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仲景少阳介于两阳之间
2020-03-05袁春梅
袁春梅
《伤寒论》撰成之后,即散失于兵荒马乱之中,现存该书为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整理编撰后的著作。王叔和在《伤寒例》中说:“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1]。
叔和引《素问·热论》言伤寒,将仲景三阴三阳等同于《热论》足六经。故柯琴力驳其非,在《伤寒来苏集·六经正义第二》说:“叔和不知仲景之六经,是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妄引《内经·热病论》作《序例》以冠仲景之书,而混其六经之证治,六经之理因不明,而仲景平脉辨症,能尽愈诸病之权衡废矣。”[2]
叔和在《热论》六经的影响下编次的《伤寒论》篇名中,三阳病按太阳、阳明、少阳的顺序排列,少阳病的主要内容又混于太阳病篇之中,而少阳病篇中只有九条次要内容,形同虚设。自此以后,《伤寒论》中少阳病的位置遂成千古不解之迷。历代注家,或随文衍义,或遇难而默。少数医家独具慧眼,洞察其谬,如陆渊雷说:“仲景之少阳,来自太阳,传诸阳明。”[3]却难于提出有力证据。柯琴也感叹《伤寒论》章次混淆,“有志重编,因无所据”[2]。故转而撰《伤寒来苏集》。今就仲景少阳介于两阳之间,论述于次。
1 析表里以明顺序
《伤寒论》三阳病中,太阳位于最外层,已无疑义。需商确的是阳明和少阳的次序,对此问题,《伤寒论》条文中并无明确表达,只有通过剖析条文中阳明、少阳的表里关系,才能了解仲景的原意。如果阳明为表,少阳为里,三阳的次序就应按太阳、阳明、少阳排列。
1.1 治疗原则 先表后里仲景书中,寒邪侵犯人体的一般规律,总是先犯其表,然后由表入里。治疗寒邪所致之病,也应先治其表,后治其里。先表后里是治疗一切外感病的原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表症较轻,里症急重,才加以变通处置。如果表里同病,违反先表后里的原则,表邪未解,即用下法攻里,是错误的治法,仲景称之为“逆”。44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92条:“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4]仲景列举多种表里同病的情况,反复强调,当先解表。太阳表邪不解,随经入于太阳之腑,寒邪化热与血相搏,结于膀胱的蓄血症,“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4]。“伤寒脉浮,发热无汗”[4]为太阳表证未解,纵有渴欲饮水的阳阴胃热伤津证,亦不可与白虎汤,当先解太阳表邪,再清阳明里热。表里同病,辨表邪是否解除,有无恶寒是辨证关键,有一分恶寒,则有一分表证,无恶寒则表邪已解。表有太阳中风,里有水饮停聚胸膈,饮逆于胃则干呕,饮邪下迫则下利,当先解太阳表邪,待 “汗出不恶寒”[4],再攻里饮。阳阴病实热壅结于里,里实已成,证见 “汗出,不恶寒”[4],知表邪已解,可攻里。“汗多,微发热恶寒”[4]为外邪未解,不可攻里。
1.2 表证攻里 变证蜂起伤寒表邪未解,表里同病,误用攻里之法,将引邪入里,出现各种变证,给治疗造成困难。仲景列举各种误治的变证,意在警示医家,不违先表后里的治疗原则。表证误下成痞:脉浮紧,是寒邪在表,为麻黄汤证,反用下法攻里,致里虚,寒邪乘虚内陷,无形邪气结于心下,成为按之柔弱无压痛的气痞证。伤寒表邪未解,反用下法,下后复发其汗,治疗失序,邪热内陷,结于心下,耗损胃气,气机壅塞而成痞证。表证攻里成下利:太阳病表证未罢,反多次用下法攻里,里本无邪,屡下伤正,浊阴上逆,填于胃口,则心下痞,外邪与内寒相合,则下痢不止。少阳病误下成结胸:伤寒呕吐发热是邪入少阳半表半里,胸膈热邪偏盛,胃气上逆,故而作呕。此非邪聚于肠胃,不能妄用攻下,当和解少阳。如误用攻下,邪热入里与水饮相博,结于胸中,心下满而硬痛,则成结胸。太阳少阳并病,禁用下法,若下之,阳邪乘虚入内与水相结于胸,则心下硬。正虚于下则下痢不止,中伤于胃则水浆不入,正气已虚则其人心烦,成为结胸的危证。
1.3 少阳为表 阳明为里仲景治疗伤寒的原则是先表后里。反过来,表里同病,仲景先治的领域是表,后治的领域为里。剖析条文,即可辨明少阳与阳阴,何者为表,何者为里,表里一明,三阳的顺序也就一目了然。伤寒十三日不解,邪气内传,“胸胁满而呕”[4]属少阳,“日晡所发潮热”[4]属阳明,为少阳兼阳明内实之证。条文中“此本柴胡证。”[4]指出治疗此证当先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先治者为表。少阳为表,则阳明为里。里证本应后治,今表邪未解,却误用丸药攻里,致表邪不去,潮热仍在,徒增下痢。此时治法,“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4],后加入芒硝治阳明里实。先治为表,后治为里,少阳、阳明表里分明。更何况仲景在条文中已明确指出,少阳为外为表,相对应的阳明必须为内为里。阳明病,应大便硬,小便数,今大便反溏,小便正常,是阳明胃热未至结实的程度。“胸胁满” 是少阳主症之一,“潮热” 是阳明里症,证属阳明而兼少阳。