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2020-03-04庞兆恒黄冈中学北京朝阳学校
庞兆恒(黄冈中学北京朝阳学校)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1.学生积极性较低
尽管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普遍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是大部分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知过于片面,往往以较为单一的方式为主开展实验教学,营造出较为沉闷的氛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目前大多数学生难以真正地参与合作探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感较低,且缺乏一定的求知欲望,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2.实验设计不合理
有的教师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只是习惯性地以教材内容为主,完全忽略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难以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实验知识,分析实验现象。同时,部分实验不具备可行性和应用性,与学生个人认识偏差过大,这种情况下学生必然不能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
3.分组欠缺科学性
实验课堂上,有的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划分小组,导致频繁出现小组成员不能理解实验内容的现象。小组之间进度差异极大,落后小组的成员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失去学习自信。另外,小组成员数量不合理,有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根本没有时间动手操作。
二、构建小组合作学习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1.设置趣味物理实验
从本质上分析,物理课程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其中也涉及大量生活中的现象。课程改革背景下,物理课程生活化特性愈加突出,要想全面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要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设置趣味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充分参与探究过程,并掌握实验方式,体验实验乐趣。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以下统称“教材”)八年级下册“液体压强”实验时,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教师用水管吸起纸屑进行演示,使学生对本次实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接下来,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观察过,如果将装有水的塑料瓶放在海绵上,海绵会发生变化吗?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积极回答问题。教师自然地将话题引入到“水是否会对瓶底产生压强?”鼓励学生分组开展讨论与分析,利用事先准备的器材开展实验,将塑料瓶底部裁剪下来,置换为橡皮膜,加入同样的水量,观察并记录实际变化。小组内互帮互助,共同剖析实验现象,将这一现象与理论知识衔接在一起,产生更为直观的理解与认知。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共同合作完成物理实验的乐趣;另一方面,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
2.合理设计探究实验
初中物理有些知识点比较复杂,这类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尤为困难。因此,教师要重点突出物理实验的探究性,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深入地分析实验内容,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认知框架,帮助学生巩固物理知识。在具体实验课堂上,教师应当合理应用小组合作探究,强化学生的协同意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下册“二力平衡”实验时,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借助互联网平台设置微课视频,并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预习,同时完善实验设计,准备好相应的器材,如小车、滑轮等。接下来,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各小组连接好实验器材,设置问题:小车受力情况是怎样的?小组成员共同探究,并画出相应的示意图。教师继续提问:如果要是小车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小车受到的两个拉力如何?引导学生从力的三要素进行分析,操作实验,将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下来,并细致分析数据变化的特点,找到其中的规律。由以上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合理设计探究实验,促使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同时也巩固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3.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划分学习小组时应当遵循科学、适宜的原则,这样才能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人能力,基于此划分小组。一般情况下,每小组成员为四人,能力和水平相当,分别承担组长、监督、记录、展示的重任。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学生互帮互助,了解仪器的操作方式,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上册“声现象”实验时,课堂上教师运用笛子吹出不同的音,要求学生认真地听,发现声音的不同,产生一定的困惑。接下来,利用实验器材开展合作探究,分析实验步骤,各组组长预先操作锯条振动,清楚地感知将不同长度伸出桌面后声音的变化,记录员则实时记录。小组各成员轮流操作,亲身体验,更为形象地认知声音的强弱。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小组内各成员尽职尽责,通过共同努力高效地完成探究性实验,并确保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构建小组合作学习高效课堂已然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要把握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并从多个方面做起,探索行之有效的策略,为学生提供更为适宜的自主学习空间,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