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动态
2020-03-04刘江林,李春雷,马海丽
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日宣传活动
近日,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抢抓时间节点,扎实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采取悬挂横幅、刷写标语和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引导社会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拒食野生动物,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石羊河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保护。
近年来,民勤县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石羊河湿地保护,提高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湿地公园的科普宣教作用,大力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加强科研监测,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据统计,石羊河湿地公园共有鸟类118种,其中有26种鸟类属于中日候鸟保护协定规定的保护物种,12种鸟类属于中澳候鸟保护协定规定的保护物种。随着湿地环境的保护和湿地生态的恢复,栖息越冬和迁徙停留的候鸟种群数量逐年增加,每年经过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迁徙水鸟近3万只。 (武威市林业和草原局)
陇南市核桃病虫害生物防治初见成效
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核桃研究所与吉林农业大学开展跨区域横向技术合作,经过连续3年的生物防治实验研究,使历年高发的文县碧口片和康县大堡片银杏大蚕蛾发生率显著降低,越冬存活卵块数大幅减少,核桃病虫害生物防治初见成效。
近期,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核桃研究所生物防治团队一行4人同吉林农大生物防治研究所陈永明博士,在陇南市文县碧口、中庙和康县大堡、云台分别对天敌寄生蜂——枯叶蛾短角平腹小蜂防治核桃银杏大蚕蛾生物防治效果进行调查。在去年释放寄生蜂的实验地块发现,核桃树干银杏大蚕蛾卵块均不同程度被寄生蜂寄生,据统计,今年室内平铺的卵粒寄生率达到了98.5%,但是由于野外银杏大蚕蛾蚕卵多在老树树皮和树缝隙中,多呈堆叠状,给穿透力弱的寄生蜂造成困难,野外卵粒寄生率仅有42.5%,卵块寄生率达到81.5%,综合防效达到80%。下一步,核桃所将继续开展寄生蜂防治核桃举肢蛾、蚧壳虫、天牛的多项实验研究,力争为核桃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陇南市林业和草原局)
舟曲捐赠特色农产品支援武汉抗“疫”
2月25日,满载着价值100万元舟曲特色农产品的运输车,紧急驰援千里之外的武汉,向奋战在“疫”线的白衣天使和战斗英雄们表达14万舟曲人民的感恩之情。舟曲县此次向武汉抗疫一线捐赠的手撕腊肉、蜂蜜核桃仁、核桃、柿饼、蜂蜜、羊肚菌、木耳、金丝皇菊等,全部是舟曲本土的特色农产品,来自于舟曲县各个扶贫产业基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武汉的疫情时刻牵动着舟曲人民的心。经历过2008年“5·12”汶川地震和2010年“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舟曲人民,时刻牢记着危难之时曾接受过全国人民伸出的援手,牢记着那些帮助舟曲渡过难关的人间大爱。如今,已经摆脱贫困、实现产业富民梦想的舟曲人民,有了回报和反哺社会的能力。 (刘江林)
高台县有序开展春季造林绿化工作
截至目前,高台县各类造林地点、面积已全面落实,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造林地平整、灌水等基础设施配套等各项造林前准备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2020年,高台县依托三北防护林建设、蚂蚁森林等重点项目,计划完成人工造林22180亩,其中:交通大林带以高速公路、兰新高铁、高火公路为重点,完成造林绿化10.62公里;黑河生态带以八坝滩、胭脂堡沙窝等区域为重点,完成造林18500亩;城市绿化带以人民西路延伸段、西城河路南段、站家渠北路为重点,完成道路绿化3条,新增绿化面积10000平方米;工业园区绿化以南华工业园区、盐池工业园区为重点,实施道路沿线绿化和治沙造林1345亩;乡村振兴完成“6+2”示范点高标准绿化、农田林网修复及镇村居民点绿化215条、196公里、1800亩。 (李春雷)
《张掖古树》一书正式出版发行
近日,张掖市林木种苗管理站组织编纂的《张掖古树》,由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张掖古树》从2017年6月开始构思、编纂到正式出版,历时三年多时间。该书结合全市古树名木分布特点,以古树名木普查资料为基础,逐树拍摄照片、收集历史典故和传说,充分吸收河西走廊历史文化元素,收录了全市6县区古树名木168株、古树群13个,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记述了每棵树的树种、科别、树龄、保护级别、树高胸径、生长地点及历史传说,充分展现了古树名木的神韵,是一部融可读性、知识性、观赏性、故事性于一体的图册,也是首部系统、全面介绍张掖市古树名木基本情况的书籍。