条文中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而不是先清阳明里热,说明仲景是以少阳为表,阳明为里。胁下硬满、呕吐,是邪郁少阳,胃气不和;苔白为邪尚在表,未尽入里;不大便为阳明里热;证属阳明与少阳同病。条文中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先治其表,可使上焦通利,则胁下硬满可去;津液得下,则大便自调;胃气和则呕吐止;三焦通畅,气机旋转,则身濈然汗出而解。如先治阳明,必表邪内陷,病不得解,反出现变症。综上所述,条文中是以少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与阳明同病,按照先表后里的原则,必须先治少阳,后治阳明。此为少阳介于两阳之间的论据之一。
2 半表半里析
半表半里是介于表里之间。论表里必须有前题,前题不同,表里各不相同,半表半里也因之不同。少阳在《热论》和《伤寒论》中,都被称为半表半里,但少阳所居的层次不同,表里不同,半表半里的含义并不一样。
在《热论》中,少阳的层次,在三阳之末,三阴之前。以三阳为表,三阴为里,少阳居于三阴与三阳之间,称为半表半里。张景岳言:“邪在少阳者,三阳已尽,将入太阴,故为半表半里之经。”[5]
在《伤寒论》中,少阳的层次在太阳之末,阳明之前。以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居于太阳和阳明之间,故称半表半里。
以经络为表、脏腑为里,介于二者之间者,也可称半表半里。《温疫论》中,膜原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居于表里之间,也称为半表半里。
何以知《伤寒论》中的半表半里是以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因其言:“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可与小柴胡汤。”[4]小柴胡为和解少阳主方,柴胡汤证为半表半里,即少阳为半表半里。在该条文中,“头汗出,微恶寒”[4]为太阳表邪未解,“大便硬” 是邪入阳明主症,“脉细、手足冷、心不满、口不欲食”[4]是阳热郁结所致,为半里之症,属少阳。条文中邪气由太阳入少阳,初传阳明,热结犹浅,仲景称为“阳微结”[4],此条邪犯三阳,治从中取,用小柴胡汤。可以看出,少阳为半表半里,是以太阳为表,阳明为里。
条文中,脉细、脉沉、脉沉紧、手足冷是阳气郁结,气机不畅,当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通调气机。但这些症状与少阴病的手足厥冷、脉微细容易混淆,故条文中特别指出“不得为少阴病”[4],对照太阴病提纲,更非太阴病。这就排除了少阳以三阴为里的可能性,从而作出了《伤寒论》少阳与《热论》少阳的鉴别。
3 邪传三阳的次序和途径
3.1 邪传三阳的次序《热论》言:“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6]其中一日、二日、三日,并非具体时间,而是寒邪传经的顺序。《医宗金鉴》注:“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阴,三日少阳,乃《内经》言传经之次序。”[7]《伤寒论》中4条:“伤寒一日”[4],186条、270条、271条“伤寒三日”[4]也是指寒邪在三阳病中的传入顺序,但与《热论》中的顺序并不相同。仲景书中,太阳领域,居人体最外面一层,太阳为表,邪必先犯皮毛,病必始于太阳,故4条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4]阳明领域,居三阳病的最内一层,邪气由表入里,胃热亢盛,故见大脉。186条说:“伤寒三日,阳明脉大。”[4]有的医家不知仲景三阳次序与《热论》三阳次序不同,反据《热论》之“二日阳明受之”[4],指责186条,原文有误。如《伤寒今释》陆渊雷注:“三日盖二日之误”[3]。实际上,仲景的本意就是邪传阳明为“三日”。248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4]证明阳明确系“三日” 无误。少阳领域的次序,《伤寒论》中,虽然没有明指是二日,但寒邪在三阳领域的传入共为三日。270条:“伤寒三日,三阳为尽。”[4]其中一日为太阳,三日为阳明,少阳无疑是二日了。对少阳为二日,尚有争议,有的医家据271条:“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4]认为少阳应是“三日”,如成无已说:“伤寒三日,邪传少阳,脉当弦紧,今脉小者,邪气微而欲己也。”[8]陆渊雷也认为271条和186条互相矛盾[3]。实质上,271条与186条并不矛盾。217条强调邪气盛则内传入里,邪气微则不传。伤寒三日,如阳明脉大,则邪传阳明。今不见阳明脉大,反见脉小,则知邪止于少阳,即止于二日。虽至三日,阳明不受邪气,并非少阳为三日。邪传三阳的次序仍然是一日太阳,二日少阳,三日阳明,少阳居于太阳、阳明之中。
