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的创新与贡献
2020-03-05李建华易凤林
李建华 易凤林
葛源,位于横峰县北怀玉山余脉磨盘山山区盆地中,与德兴、弋阳、上饶三县交界,群山环抱,是横峰县北部的区域性中心集镇。葛源受革命影响较早,早在1927年,程伯谦就在这里开展革命工作。1927年年底,葛源的农民举行了武装起义,赶走了恶霸地主刘举人,当地流传着“葛源三千烟,出了个程伯谦。程伯谦开句口,举人老爷都要走”的歌谣。1929年秋,葛源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成为红色区域。
鉴于葛源有利的地理位置、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和良好的革命基础等条件,1931年2月,赣东北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从弋阳芳家墩移驻葛源。9月,在葛源成立了中共赣东北省委,万永诚任书记;11月,又成立了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方志敏任主席。葛源由此成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首府,赣东北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国民党当局也认识到“赣东、闽北、浙西、皖南之共党,均以葛源为指挥中心”,足见“葛源在此三省边界之重要性,犹中共赣粤闽边区之瑞金[1]p155”。1931年2月至1934年11月,葛源成为赣东北(闽浙赣)苏区红色省会和“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中心。葛源在方志敏等领导下,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在苏维埃的各项工作和斗争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成为赣东北苏区的光荣模范区。
一、扩红支前的先锋
在革命战争中,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主要手段。要进行战争,没有武装力量是万万不行的,因此敌我双方都尽一切可能扩充兵力,增大战胜对方的砝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军与红军的力量对比毫无疑问是悬殊的,但是红军力量的弱小并不等于坐以待毙,而是通过加大革命宣传扩大红军,壮大革命力量。赣东北苏区也不例外。特别是1931年后,国民党军加大了对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力度,动辄以数倍于我军的兵力实行大包围,企图将红军、赣东北苏区彻底摧毁。为了生存和发展,以方志敏为代表的赣东北党政军领导采取了“大力扩红”策略。
为了把葛源的扩红工作做好,省委、省苏领导经常下到地方视察,亲自做群众思想工作。他们与葛源区委领导一起到乡里开党支部会议、团支部会议、群众大会,听取党团员意见,与群众当面交流,葛源群众的思想觉悟得到了较大提升。经过宣传动员,葛源人民参军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1932年4月,葛源少先队模范队整队22人参加红军。像这样有组织的整营整队的少先队去参加红军,在赣东北还是破天荒,算是空前的第一次。[2]p101933年4月,按照省委原定计划,葛源区在四五月两个月中扩大红军100名,但在两周内该区已超越计划的两倍,扩大了红军305名,光荣地突破了全省各区扩大红军的最高纪录。[2]p131933年年底,赣东北省为了充实红军主力,原定在葛源扩大红军300人,结果扩大了600人。历次扩红,葛源都走在了其他各区的前面,时常出现母送子、妻送夫上前线的感人场面。没有参军的老百姓也被武装起来,进行军事演习,提高战斗力,保护省会安全。红军上前线,他们就组成担架队、运输队、慰劳队,支援红军作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葛源区70%的青壮年参加了红军,为中国革命牺牲的烈士达1068名,占横峰全县总数的1/5。
二、拥军优属的杰出代表
葛源群众拥护红军,做红军的坚强后盾。红军每一次出征,葛源人民便有一次盛情的欢送,送军鞋、送肥猪、送鸡子米酒。红军每一次凯旋,便有一次热烈的庆祝,开晚会、唱歌、演话剧。在葛源区的各条道路上,时常响着欢畅的锣鼓声,男女青年争相传唱着“送郞当红军”“当兵就要当红军”。1932年4月间,红十军在横峰下徐击溃白军第六师,大获胜利回师时,葛源的工人、手工业者纷纷行动起来,慰问和欢迎红军;兵工厂、被服厂的工人,自行节省伙食费,各买大猪一头,全体工人整队用鼓乐送到红十军去。葛源工人还利用他们的技术免费为红军服务,剃头工人自动优待红军,剃头不要钱,针织工人自动组织补衣队优待红军,补衣服一天[2]p12。
在葛源,因为很多男人参军,家里的事情特别是农业生产就由妇女承担。在生产劳动方面,葛源的妇女先为军烈属的田里积好肥,然后才为自己的田里积肥。政府的妇女部积极组织人员帮助军烈属挑水、砍柴、洗衣服。红军打仗回来在葛源休整,妇女们就主动送草鞋、送鸡蛋、送鸡、送咸菜去慰劳他们。葛源妇女的扇子打得好,布鞋做得好,常把扇子、布鞋送给红军。
