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阳地区茶叶资源问题研究与思考

2020-03-04梁少茹付群英赵丰华党永超王晓

广东茶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茶区毛尖信阳

梁少茹 付群英 赵丰华 党永超 王晓

(1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2河南省豫南茶树资源综合开发重点实验室,河南 信阳,464000)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2016年,河南省科技厅一次批建两个省级茶业重点实验室[1],分别是依托信阳农林学院和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组建的“河南省豫南茶树资源综合开发重点实验室”,依托信阳师范学院和信阳市农业科学院联合组建的“河南省茶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十分罕见的,一方面这说明了河南省委、省政府对信阳茶叶资源的重视与期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信阳茶叶资源利用现状令河南省委、省政府担忧。2011、2012年河南省、信阳市两级政府分别印发了《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2]、《信阳市茶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3],这一举措为促进茶农增收与茶叶产品结构升级,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也促成了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茶叶原产地批发市场信阳国际茶城[4]的建设与落成。信阳国际茶城总投资50亿,占地3000亩,可谓空前绝后的茶界盛举。但是,这座国家级茶城六年来运营并不理想,一度门可罗雀,早已成为省、市两级政府的心头病。

2 信阳茶叶资源概况

2.1 信阳地区茶叶流通便利

信阳是中部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地处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三个国家级经济增长板块结合部和京广、京九“两纵”经济带的腹地,在300km半径范围内有郑州、武汉、合肥三个省会城市,极具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潜力[5]。

信阳是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在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信阳市公路8小时可通达地级城市144个,排名全国第3位。京广、京九、宁西三条铁路,京港澳、大广、沪陕三条高速,106、107、312三条国道在境内形成多个十字交叉[5]。淮滨饮马港坐拥淮河主航道,是河南最大的港口,航运直达皖、苏、浙、沪等省市。信阳市、县建有客运火车站、货运火车站以及高铁站11个。明港机场于2018年10月正式通航,可与北京、上海、重庆等13个大中型城市实现直线互通,信阳已迈进了“水陆空”立体交通新时代。

据统计,全国每天3000多万件快递货单中,有80%以上以航空、铁路、公路等方式,经过或通过信阳[5]。信阳地区茶叶资源流通可谓十分便利。

2.2 信阳茶生长环境优越

信阳地处东经114°06′,北纬31°125′,地势南高北低,西部桐柏山区和南部大别山区的面积近7000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7.1%,是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信阳地跨淮河,位于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上,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日照充足,年均1900-2100h;年平均气温15.1-15.3℃,无霜期长,平均220-230d;降雨充沛,年均降雨量900-1400mm,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年均77%。信阳茶区是多雾区之一,在海拔300-500m的茶园年雾日大于100d[6]。信阳茶区地貌属于丘陵岗地,土壤属于黄棕壤,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茶园土壤中有效态Zn、Fe、Cu、Mn和B颇多,主产区茶园土壤pH值变化范围多集中在4.0-5.5之间[7]。

2.3 信阳茶树品种优良

信阳传统茶树主要是桂花群体种、大(中)柳叶种和瓜籽种等有性系的信阳群体种,还有少量淳安县鸠坑种、祁门槠叶种等优良茶树群体种。又经过20世纪70年代、90年代以及2006年三次引种,如今无性系、有性系的灌木型、小乔木型中叶类品种众多,有龙井43号、龙井长叶、白毫早、槠叶齐、福鼎大白、福鼎大毫、日本薮北、乌牛早、白毫早、迎霜、劲峰、安吉白茶等发芽早、白毫多、抗寒性较强、适制信阳毛尖的种质资源[8]。多年来,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信阳市茶叶试验站以及县区农科所也把从信阳群体品种发现的一些生长表现好的单株集中移栽在单株观察圃,这些单株生长特点为叶厚、色绿、抗冻、出芽早,长势健壮。其中以信阳茶叶试验站选育成的无性系二倍体良种信阳10号最为优秀,产量高,适应性强,适宜种植在较寒冷的江北茶区。1994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信阳10号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11-1994[9]。

