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初探

2020-03-04翟凌枫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梁漱溟思想建设

翟凌枫

(河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新乡45300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爱国的仁人志士在不同道路上对中国社会的前途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其中,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研究价值。在乡村建设中,梁漱溟又将乡村建设的核心途径归于教育,从而形成了一套别具风格的教育理论体系。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多从现代化的视角研究梁漱溟的教育思想,如美国著名学者艾恺将梁漱溟的思想置于“挑战——回应的美国现代模式”之中[1],认为其思想是对外界冲击的一种世界性反应。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国内学者对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研究逐渐深化并系统化,更加重视其在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如崔效辉认为:“在诸多的新儒家的学者中,只有梁漱溟才是‘行动的新儒家’”[2]。他认为梁漱溟教育思想体系庞大,并将西学的合理因素融入到了儒学之中,使儒学焕发出了新的时代光芒。

一、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

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主要受到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又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

(一)开明的家庭教育

“梁漱溟的思想和实践都是本于他的问题而来,而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梁漱溟思想和实践的深入也会发生变化。”[3]一个问题的形成,总要从它的出发点寻求根本原因。梁漱溟出身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梁济虽然是清末官员,但为人开明,尤其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更多的是采用当时西方先进的教育方法。例如:父亲梁济经常就一些时局问题询问子女们的意见,子女们均可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不担心因为回答错误而受到父亲的苛责。梁漱溟曾回忆:“先父认为好的,便明示或暗示鼓励。他不同意的,让我晓得他不同意而止,却从不加干涉”[4]。因此,开明的父亲成为了梁漱溟最初的启蒙老师。

梁漱溟自幼喜读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地球韵言》,并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他的父亲对他的“特殊爱好”也表示支持。这使得梁漱溟储备了丰富的西方科学知识,并且形成了类似西方人的辩证思维方式。另外,受父亲的影响,梁漱溟对美国著名学者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深有研究,这成为梁漱溟利用乡村建设复兴传统教育体系的滥觞。

梁漱溟在晚年时曾说道:“我承认自己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并且是本着自己思想而去实行、实践的人。”[5]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其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二)外来文化和经济的双重侵略

由于目睹了清末时局的大动荡,起初,梁漱溟十分赞同康、梁关于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主张。在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功果实之后,梁开始反思旧有的思想,并进行了长期的闭关思索,渴望找到一条拯救中国的新道路。自西方入侵后,中国近代的农村建设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农村的教育工作也因此陷入了困境。针对这种情况,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有识之士在中国国民教育问题上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探索,最终决定以效法西学为主线,这样大量的西方教育理论越洋而来并形成潮流。对此,梁漱溟认为虽然近百年来一部分中国人在不断追随西方,但是他们却严重忽略了乡村文化的重要性,这些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消化问题”。

另外,伴随西学而来的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疯狂的经济掠夺。乡村作为中国社会基本生活资料的主要供应者,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当时的乡村人民尚且无法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就更无心关注教育问题了。因此,乡村教育制度的重建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国内“无强权”

梁漱溟认为,造成乡村教育破坏的原因可分为天灾与人祸,又可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另外他还采用三分法,即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来分析乡村教育问题。

在上述各个原因中,他认为政治原因最为重要。至于具体的政治原因,他认为“不是政治不良、政府当局不好那些意思,而是特指没有唯一最高的国权”[6]。在近代中国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下,没有高度权威的政府,难以集中力量应付所谓的“天灾”和“人祸”。而没有了绝对权威的执行力,社会秩序就难以维持,自然导致延续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体系遭受断裂。

因此,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治组织或权威力量。否则,整个社会就难以形成强大的执行力。具体到乡村建设上,重中之重是建设新的社会组织结构。

二、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内涵

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自形成以后,逐渐清晰并不断完善,具有其独特的思想内涵。

(一)当务之急——创造新的教育文化

梁漱溟认为,近代以来的中国人时常照搬西方文化,并强加在中国社会身上,造成了西方文化的“水土不服”,同时也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具体到教育上,旧有的教育体系已然遭受破坏,而新的教育机制尚未建立,当时中国的教育文化处在一个尴尬境地。因此,当时中国乡村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创造新的教育文化。

梁漱溟认为,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而西方多是工业国,双方分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如果将西方的教育文化强加到中国社会身上,必然导致中西文化的严重矛盾,亦会造成中国教育文化的衰败。

针对上述问题,梁漱溟提出了“老根新芽说”。他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年代久远的老树,而这棵老树在内外交困的环境中已经逐渐走向枯萎,“必须赶快想法子从根上救活他,树根活了,然后再从根上生出新芽来,慢慢地再加以培养扶植,才能再长成一个大树”[7]。同理,他认为中国的乡村教育应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老根上,吸取西方教育文化的合理因素,创造出“老根”上的“新芽”,即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的教育文化。

