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 “老漂族”城市社会适应的程度及原因
2020-03-05张懿
张 懿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南京 210000)
从《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9)》的数据来看,截至2018年末,我国流动人口数占总入口的四分之一,流动人口的主体是青年人,流动整体上呈现家庭化流动趋势加强的新特征。城市新移民在迁入地落稳脚跟后往往会选择将父母从农村接来城市一起居住,“老漂族”这一特殊的老年人群体由此产生。关于“老漂族”的概念界定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老漂族”指从农村进城照顾孙辈的老人群体[1]。这些老人在进城后会面临一系列因居住方式、社会环境的改变与角色的转变而导致的社会适应问题。
在查阅文献时笔者发现,关于人口流动及社会适应的研究大多聚集在农名工及其子女的身上,极少有学者侧重对“老漂族”进行研究。“老漂族”的社会适应程度不仅与其自身的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相关,更关系到家庭的和谐与所在社区的稳定发展。因此,关注这一群体问题、提高“老漂族”生活质量刻不容缓。
本研究中,“老漂族”是指跟随子女从农村迁徙到城市、虽定居在城市但仍具有农村户口的、60岁以上的祖辈老人。“老漂族”在社会适应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境?又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改变困境?这些问题正是本研究所探讨和回答的,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不仅对“老漂族”有所脾益,同时也可以弥补这一群体社会适应研究方面的不足。
研究综述
人口迁移与社会适应相关理论及经验研究
人口迁移理论
“人口迁移”指人口分布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动。拉文斯坦的“人口迁移法则”理论认为: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迁移的可能性要大,青年人是人口迁移的主体。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乡村青年人口迁移到城镇;对于家庭观点较重的中国而言,个体的迁移决策往往是由家庭成员共同决定做出的[2]。因此,随子代从乡村迁移到城镇的“老漂族”群体日益壮大。
陌生人理论
齐美尔认为陌生人即“远方的人在附近”,陌生是人的关系疏离的象征。鲍曼承继了齐美尔的分析范式,他认为陌生人是通过生活习惯、社会文化、个人价值观等主观因素来体现的。“老漂族”在迁入地往往较难建立正常的社会关系网。W·G·萨姆纳提出外群体与内群体的概念:内群体成员因拥有共同的文化传统、道德权威而可以维持相对稳定的秩序、法律,内群体成员对所属群体表现出肯定和忠诚的态度,对外群体则表现出排斥和疏远的态度[3]。在现代社会流动中,内群体为了明确与外群体之间的界限,会通过一些外在的形式(如习俗等)来强调。
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则侧重于从社会格局的层面分析陌生人。他认为早先的乡土社会是以地缘、血缘为基础的熟人社会,现代社会则由陌生人组成、以契约与法律维持社会秩序,而“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陌生人”现象愈演愈烈,展现了现代人漂泊无依、失去家园感的生存式样。
边缘人理论
帕克于1928年首次提出了“同时处于两种决不会完全渗透与融合在一起的文化和两个社会边缘”的“边缘人”概念。帕克在研究中世纪犹太人的时候发现了一种“文化混血儿”人格类型:当犹太人被允许参与当地人文化与经济生活的时候,他们既不想与传统完全割裂,又渴望被新群体接纳,在新的或传统的文化中,他们都或多或少地成为边缘人[4]。
“老漂族”无法回到自己原本的乡村文化中,也无法被城市社区同化。这使他们产生消极心理,适应不良且焦虑不安。魏斯伯格认为,要处理这种矛盾只有四个方法:一是同化,被内群体接受和吸纳;二是平衡,遵从边缘性困境;三是回归,回归自己的文化与社会;四是超越,通过走第三条道路的方式来克服这两种文化的对立问题。[5]
继续社会化理论
