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说“皮绷紧一点儿”
2020-03-04廖炳焜
廖炳焜
“爸,你小时候阿嬷都是怎么教育你的?”母亲节前夕,女儿突然对廖家的教育史产生了兴趣。
我偷偷瞄了坐在旁边的老妈一眼,故作淡定地说:“嗯,就是‘皮绷紧一点儿啊!”
“什么‘皮绷紧一点儿?你小时候阿嬷还教你打鼓?”女儿听了我的回答一头雾水。
“扑哧!”我差一点儿喷饭。那时三餐都吃不饱,哪有余钱去学乐器!
我手指着屁股说:“是啊,打‘鼓。只是此‘股非彼‘鼓。”
“真的假的?”女儿一脸不敢置信的表情。
一旁的老妈见状,立即反驳:“哪有?哪有?你不要听你爸乱讲话。”
老人家的嘴角掩不住一丝得意,似乎已经准备好听我将自己“悲壮的童年”起底一番。
“快说!快说!”女儿“趁势追击”。
女儿穷追不舍,我这个尴尬的老爸只好回放“皮绷紧一点儿”的回忆……
在那个“棒下出孝子”“棒下出状元”“棒下出金牌”的年代,家长和教师几乎都认为:可以打出孝子!可以打出第一名!还可以打出金牌选手!我家的“慈母”当然也是“挥棒高手”。只是她不轻易出手,一旦出手,铁定要你皮开肉绽,否则她会觉得不足以刻骨铭心。
其实,老妈“皮绷紧一点儿”的家法,看似严厉,也给了我相当的自由。只要不踩到三个“地雷”,每天为家中生计奔波的她,根本无暇管我那些小过小错。
第一个地雷是:只要在学校里被老师处罚,回家会被同样处理,以表示对老师“坚定的支持”。
第二个地雷是:不得违背和她的约定。既然敢事先承诺,就表示可以办到,能办到却违背,就只有“提屁股来见”。
第三个地雷是:成绩连续退步三次,表示已经“死猪不怕滚水烫”,她必须“一棒打醒梦中人”。
我几乎不曾踩到第三个地雷。因为老妈的“皮绷紧一点儿”有让人不寒而栗的威吓效果,所以我总能在退步两次、濒临坠崖时挣扎奋起。唯有一次,因为沉迷于布袋戏而荒废了功课,连退三次,被她狠狠地抽了好几下屁股。
女儿听得目瞪口呆,直呼:“爸好可怜啊!阿嬷,您太狠了!”
“哪有哪有!是你爸爸乱说的啦!”老妈还是不认账,但又忍不住得意邀功,“要不是‘皮绷紧一点儿,他今天哪能当作家!”
“阿嬷都不曾‘法外开恩吗?”女儿好奇地问。
“嗯……”我犹豫半晌才说,“是有那么一次。”
“啊?快说快说!”女儿迫不及待。
“一次台风过后,爸爸去捡柴,却没有履行和阿嬷约好的晚餐前必须回家的约定……”
“又贪玩了?”女儿插嘴,好像特爱听到老爸被修理的故事。
“不是。邻居都回家了,我继续往下游走,想多捡一些木柴。哪知溪水暴涨,我被困在沙洲回不了家。”我余悸犹存地说。
“天都黑了,还没见你爸回来,又听说溪边捞起一个孩子,真把阿嬷吓死了。”想不到老妈还记得很清楚。
“啊!后来呢?”女儿急问。
“村里的人把我救回家时,看到你阿嬷,爸爸以为又要把皮绷紧了,想不到阿嬷一看到我,就紧紧地抱着我,一直哭。”
老妈这时忙撇清说:“乱说!乱说!我哪有哭!”
“爸!那你怎么都不要我们‘皮绷紧一点儿呢?”女儿撒娇地问。
“呵呵!”我双手一摊说,“有什么办法!你阿嬷就只会打她儿子,却不准她儿子打她孙子、孙女啊!”
“哈哈哈……”老媽终于不再辩驳,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