三、生产耕种的模范
葛源区的男女老少积极参加生产,反对懒惰行为。全区人民组织生产冲锋队,大力开垦荒地,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业收入,节约开支,支援红军和苏区政府。在1934年的“红五月”节省经济运动中,葛源区原计划节省400元,后来成绩却有1100元。在生产战线上,葛源大都消灭了荒田,秋收收成非常好,他们组织了生产突击队、冲锋队与模范队,妇女也全体参加了。[2]p16在葛源区,妇女是主要劳动力,她们积极参加生产,成绩极为出色。《工农报》曾这样报道:葛源区妇女对于收集肥料、帮助春耕工作,已经开始冲锋了,他们在十天内就收集到污灰(肥料的一种)三万九千八百四十二斤(枫树坞一乡就收集了二万三千六百斤),并且考坑、溪坂、枫树坞、关田门各乡的妇女都已经做了几次礼拜六工作,优待红军,这是多么光荣的生产成绩啊!《红色东北》报特别表扬了以下三个乡劳动妇女的成绩:在全省第三次妇女代表大会后,葛源区妇女部在短短数月就在蔡村乡发展银行90股、贮粮合作社130股,扩大红军2名,增制挨丝地雷20个,动员50名妇女纺纱和修纺纱车10架;枫树乡发展银行88股、贮粮合作社108股,增制挨丝地雷20个,收获油麻一石二斗,动员27名妇女纺纱;溪坂乡发展银行46股、贮粮合作社57股,动员14名妇女紡纱。[2]p14
四、文化教育建设有声有色
在文化建设方面,以葛源为中心的赣东北苏区搞得有声有色,取得了许多进步,主要表现在教育和休闲娱乐两方面。赣东北苏区政府采取了各项教育政策,广泛建立各级学校和推广社会教育。葛源作为当时的省直属区,其文化教育更是遍地开花。教育类别与教育形式主要有干部教育、儿童教育和社会教育。
苏区政府始终把干部教育摆在首位。因为革命战争和苏区建设最缺乏的就是军政干部。干部教育机构有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五分校、省委党校、省立三八女子职业学校等,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军事、专业等方面,学习时间几个星期到一年不等。1933年1月,赣东北红军彭杨军政学校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五分校,自创立到停办撤离苏区一共办了8期,先后培养了1500多名学员。对这所专门培养红军干部的高级学校,方志敏、邵式平等人极为重视,亲自担任校领导和授课,关心其教学情况。此外,苏区政府也十分重视对妇女干部的培养。省苏维埃主办的党校、团校等都吸收妇女参加,并于1931年年初在葛源創办了省立三八女子职业学校。它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第一所党领导下的正规的妇女职业学校,由赣东北妇女干部培训班发展而来。它不仅培养妇女干部,也培养妇女职业人才。学员们不仅学文化、学政治,还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学军事,增强适应社会和投身革命的能力。教学方式采取一面学习、一面劳动的方针。学校设有针织、缝纫、伤病包扎护理等专业,主要课程有工农读本、算术、常识、体操、音乐、园艺、手工技术等等。领导干部和有专业技术专长的人轮流上课。课本多由黄道亲自编写。除了学习外,学生还需参加一些劳动和做发动群众的工作,启发其革命觉悟。
儿童教育(主要是义务教育)是苏维埃建设的基础,也是培养革命后代的需要。葛源区苏维埃政府在义务教育中投入了较多精力。每一个村庄都有一所列宁小学(列宁初小),区乡有列宁高小。凡7岁至15岁的少年儿童,全部免费入学。各村的列宁小学,由村苏维埃主席兼任教育主任,教师多数是聘请本村识字较多的人担任。课程设置一般有国语、算术、音乐等,此外还传授一些浅显的革命道理。当时的教学设施简陋,一般学生自带凳子上课。根据1934年1月统计,闽浙赣苏区的列宁小学已经有280所,学生人数达1万人。在这样一个比较稳固的苏区,约有80%~90%的少年儿童入了学,成了“红色少年”。
社会教育主要是开展扫盲运动,有工农夜校、识字班、识字站、俱乐部等多种生动活泼、立足于实际的办学形式。苏区政府要求,凡15岁以上的文盲或识字不多的人,都要到工农夜校或识字班学习。为了提高全苏区群众的文化水平,政府提出了“在苏维埃政权下不让一个工农不识字”的口号,方志敏、邵式平等领导人还亲自编写通俗易懂的《工农读本》。
在休闲娱乐方面,葛源苏区群众的文化娱乐非常活跃,创办了工农剧社、红色画室、各类报刊等。1931年10月,赣东北省工农剧团成立,演员分别从列宁师范、列宁小学、机关、农村中选调。剧团主要演文明戏、歌舞、快板、双簧等。省文化部亲自为剧团编写剧本,剧团自己也编一些小节目、小剧本,紧密配合形势做好宣传工作,如扩大红军、募捐、扫除文盲、讲卫生等。剧团主要面向工农兵,为工农兵服务,经常下农村、下部队,有时还深入红白交界地区去演出[2]p98。工农剧团的活动不仅活跃了苏区军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而且使军民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了政治思想教育。在葛源,还创建了列宁公园,供工农兵休息和娱乐,这是其他根据地所没有的,是方志敏等独有的创造。之所以要创建列宁公园,源于1922年方志敏在上海的一段经历。当时,他与几个朋友一起走到外国租借地的公园门口,门上挂着“华人与狗不准进园”的刺眼字样,引起方志敏等人的强烈愤慨。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在祖国的大地上,亲手建起中国人自己的新公园,以洗刷国耻。1931年,方志敏亲自筹建,在葛源建成了一座6000多平方米的新型公园,并命名为“列宁公园”。公园里有六角亭、荷花池、游泳池和各种花卉树木,这在革命年代十分难得。
