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协同,让素养“落地有声”
——重庆市巴蜀小学数学学科“学业测评”实践路径与研究
2020-03-04重庆市巴蜀小学校
陈 瑶(重庆市巴蜀小学校)
传统学业测评是以学业成绩的测量与评价为主,我校一改传统,以“育人为本”为指导,目标追求直指“整体育人”。
一、问题思维,明晰方向
(一)将“学生学会了什么”作为学业测评的基点
在研究探索的初期,我们将“学生学会了什么?”“具备什么样的学科核心能力?”作为学业测评的基点。例如:一年级就在“书写能力”“运算能力”“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与综合实践能力”四个维度进行测评。评价的时间多数集中在期末,评价的方式为分项题单测评+实践作业。这个时期的测评应该说打破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仅知识测评的终结性评价,但评价项目间内容重复,缺乏资源整合;评价方式单一,且着力在终结性评价,难以发挥评价反馈改进的作用。
(二)将“引领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学业测评的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描述为: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素养”其实是一种外显的表达与描述,那么,从中凝练出其他学科难以替代本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校本化”表达,并使其成为学科学业测评的目标,才能最终让测评的价值导向从传统的“评价学生是什么样的人”向“引领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转变。
二、聚焦素养,构建体系
(一)纵横关注,落实学科育人目标
1.横向关注学科素养体系
每学期的数学学科评价包含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定位“学科素养检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习惯、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等,具体包括“快乐参与、灵动思考、智慧运用”三个方面。
终结性评价定位于“学科能力展示与运用”,低段与高段各有侧重。低段借助“能力达标”测评活动,评价与培养学生运用全册所学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段主要侧重“知识评价”,改革传统卷评的方式,除了教材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外,更侧重借助能力立意的命题对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进行评价。
2.纵向兼顾年段特征
评价指标的选取要能够静态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发展现状,还要动态地考查其发展潜力。为了让小学各年段的评价目标既成体系且评价指标又有年段特征,我们研读课程标准,分类梳理年段核心目标;研究教材、教师用书,分类梳理各册具体目标;研读评价文献,梳理评价维度。
(二)导向人人,研发评价工具
我们研发编写了《数学律动评价教师手册》和1至6年级十二册的《律动学生评价手册》。《数学律动评价教师手册》明确了学科素养评价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基本原则、总目标、基本方法、考试要求,并且对评价体系和评价工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律动评价学生手册》分为12册,由“学情分析、评价体系、评价量规、评价工具、教研记录、报告单解读、过程资料”等板块组成。同时,为减轻老师们的测试负担,将评价单与报告单整合,合二为一为《学生“数学学力”测评单》。测评单用描述性语言进行评价,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明确的要求。
三、双线并行,有效实施
(一)多角度关注的过程性评价
1.以说促思的“说数学”测评
“说数学”测评指学生在特定平台通过录像或现场用言语表达数学学习的思、问、得、玩与践等学习活动。其价值包括“驱动探究、培养素养、内化巩固、自省优化、展示平台、互学课程、善思评价、个性名片”几个方面。“说数学”总体按照“起学展评改延”六步展开。以轮值说书为例,学期规划,学号轮值,每日(除周末)课后晚8时前,三分钟内微视频,班级微信群分享互评。评价时,前说书者对标评后说书者,教师点评。评价指标由最开始的五大目标逐渐聚焦到关注数学思维,成为善思素养的评价项目。“富有条理、数理清晰、表达精练、反思质疑、求异创新”进行评价,评价后及时发巴蜀榜样徽章,附上评语。
2.实践促能力的“活用数学”测评
“活用数学”测评是指通过整合数学课本内容,围绕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进行项目式学习的测评活动。目标定位于: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让学生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一般模式,一些工具与方法;让学生感受探究的乐趣,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实施办法:结合教材内容,每期拟定3~4个实践作业主题进行探究、学习,每学月第三周利用周一或周三下午半天的时间(每月一次)进行实施、交流分享、评价点拨。
(二)不断创新的终结性评价
1.重能力表现的“能力达标”测评
我校大胆尝试在低段(1~3年级)取消期末卷面测试,倡导各学科研发出能测评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综合测评活动。数学学科团队研发出了颇具学科特色的“能力达标”测评活动。
每学期期末,每个年级都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以致用平台:一年级《我是小当家——采购小达人》;二年级《神秘的食物》;三年级《铺地砖》,均需将本册主要数学知识技能用于活动中,活动任务才能完成。我们将评价指标定在活动之前,指向快乐参与、灵动思考、问题解决三个维度,并给出具体实施方案与评价指标。
这样的能力达标测评既让孩子领悟到数学有用,又培养了数学意识、促进数学交流,学生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能呈现出不同的思维水平,“低起点、不封顶”使能力达标活动变为提升不同层次学习力的泵!
2.重能力立意的“命题测评”
我们数学学科团队在对高段(4~6年级)命题改革的坚持探索中,收获了一些有价值的做法:我们将考试命题紧扣教学目标,并谨慎设置难度系数,以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是在命题中,先制定双向细目表;二是在命题的过程中,写清楚是紧扣了哪一个维度,并且是针对维度下的哪一个目标点,再考虑这道命题;三是老师要将答案进行分析,达到了哪些课标落脚点。命题意图一目了然,直指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我们吸收PISA命题方式,如变单题为“串题”,考查学生综合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