继续社会化是成人在新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不断学习新的技能、规范、符号等社会文化并将其内化,从而形成、完善社会人格,成功的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并创造新的社会文化的过程[6]。人的一生是一个未完成的过程,须在社会环境变迁时不断学习新的技能、规范、符号等,从而实现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良好适应。“老漂族”跟随子女移居后面临的是与传统乡村社会截然不同的城市社区,他们的适应过程是一个继续社会化的过程。
表1 受访者基本信息
国外流迁老人社会适应的经验研究
“流迁老人”在选择迁入地时会兼顾当地的气候、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7],而非单单随着子女迁徙。流迁老人的年龄特征、面临的社会适应问题与“老漂族”相似,查阅、分析流迁老人的社会适应研究十分必要。
(1)流迁老人社会适应的分析维度。Luz认为不同类型的老人对文化适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存在个体差异[8];Reichstadt认为当“老漂族”在迁入地难以处理好家庭关系、没有足够的渠道来参与社会生活、无法实现自我价值时,往往会采取自我封闭等措施来抵触与迁入地的接触[9]。Hersen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如何提高这一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等问题[10]。
(2)流迁老人社会适应的原因分析。Bev-eridge认为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受教育程度、自评职业地位、经济收入水平是最主要的几个原因[11];Reinhardt在此基础上加了“对家庭状况是否满意、是否在退休前做好准备以及退休前后的资源水平差距”等[12];Biley强调了突发事件(如老年丧偶等)的重要性[13];Robert Crosnoe点明老年人的社会适应与其是否参加宗教、参与程度高低相关[14];Silva Larson认为个人身体状况、家庭状况和社会支持水平是影响老年人社会适应的三个最主要原因[15]。
国内“老漂族”社会适应的已有研究
“老漂族”社会适应的理论视角。 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的学者认为,“老漂族”在进城时会面临在家庭中地位下降、劳动成果被忽视,社区中社会关系网络不健全、遭受当地人歧视的双重困境[16];以社会认同理论为视角的学者认为,“老漂族”对流入地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17];以社会排斥理论为视角的学者则认为,由于该群体精神生活单调、很少参与社区活动、对城市社区的认同度低[18],在适应过程中容易遭到当地人排斥。
“老漂族”社会适应的分析维度。刘仙芸从心理适应维度进行分析,认为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会影响到其心理健康状况和对社会环境的客观评价,从而影响他们的适应程度[19];阎志强指出角色适应包括经济适应、心理适应、社会关系适应、家庭关系适应和居住安排适应等五个方面[20],近年来老年人更多地担任情感性角色而非功能性角色,唯有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方能缩小其由于角色中断而拉大的自身与社会的距离[21]。
“老漂族”社会适应的基本特征。“老漂族”社会适应的基本特征可概括如下:①对过去的留恋拉低了其适应程度[22];②与传统熟人社会截然不同的城市社会结构缩小了其社会支持网络[23];③以家庭为活动中心的社交模式使其倍感精神生活的空虚[24];④社会保障的缺失(如养老及医疗保险政策的不完善)影响着其在流入地的生活[25]。
“老漂族”社会适应的原因分析。从个体和家庭角度来讲,存在生理、性格及人格特质方面适应障碍的老年人更易产生挫败感,这种消极的心理态度使他们更抵触融入新环境;从社会环境角度而言,社会支持网络直接影响其适应程度,友善的社区关系和开放的居住类型更易老年群体搭建良好的社会交际网。
研究述评
目前我国针对“老漂族”社会适应问题的研究较少、维度较单一;已有的成果忽略了“老漂族”群体的异质性,学者往往将研究地点选择在大都市,而忽视了文化程度不高、从农村迁入小城镇的老人;同时,研究缺乏定性分析。伴随着“老漂族”群体规模的扩大与社会适应问题的增生,笔者认为今后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首先,要对“老漂族”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并完善对其人口规模及典型地的调查,建立健全信息采集机制;其次,要重视“老漂族”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性、多样性,而不能一言概之;最后,在研究“老漂族”的社会适应时要重视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结合,重视社会视角下社会适应的不同维度,重视具体干预措施的提出。