3.2 邪传三阳的途径寒邪在三阳领域的传变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循经传,由太阳传少阳,再由少阳传阳明。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4]为太阳病,当五六日之时,证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4]为邪气从太阳传少阳。97条,少阳病服柴胡汤后,病不愈而见口渴,为邪气由少阳传入阳明。另一种为直传,邪气由太阳表证,直传入阳明里证。185条,太阳病汗、下、利小便后,津液亏损,胃中干燥,“是转属阳明也”[4]。即邪气由太阳直传阳明。从太阳传少阳的循经传,仲景称为“转入”,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4]由太阳直转阳明,仲景称为“转属”。“转入” 和“转属” 一字之差,区别何在?《说文解字》言:“入内也”[9]。段玉裁注:“自外而中也”[9]。外和中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外为止,中为下。段玉裁注:“上下者,外中之象”[9]。太阳与少阳两方面,互相关联,太阳为外,少阳为中,邪气由太阳传少阳,可称为“传入”。而邪气从太阳直传阳明,中间隔了一个少阳,太阳同阳明之间无外中关系,故不能称为“传入”。在《伤寒论》 中,凡太阳传阳明都不称“传入”,道理即在于此。《说文解字》言:“属,连也。从尾。”[9]段玉裁注:“取尾之联于体也。”[9]引申为有管辖关系的都称为“属”,邪传阳明由阳明领域管辖即可称属。故邪从少阳传阳明,称为“属阳明”[4];邪从太阳传阳明,称“转属阳明”[4]。邪传阳明,又称“转系”。《说文解字》段玉裁注:“系者,垂统于上而承于下也”[9]。有联属关系的都可称为系。未明言伤寒从何领域传入阳明,称为“转系”。古人用字是很严谨的,“转入”只能用于循经传,“转属”“转系” 循经传和直传都可运用。因此,从《伤寒论》中“转入” 的运用,可证少阳的位置在太阳与阳明之间。
4 王叔和两难编伤寒
《伤寒论》传到西晋,已是残篇散页了,由王叔和加以收集、整理,将外感部分编为《伤寒论》,杂病部分编为《金匮要略》,使《伤寒论》得以流传,叔和功不可没,不过也留下一些问题待后学探讨。
4.1 文义对立 章次混乱《伤寒论》条文中的含义为少阳居于太阳、阳明之间。王叔和为什么会将篇名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的顺序排列,有忤仲景初衷呢?这是因为叔和在编次《伤寒论》时,陷入了两难境地, 一边是仲景原意, 一边是《热论》明训,何舍何从,颇费踟蹰。古人奉《黄帝内经》为圭臬,两权相较,经旨为重,叔和遂按《热论》的顺序,编排了《伤寒论》的篇名,造成了篇名排列与条文含义的矛盾。接下来,叔和按篇名分配条文,又发现仲景少阳紧接于太阳之后,文义联系紧密,不可能将少阳病的全部内容,放到阳明病之后。叔和只得折衷处理,将标有少阳病的几条原文,抽出来放在阳明篇之后,列为少阳病篇,而少阳病的主要内容却在太阳篇中,造成了章次紊乱的现状。发生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叔和对三阴三阳的概念混淆所致。
4.2 三阴三阳析中医理论中的三阴三阳,是一种代词,本无固定的顺序,指代的事物不同,顺序也不一样。在《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的次序就随指代的事物不同,而各不相同。《热论》言:“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6]。足三阴三阳经的邪传顺序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素问·六微旨大论》言:“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6]六气主气的运行顺序为: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素问·六微旨大论》言:“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6]六气客气的运行顺序为: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素问·血气形志》言:“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6]三阴三阳经脉的排列顺序为:太阳,少阳,阳明,少阴,厥阴,太阴。上述三阴三阳,指代不同的事物,顺序不同,即使同为指代经络,也因论述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次序。《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并非《热论》的足三阴三阳经,不是单纯指经络而言,而是人体六大生理病理系统,也可称六大生理病理领域,其排列顺序,自有其特殊规律,不必与《热论》三阴三阳强求一致。王叔和如果明白这一点,编次《伤寒论》时,就不会为少阳病的位置左右为难,而应将少阳病的位置放在太阳病之后,阳明病之前。章次混乱,篇名排列与条文含义矛盾的现象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