(二)重点——重建乡村教育的社会组织

梁漱溟认为,当时中国的社会结构是伦理本位,职业分立。而当时中国的主要问题就在于西方文化的入侵导致了之前的社会结构遭受破坏,但是新的个人本位和阶级对立的社会结构还未能及时建立起来,因而中国社会陷入了双层的矛盾之中,这直接导致了乡村教育走向衰败。关于这一点,也有学者认为:“乡村建设运动是一场试图以传统的儒家文化来进行改造农村和建设社会的运动。”[8]总之,重建乡村的社会组织结构,是乡村教育的重点所在。

当时中国社会情况的特殊性,决定了乡村教育必须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道路。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梁漱溟认为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其一,既要复兴传统乡村的优秀教育文化,又要充分学习西方的先进教育思想,使二者能够产生恰当的融合性。其二,应从乡村自身入手,其原因有三:一是乡村的范围适中,不广不窄,正好符合中国的教育要求;二是当时中国的乡村人口占据了全国人口的大部分,在教育上具有很强的可发动性,而一个新组织的建设,是需要每一个人积极参与;三是从乡村入手更容易发挥理性的作用,因为极少受到城市中武力维持秩序的理念的影响,乡村教育仍然保持着较多的理性残余。因此,乡村固有的社会组织一经恢复之后,乡村教育的复兴就看到了希望。

(三)动力——农民和知识分子相结合

梁漱溟认为:“解决中国问题,只有将团体主要力量全面发动起来才能完成。而这都取决于乡村局面与知识分子。”[9]农民虽然是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但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往往成为被动者。因此,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急切需要一部分知识分子参与其中,对农民加以引导和帮助。

农民和知识分子各有其优缺点,都是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两者应当充分结合,取长补短。农民虽然是一个庞大群体,但是由于相对地缺乏专业知识和现代化意识,并不能引领时代的潮流。知识分子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意识,他们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普及现代化乡村建设理念,他们是乡村建设的“耳目”“喉舌”和“头脑”,起到领导和引领作用。因此,乡村教育需要二者相互配合。

梁漱溟认为,教育建设应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以实现民族自救,而其中的关键是启发农民的自觉意识。梁漱溟还认为,农村社会的精神已经破产,即“社会上许多旧信仰、观念、风尚、习惯的动摇摧毁,而新的没有产生树立,以致一般乡民都陷于窘闷无主,意志消沉之中”[10]。这是乡村教育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解决农村社会精神问题的关键是启发农民自身的内在智慧,从彷徨中找出“乐生之心”和“进取之心”,从而促进农民主体的自我教育。

单靠农民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他们与具有理性化思维的知识分子密切结合起来。受丹麦教育思想中“少部分人带动大部分人”的启发,梁漱溟主张知识分子应当深入农村,扎根农民生活,用自己所学知识服务农村,引导农民进行乡村教育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乡村教育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梁漱溟还认为,中国的农业人口占据了全国人口的很大比例,只有把整个农业人口的文化水平提上去,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水平才能有所提高。因此,只有农民和知识分子牢牢结合在一起,乡村教育才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和乡村建设是殊途同归的。

(四)方向——教育思想的变革

在中西教育文化交流问题上,梁漱溟认为,越洋而来的西方教育思想难以完全适应中国的水土,容易引发严重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不能把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平等看待。中国传统的教育偏重于感性教育,看重个人品格和情感意志的培养和锻炼,而西方教育则注重理性教育,侧重于对学生传授声、光、热、电等自然科学知识,而这些知识都是重理性的。当时的中国教育由于过于崇拜西方教育制度,导致了学校教育重理性而轻感性。第二,教育方法的错用。梁漱溟认为,中国的教育方法不能与西方不同的教育内容相配套,且教育方法较为枯燥呆板,不能启发民众的灵性。第三,教育与赏罚手段相结合。他认为教育利用赏罚的手段来促进,是不利于感性教育发展的。

针对以上诸多弊端,梁漱溟进而提出了一套建设方案:废除当时落后的教育建制,将全国划分为大小不等的区域,在各个区域内建设乡学、区学、县学、省学和国学五级机构,层层递进,事有统属。另外,应采用相对灵活的办法,建立一批特种学校,对国家的特殊性建设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梁漱溟认为,教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应随之而相应变化,不能一成不变。这就决定了当时中国教育的大方向应当是变革的、不断向前推进的。

三、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实践与探索

梁漱溟在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之后,立志将其付诸实践。从1924年开始,梁漱溟首先在山东曹州中学进行了教育改革。但是由于北伐战争的影响,山东曹州的教育实践很快以失败告终。随后,梁漱溟又在广东、河南、山东邹平等地开展了进一步的实践工作。