“老漂族”的概念界定及社会适应总体状况
相关概念界定
老漂族:“老漂族”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加速城市化进程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指跟随子女从农村迁徙到城市、虽定居在城市但仍具有农村户口的、60岁以上的祖辈老人。他们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城市适应压力,精神生活单调、对城市社区的认同度低等是这一群体面临的尖锐问题。研究“老漂族”从农村到城市所面临的社会适应问题迫在眉睫。
社会适应:社会适应是指在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行动者通过继续社会化以使自己能融入主流社会关系网的动态过程,包括经济适应、日常生活与文化适应、社会交往及休闲方式适应等多个维度。对不同行动者而言,社会适应不是“是”与“非”的问题,即适应不适应的问题,而是适应程度的差异问题。
研究方法
笔者在进行本项研究时发现研究对象的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程度很难量化描述,且群体内部存在较大异质性,因此本研究采用更加方便而深入、能更好地呈现研究对象适应过程的质性研究。
资料收集方法。为获取研究对象的心理需求、实际感受等资料,笔者采用半结构访谈方法作为本研究的必要手段。笔者共计对8位南通市“老漂族”进行访谈,访谈问题涵盖“老漂族”经济适应、日常生活与文化适应、社会交往及休闲方式适应的内容。
资料编码与分析方法。笔者取英文单词case的首字母对个案进行编码,例如个案1的访谈编码即“C1”。受访者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老漂族”社会适应的总体状况
陈勃将老年人群的社会适应划分为“生存性社会适应”与“发展性社会适应”两大类[26],笔者在此基础上将社会适应的总体状况分析维度细分为三方面:经济适应、日常生活与文化适应、社会交往及休闲方式适应。
经济适应:经济信心不足
“老漂族”立足于迁入地的基础是经济保障。从经济收入和地位看,“老漂族”迁入城市社区后会由于年龄限制及生产劳动能力不济等原因而导致自身经济收入降低、经济地位下降甚至瓦解,虽然大部分“老漂族”由家庭提供经济保障,但这仍使他们产生焦虑、自我否定的消极情绪;从消费习惯看,大部分“老漂族”在有余钱的情况下更倾向于用在子代身上,“恩向下流”,很少在自己及老伴身上用钱,他们勤俭持家,消费方式及习惯很少因移居而发生改变;从社会保障角度看,“老漂族”在移居后分配到的资源有所变化,虽配套设施比农村完善,但“老漂族”享受到的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待遇与城市老人比仍有差距。
日常生活与文化适应:手头库存知识危机产生
从日常生活方式看,“老漂族”在移居后更容易习得简单的城市生活方式,而长期养成的行为则较难短期内适应,如作息时间、饮食习惯等。但大部分“老漂族”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好,他们随子女移居的目的就是给子代做家务、带孩子,分担生活压力。
从文化适应看,受访者迁入与原住地文化迥异的城市社区后,手头库存知识遭遇危机。他们在移居生活初期处于劣势,进而会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主观幸福感降低,种种原因也致使他们产生浓浓的思乡、念旧之情。
社会交往及休闲方式适应:社区活动参与意愿低
大部分“老漂族”对城市社区的休闲方式不认同,被访者多用“他们”将城市老人与自己区分开。调查发现,部分“老漂族”要做家务和带孩子,闲暇时间较少。这里的闲暇时间是指“老漂族”在付出型时间、满足生理需要等时间之外剩余的可支配时间,闲暇时间的利用能很好的反映“老漂族”的社会适应现状。“老漂族”社区活动的参与意愿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晚上他们在小区广场跳舞,儿子喊我去,我不去,有这个时间和力气不如多干点活,看看电视也好。(C4)
没事的时候找以前的邻居、亲戚打打电话,找老伴聊聊天。(C1)。