2.4 信阳茶文化底蕴深厚

1987年春,考古工作者在信阳固始白狮子地14号楚墓内发掘出革质树叶,初步鉴定为战国中晚期的茶叶。楚墓的发掘证明了信阳地区种茶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10]。信阳茶在唐代已成为贡茶,属淮南道,是当时八大茶区之一。陆羽《茶经》记载,“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11]。另传,因信阳茶治好了武则天的肠胃病,武后赐建千佛塔以彰茶功,该塔现仍屹立于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车云山上[12]。宋太宗时,全国茶叶加工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淮南茶区出现了散茶,《宋史·食货志》载:“散茶出淮南,有龙 溪、雨前、雨后之类”,苏东坡称:“淮南茶,信阳第一”[13]。明代,信阳茶曾以“小把茶”、“本山茶”为名,初具规模,但是,明末茶叶价低税重,茶农无力承担而将茶树砍伐殆尽,现在李家寨三条沟内尚存有明末九十株茶树[14]。清朝中期,信阳制茶技术得到发展,茶叶质量逐渐提高。1903年,甘以敬、王子漠、彭清阁等人在震雷山成立“元贞茶社”,这是近代信阳历史上的第一个茶社,茶商唐慧清改造龙井茶和瓜片茶炒制技术,形成生锅、熟锅均用大帚把炒制,用这种炒制法制造的茶叶就是今天信阳毛尖的雏形[15]。1914年,信阳茶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状与奖章,1915年成立的信阳县茶业公所将优质的五云、两潭茶命名为豫毛峰,其余称豫毛青[10]。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及各级政府均十分重视茶叶这一特优资源,信阳茶业也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1958年,信阳茶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改“豫毛峰”为“信阳毛尖”,信阳毛尖在国内外成绩显著,屡获佳绩:1990年茶叶评比中荣获金奖,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08年《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GB/T 22737-2008[16]发布实施,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获得金骆驼奖,2017年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总结会上获得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2010年,信阳地区研制信阳红茶成功。信阳红茶以“外形紧细、棕润多金毫,汤色红亮、甜香持久、滋味醇厚甘爽、叶底嫩匀红亮”的风味,被评为全国十大红茶。2019年行业标准《信阳红茶》GH/T1248-2019[17]发布,在“2019世界红茶产品质量推选活动”中信阳市企业选送的信阳红茶样有三家获得大金奖。信阳地区形成了“一绿一红”为主,其他茶类产品竞相发展的总体格局。

3 信阳茶叶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外地毛尖充斥信阳毛尖市场

信阳毛尖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信阳红茶则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GB/T 22737-2008规定了只有信阳市辖区的茶树鲜叶按照信阳毛尖加工工艺生产的产品才叫信阳毛尖。茶叶质量可定义为“茶叶特性及其满足消费要求的程度”,而消费者和社会对茶叶的要求,包括明示的要求和隐含的期望[18],消费者选择信阳毛尖茶时隐含的期望也包含地理因素。现在国内茶叶市场上四川、湖北、贵州等外地茶叶冒充信阳毛尖的现象层出不穷,甚至许多信阳市的制茶师傅也在利益驱使下到其他省份按照信阳毛尖工艺做茶,把做成的“假毛尖”带回信阳,加上西南省份茶叶上市时间早于河南,已经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局面,信阳毛尖公共品牌面临巨大挑战。目前为止,普通消费者无法区分信阳毛尖真假,只有信阳本地专业做茶、评茶的老师傅、行业专家才能快速分辨。信阳红茶也存在类似问题。

3.2 自然保护区与茶叶发展的矛盾

信阳茶叶最主要的产区浉河区,位于信阳黄缘闭壳龟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信阳四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无法建设大型茶叶加工车间。信阳茶叶生产目前还是以家庭小作坊为主,在生产实际中难以统一制茶机械与工艺流程,导致茶叶质量良莠不齐,整个行业产品难以形成统一标准。大企业在源头无法形成完整产业链,例如,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茶叶初制加工车间产量就远远满足不了其销售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信阳市也提出了全域旅游理念,茶旅游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距离解决自然保护区与茶叶发展的矛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3 茶叶科研成果应用程度严重不足