此外,苏区政府在开展土地革命、发展群众组织、进行政治宣传和政治动员方面,同样做得非常出色。省会移驻葛源后,方志敏等领导发动了土地革命,使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分得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土地。苏区民众欢欣鼓舞地唱道:谈谈苏区景呀,同志们听一听,苏区的幸福说也说不尽,工人么,天天有工做,农民么,有田分,生活好得紧。他们也明白这一切都是共产党和苏区政府给予的,没有苏区政府就没有他们的美好生活。这从根本上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随着赣东北苏区进一步扩大,各地的群众组织和群众工作也日益增强,工作人员常常深入到每家每户宣传共产党的政策。每个村庄80%以上的人都参加了群众组织,有党支部、青年团支部、少年先锋队、赤卫队、儿童团、互济会、贫农团、雇农工会、识字班、慰劳队、救护队等各种群众组织。受到红色革命文化熏陶和影响的葛源苏区群众,他们由衷地拥护共产党、拥护苏维埃政府,许多农民群众亲切地称苏区政府为“我们的政府”。
结 语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成功,获得了中共中央的肯定。闽浙赣苏区和中央苏区打通之后,临时中央政府多次派团到闽浙赣苏区参观,对方志敏创建的闽浙赣苏区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誉其为“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模范省”。在“二苏大”上,毛泽东赞叹道:“赣东北的同志们也有很好的创造,他们同样是模范工作者。像兴国和赣东北的同志们,他们把群众生活和革命战争联系起来,他们把革命的工作方法问题和革命的工作任务问题同时解决了。他们是认真地在那里进行工作,他们是仔细地在那里解决问题,他们在革命面前是真正负起了责任,他们是革命战争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又是群众生活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3]p1401932年年底,朱德迎接赣东北苏区赴中央苏区参观团的茶话会时也称赞道:“你们那里反帝反封建搞得很彻底呀,妇女都剪了发,放了脚,你们赣东北红军也很能打仗,方志敏同志领导有方呀!”[4]p282葛源作为红色省会,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治理的成功,吸引了其他苏区和国民党区的参观团来参观学习。直到1934年11月24日,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团北上抗日,闽浙赣省党政军机关撤出葛源,11月28日,国民党军占领葛源;赣东北苏区基本丢失。葛源从此结束了作为赣东北(闽浙赣)苏区中心的历史。80多年风雨沧桑,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人在赣东北地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伟大创造和丰功伟绩,与葛源的光荣历史,成了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何友良.江西通史(民国卷)[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2]红色省会葛源[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方志敏、邵式平等著.回忆闽浙皖赣苏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江西红色文化与红色基因传承研究”(编号:19ZD01)。
[作者简介]李建华,女,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历史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苏区史;易凤林:女,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历史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苏区史。
责任编辑 / 彭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