“老漂族”的社会交往圈较窄。从家庭关系来看,大部分“老漂族”表示与孙辈的关系优于与子女配偶的关系;从社会关系来看,“老漂族”更频繁地与亲戚、老朋友、原同事、旧邻居联系,电话是他们的首选工具;从“老漂族”移居后的社区关系网来看,他们可能很快就有一两个或为邻居或为同乡的同伴,但他们的社交圈子往往较小,成员间的联系是单线的且并不紧密,建立起他们以往在农村所拥有的以地缘、血缘为纽带的社区支持网络难度太高。
“老漂族”社会适应的原因分析
个体原因:语言、伴侣
从访谈内容来看,“老漂族”的语言流利程度与夫妇有无一起随迁是影响其社会适应程度的最主要外因,这也直接影响他们对城市社区的认同感、居留意愿和相对剥夺感:
我不知道怎么跟他们搭话,他们讲的话我都听不懂。(C4)
可以看出,“老漂族”在移居后面临语言障碍问题。“老漂族”几乎不太会用普通话沟通,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城市化的发展,社区内大多使用普通话作为语言交流载体。这导致“老漂族”在与家庭、社区成员的沟通中存在障碍。因此,“老漂族”是否能熟练使用普通话或者迁入地方言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社会适应程度。
同时,夫妇有无一起随迁也是影响其迁入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本研究表明,当“老漂族”在面对城市社区这一陌生环境时,伴侣没有一起随迁的受访者更易产生挫折感、失落感,他们普遍地耐挫性更差、更易发生性格方面的适应障碍。加上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他们对城市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往往处于较低的位置,更易产生“落地未生根”[27]的感觉,相对剥夺感会更强烈。
家庭原因:家庭氛围、自评家庭阶层地位
家庭是“老漂族”移居后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29]。研究表明,家庭氛围、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老漂族”自评的家庭阶级地位等都会对“老漂族”城市生活适应的程度产生影响。家庭氛围越好、成员联系越紧密、自评家庭地位越高,“老漂族”越容易适应城市社区。
社会环境原因:大众传媒
在城市社区中,电视、手机、报纸等大众传媒扮演着为“老漂族”传递新信息、输入新观念、学习新行为方式的角色。“老漂族”作为社区中一个新的移民群体,必然也处于信息纵横的大众文化环境中。从访谈内容中可以看出,接触大众传媒,例如看电视、使用手机等,尤其是使用手机微信的频率越高,“老漂族”的总体适应性越好:
爱刷刷手机、听听新闻的,跟这个新时代接轨嘛。(C2)
小结与讨论
“老漂族”社会适应的总体特征
从本研究的访谈内容可以看出,“老漂族”在经济地位、住房状况、社会保障措施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位置,这直接妨碍了“老漂族”在经济层面、日常生活与文化层面、社会交往及休闲层面的适应,三者相互影响。“老漂族”经济信心不足,手头库存知识危机产生,社区活动参与意愿低……总体来说,“老漂族”的社会适应有以下几点特征:
(1)滞后性。“老漂族”的移居过程是短暂的,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移居后对城市社区低认同感、低归属感,难以建立城市社区关系网络;
(2)表层性。“老漂族”较易习得浅显的、符合城市社区规范的行为,对于需要长期养成的行为则较难适应;
(3)异质性。“老漂族”因经济状况、文化与心理状况、社会交往状况等的不同,对城市社区的适应程度有个体差异性。
关于“老漂族”社会适应问题的探讨
近年来,“老漂族”数量不断攀升。他们的移居目的多是为子女料理家务、照顾孙辈,同时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享受天伦之乐与代际赡养。在移居过程中,“老漂族”面临因社会环境的变化与角色的转变而导致的一系列涵盖经济适应、文化与心理适应、社会生活及交往适应等方面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老年人自身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化解沟通、认知障碍,通过参与社区活动等途径构建新的与人际关系网;“老漂族”的家庭除了给予足够的经济支持,也要注重精神支持;社区与社会的支持同样非常重要。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促进“老漂族”的社会适应、提高这一群体的生活质量,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