《张掖古树》的出版发行,对于开展古树名木科学研究以及制订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措施,宣传张掖古树名木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张掖市林业和草原局)
盐池湾保护区鱼儿红首次拍到一母三幼四只雪豹同框画面
近日,祁连山国家公园酒泉分局工作人员在巡护中采集鱼儿红区域33号点位红外相机时发现一母三幼四只雪豹同框的珍贵画面。这是在这一区域首次拍摄到四只雪豹画面,也是继2019年5月15日在鱼儿红首次拍到雪豹白天睡觉全过程及三只雪豹长时间卧息后又一次拍到极为珍贵的画面。
此外,该相机还拍摄到了不少猞猁、狼、赤狐、兔狲、狗熊等野生动物,同时还多次拍到雪豹主要食物岩羊。此次发现为保护局下一步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思路,保护局将进一步加强此区域的管理和监测,严厉打击盗猎和破坏自然资源的不法行为,实现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 (盐池湾保护区管理局)
敦煌市“绿色防虫网”助力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为了全面做好春尺蠖防控工作,开春以来,敦煌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各镇做好黑光灯架设和开启工作,在全市范围内铺上了一张“绿色防虫网”。
黑光灯可以诱杀春尺蠖等具有趋光性的昆虫,在春尺蠖成虫羽化前开启黑光灯可以有效控制其虫口密度,降低害虫防治成本,减少化学防治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绿色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影响。
通过对全市8个乡镇的黑光灯开启工作检查验收,有力地促进了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全市共开启黑光灯1120盏,覆盖90%以上的农田防护林网。 (马海丽)
武威市林草局全力打造经济林产业示范园
武威市林草局立足全市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根据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制定下发了《2020年市级经济林产业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全市将根据县域产业布局集中技术力量、集中项目资金、集中优势资源谋划打造一批县级产业示范园,示范辐射带动全市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全市将从改造升级、规范管理、科技创新、品牌培树等方面推进示范园的提质增效,市级重点打造凉州区西营镇前兴村优质梨、黄羊镇横沟村优质梨、凉州区绿通禾丰合作社日光温室葡萄、莫高酿造葡萄,古浪县民权乡台子村枸杞、乾宏合作社枸杞、八步沙梭梭接种肉苁蓉,民勤县东坝镇中岔村酿造葡萄、泉山镇和平村红枣、芸丰合作社梭梭接种肉苁蓉等10个经济林产业示范园。为了使实施方案落到实处,林草局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包抓责任制,林草局分管同志牵头抓总,业务科室具体负责,各县区林草局、技术服务单位分别确定1名行政、技术包抓领导和联络员,明确工作职责,靠实工作责任。同时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多渠道争取支持,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武威市林业和草原局)
天水市20个村庄首次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近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分两批公布了国家森林乡村认定名单,天水市7县区20个村庄名列其中,占全市2491个行政村的8‰。
国家森林乡村按照乡村自然生态风貌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森林绿地建设、森林质量效益、乡村绿化管护、乡村生态文化等6个方面评定。
本次天水市入选的村庄分别为:秦州区的李官湾、孙集寨、刘家沟;麦积区的庙沟村、花庙村、后川村、石咀村;武山县的榆盘村、棋盘村、马年村;甘谷县的瓦泉峪村、金坪村、南坡村;秦安县的高庙村、山王村;清水县的白河村、谢沟村、麦池村;张川县的花园村、窑儿村。为提高国家森林乡村知名度,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的单位可按照统一标识制作和使用国家森林乡村牌匾等。开展国家森林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项具体任务,对带动乡村绿化美化,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示范作用。 (天水市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