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体系最全的茶学科研队伍,研究方向贯穿整个茶产业链。在茶叶品种方面,茶叶品质与茶树品种密不可分,有许多茶叶名称也是茶树品种名称,信阳毛尖主要用信阳群体种制作,但是众多的群体种中哪个品系最适合制作信阳毛尖仍然不清楚,信阳红茶更是直接用制作信阳毛尖的原料制作。在茶叶机械方面,信阳茶叶从茶园管理的农事活动到茶叶加工整个工艺都是市场上通用的机械,作为全国知名的茶叶信阳毛尖、信阳红茶均没有自己的独特机械。在功能成分方面,市面上有陕西紫阳富硒茶、湖北恩施富硒茶、高氨基酸的安吉白茶等产品,信阳茶叶在功能成分上还没有找出有吸引力的宣传点。在深加工、再加工方面,可从茶树鲜叶、成品茶和茶相关副产品中提取、分离的次级代谢产物和有效活性成分,从而开发为保健品、防辐射剂、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化妆品添加剂等,并应用于医药、食品、畜牧、轻工、服装等产业领域,由此获得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这些茶叶学科科研热点在信阳应用甚少,甚至有些还没有起步。

3.4 茶园农事管理跟不上时代

信阳茶业气象服务尚未起步,不少茶园在茶叶种植、管理、采收等农事操作方面还十分原始、落后。信阳茶区倒春寒现象十分常见,一遇到倒春寒天气,茶叶大量减产,明前茶绝收。信阳茶区风灾也比较严重,一般发生在四月中旬,南风一起,茶树机械损伤严重,嫩梢红变,造成茶叶品质严重下降;同时,南风会使茶树新梢疯涨,造成茶农来不急采收。近几年,因信阳茶区旱灾频发,因而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往往采上几天茶之后便后继无力,造成茶园大面积减产。这些灾害在信阳茶区至今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农业保险的落实与应用依然遥遥无期。此外,信阳地区有很大一部分茶园因地理位置、建园基础等原因无法按时按量完成施肥,深耕翻土等田间操作全靠人工,每年的鲜叶采收也完全依靠各地采茶工。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人工费用约占到茶园投入的50%,是茶园管理的最大成本,在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的大前提下,信阳地区茶园管理变革已迫在眉睫。

3.5 缺少龙头企业、知名品牌的带动

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一是消化地区生产的初加工产品,二是形成知名品牌与稳定的销售渠道后带动销量与售价。目前,信阳地区国家级重点龙头茶叶企业只有两家,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品牌也很少,企业与品牌带动力不足,多数小型加工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不强,产区面临茶叶积压、企业利润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信阳地区茶农生产积极性,造成部分茶园管理粗放,夏秋茶不生产甚至抛荒。

3.6 扶持茶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不够精准

信阳茶产业基本上还属于传统的第一产业,产业利润较低,资金运转周期长,茶企都有不同层度的资金短缺问题。现代社会节奏快,依靠资本缓慢积累谋求发展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茶产业要想有健康的发展,需要更精准的扶持资金。现在的茶业专项资金“撒胡椒面”现象较多,挠不到痒处,抓不到重点,而且都集中在产业链源头做文章,没有关注到渠道建设、产业链终端才是提升产业发展的关键。

4 对策与建议

4.1 解决真假信阳毛尖问题

外地“信阳毛尖”充斥市场已经多年,深深伤害了信阳毛尖这块金字招牌。政府需要加大宣传,培养信阳茶农爱惜品牌的责任心,市场监管局应该加大监管和打假力度,科研院所和高校需要加快研究真假信阳毛尖快速鉴定方法,信阳茶企也必须完善自己的茶叶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只有各方共同发力,在市场上“去伪存真”,才能使信阳毛尖这个公共品牌真正的为信阳茶区带来效益。

