Que
瘟疫算个啥
善良是颗种子
善良是颗种子
冰脊龙戴花冠
没有疫苗,古代大瘟疫有多恐怖
一直讲不要,他都没停嘉义县长控告“立委”搭肩性骚扰
兔子采花
邻居眼中的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