(一)梁漱溟在广东

“北伐失败,中国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他(梁漱溟)反而坚定了自已的信念:走乡村建设的道路,是唯一救国之途、‘立国之道’。”[11]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梁漱溟决意前往广州开拓另一片天地。受当时的政治因素影响,梁漱溟到广东的主要目的是推行自己的乡治主张,但是由于有关当局的互相推诿,梁漱溟的乡治计划迟迟得不到审批。在此期间,梁漱溟担任了省立第一中学校长一职,以此来为乡治培养优秀人才。

随后,梁漱溟在广东第一中学提出了办学的一些要求:第一,要尽量减少教辅人员的数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是学校生活的主体,不能事事依赖校工,应养成自我动手的习惯,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也是一样,应该凡事自己动手。第二,整顿学校厨房,完善厨房管理制度。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饭,或雇人做饭,力求饭食的干净卫生,让学生在吃饭问题上没有后顾之忧。第三,废除洗衣部、贸易部等服务型部门,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这些日常生活的事务,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第四,追求师生平等的观念。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关系,学生也应培养自身的自治意识等等[12]。

总之,整体思路“就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心、手、耳、目统一协调运用起来,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发展,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与能力”[13]。以上这些要求在付诸实践的同时,也对梁漱溟教育思想体系的完善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梁漱溟在河南

1929年,梁漱溟回到北平,在清华园中写书。这时,王鸿一盛情邀请梁漱溟一起建设河南村治学院。由于两人的村治思想中有很多不谋而合的部分,梁漱溟很快接受了这次邀请。

1929年10月,河南村治学院正式建成,由梁漱溟担任教务长一职,成为了学院工作中的核心人物。在此期间,梁漱溟起草了《河南村治学院旨趣书》,详尽阐述了其乡村建设的原则和理念。他认为,“中国社会是一村落社会,因此谈到国家建设就要着眼于农村问题之解决,除此必无生路”[14]。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昧地照搬西方的建设模式,导致了传统社会组织和文化体系的破裂。他进一步指出,乡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重建中国乡村的社会组织。但他不是完全排斥西方的建设理念,而是主张要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为中国所用。这即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的重要原则。

梁漱溟认为,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乡村建设中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人才。在学院的机构设置上,梁漱溟增设了农村师范部和农村组织训练部两个部门,前者主要负责乡村教育人才的培养工作,后者主要负责乡村自治的理论研究工作。在教学方法上,梁漱溟要求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实行班主任负责制,由班主任来查看学生每天记录的日记。

在梁漱溟等人的努力下,河南村治学院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成就。但是中原大战之后,蒋介石下令停办了河南村治学院。因此,梁漱溟在河南的乡村教育实验也走到了尽头。

(三)梁漱溟再回山东

1931年,在当时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渠的同意下,梁漱溟再回山东。他吸取前次教训,在之前的河南村治学院的基础上,开始筹建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他选取了山东邹平县为重点试验区。除了试验区之外,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还设置了两个部门。

一是乡村服务人员训练部。具体负责为乡村建设选拔人才和培养人才,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山东当地的一些青年知识分子,这些学生入学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可回到原居住地工作和服务。梁漱溟认为,训练部培养的学生要具备三大品质,即高尚的情操、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以使得学生可以在毕业之后直接有效率地参与到乡村建设的实践中去。

二是乡村建设研究部。乡村建设研究部是研究院的核心部门,负责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供应。“研究部规定招收大学、专科毕业或有同等学力的人员,着重研究乡村建设理论,然后再进行各种专题研究工作。”[15]这些学生中山东籍居多,他们在统一学习过乡村建设的基本理论课程之后,再根据学校安排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教员也采用了较为进步的教学方法,如讲授之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并提出意见。另外,学生如果在校成绩优异,则可提前毕业。

通过以上的实践工作,“1934年,邹平村立小学发展到308处,学生8903人;乡学14处,学生750人”[16]。但是,就在山东乡村建设初具规模时,卢沟桥事变爆发,随后日军侵入山东,乡村建设工作又一次陷入停滞。但是,经过这一次山东实验区的实践,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进一步成熟,其深度和广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延伸。

四、结语

当前中国的农村教育工作虽然发展形势较好,但是具体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农村教育工作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农民的学习自觉性不高、乡村教育工作者短缺、乡村教育资金不足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乡村教育建设已成为国家迫在眉睫的工作。

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和实践是近代乡村教育工作中的代表和佼佼者,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失败了,但是其中不乏有一些来自实践的有益成分,这对当今社会主义农村教育建设仍有一定的价值。

猜你喜欢

梁漱溟思想建设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思想与“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梁漱溟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