4.2 促进茶叶标准化生产进程

茶叶的标准化生产能够促进产品色香味形统一,以便于让消费者形成对信阳毛尖、信阳红茶的固定认知,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假信阳毛尖”泛滥的问题,因此,促进信阳毛尖、信阳红茶标准化生产势在必行。政府部门应牵头对信阳茶叶产值、产量充分评估,在茶区源头进行充分调研、合理规划,主导进行茶区整体顶层设计,划定足够空间建设大型加工厂,建设标准化大型毛尖、红茶生产车间和贮存仓库;科研院所与机构尽快完成信阳毛尖、信阳红茶加工机械与流程的统一,研制信阳毛尖、信阳红茶的专属加工机械和标准化生产线,促进信阳毛尖、信阳红茶标准化生产。

4.3 提升地区茶产业科技含量

依托省、市、县三级农科院和省内设立茶学的四所高校,信阳农林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和信阳师范学院,开展针对信阳茶园农事管理、茶业气象、信阳毛尖和信阳红茶加工、储存运输机械设备开发;深入研究信阳毛尖、信阳红茶品质形成机理及功能成分与当地小气候的关系,提炼信阳茶叶卖点;全面分析信阳茶区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对茶树品种的影响,选育最适宜信阳毛尖和信阳红茶的“一对一”茶树良种;分离提取纯化信阳茶叶功能成分,提高茶叶综合利用率,开发深加工、再加工产品,增加附加值。

4.4 注重产业规模化经营

茶产业作为信阳市特色产业,是推进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茶产业必须立足区域优势,实现规模化发展,现阶段重点是要解决产业链源头茶园经营分散问题。因此,地区政府要在统筹布局,在将茶产业链条细分的同时注重规模化经营。可通过支持与扶助组建专业化的茶业服务公司,面向茶农提供茶园机耕、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修剪、机械化采摘等茶园农事专门服务,将本地区茶业相关服务整合使其形成规模化产业;茶业服务公司的产生可将茶农从茶园中解放出来,从而有精力开展民宿、地锅饭、采摘体验等旅游性副业,这需要政府对旅游区域进行总体规划,并投入资金进行交通、茶文化建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打造特色景点与精品路线,注重区域品牌形象的整体提升,从而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4.5 为地区茶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政策支持

政府可主导在以下方面发力:一是成立茶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本地区龙头企业发展。信阳茶产业是本地区的支柱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最重要的一个产业,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将直接带动地区脱贫,政府可通过茶产业发展基金扶持企业销售渠道建设等方面,打造地区优势品牌,带动产业发展;二是整合资金,重点支持茶产业发展。将地区国开发展基金、农发基金、农口的产业化项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项目、特色农业发展资金等农口的资金进行整合,重点支持茶产业。三是对当前茶叶企业税收进行全面梳理。政府可适度调整降低茶叶企业增值税税率,研究将茶叶扩入免税产品范围的可行性,通过结构性减税,解决企业流通成本过高、税负过重的问题。

5 结语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产茶省,但并不是产茶强省。信阳地区茶产业有地区、文化等方面的优势、长期以来信阳茶产业也成为了一种扶贫产业、生态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健康产业和名片产业,为地区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但信阳茶区存在的平均亩产低、创新产品少、整体效益低等问题不容忽视,从总体看来,信阳茶产业仍处于传统第一产业阶段。

中共中央十九大指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近几年茶叶消费市场的转型升级也促使茶产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信阳茶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现状相对还比较落后,只有通过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努力,打持久战,共同促进茶产业的现代、高效发展进程,才能将信阳茶产业这一特色产业发展为地区优势、名牌产业,创造更多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从而为地区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茶区毛尖信阳
北缘茶区秋季修剪对茶树越冬及次年茶芽萌发影响的探讨
都匀毛尖绿茶与红茶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那一刻
绣绣信阳八大景
绣绣信阳八大景
刘文新:一辈子 只做信阳毛尖
品山品水品毛尖 信阳茶艺纵古今
生态茶区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浅析
安徽茶区茶旅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