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综述

2020-03-04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旅游

胡 萍

(九江职业大学,江西九江 332000)

乡村旅游文化融合的关键在于文化,旅游是外部动因,而文化则是内在核心生长力。乡村文化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梁漱溟、晏阳初、卢作孚等著名学者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虽然以振兴农业、拯救乡村为目的的“乡村建设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诸学者提出的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对今天的乡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乡村旅游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旅游形式,自产生以来,就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也已经积累了不少成果。但无论哪一种研究,都肯定了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和乡村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家大力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模式及路径,学者们从不同的维度进行了研究,并积累了许多研究成果。本文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综述,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乡村文化的研究

二十世纪初,梁漱溟〔1〕在其《乡村建设理论》(2006)中力主用乡村文化的自身力量进行自我拯救,并提出 “文化复兴——乡村学校化”的建设模式。费孝通〔2〕在其《乡土中国》(1998)书中提到中国社会文化的乡土性,并在其晚年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思想。他们的研究对今天的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于乡村文化定义的界定,高小康〔3〕提出(2010),“乡村文化就是一种内卷化的文化模式。”他认为,面对在城市化进程中破碎、瓦解着的传统乡土文化应该采取内卷化的发展模式,而复兴乡土文化是文化内卷化的重要内容。朱启臻〔4〕(2013)认为,乡村文化指的是农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形成的精神文明总和,包括农民的价值观念、规范体系、语言符号、处事方法行为方式等四个特征。对比两位学者的研究,前者是从保护和传承的角度分析了乡村文化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内卷化是乡村文化顺应时代潮流的一种发展模式。而后者则直观地描述了乡村文化的本质内涵,指出乡村文化与当下以城市为中心的大众文化和同质化严重的农村文化有着显著区别,更加突出农村文化的本土性、内生性与多元性的特点。

综上所述,尽管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乡村文化进行了研究与论述,但对其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的认知基本是一致的。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乡村是乡村文化的根基所在。党和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乡村文化振兴,是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

起源于十九世纪中叶的法国乡村旅游,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后,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形成了集观光、休闲、度假、教育和体验于一身的新兴产业。国外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颇多,已经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欧洲联盟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4)把乡村旅游概念界定为:乡村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乡村性是其核心和独特卖点。而世界旅游组织给乡村旅游下的定义则是: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的活动。相比较而言,后者更加强调的是旅游者关于乡村生活方式的体验和传统文化的习得,因而也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可。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起步较晚,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但学者们相当重视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何景明〔5〕(2003)认为,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乡村性(Rurality)”特征。刘德谦〔6〕(2006)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域和农事相关的乡村风情(风止、风物、风俗、风景)为吸引物吸引游客前往进行观光、体验、休息、学习等相关的旅游活动。

无论是国内外哪一种研究,都可以肯定乡村旅游的发展与乡村自身特性、文化意蕴密切相关。王露〔7〕(2017)认为,乡村旅游的共性规律不仅是优美的田园风光,更是为了体验在高度工业化城市中已经失落的净化空间与在乡村中尚存的醇厚传统文化氛围。

(三)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关系的研究

首先,乡村旅游促使了乡村文化的变迁、重建与再生产。刘战慧〔8〕(2017)从文化生态学角度分析,指出乡村文化在旅游过程中通过本土文化、文化自信、产业融合、产业集群的路径实现再生产。郭凌、王志章〔9〕(2016)以空间生产为理论指导,对红砂村乡村旅游开发使其文化原有空间所根植的社会环境发生的变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联。在传统古老的中国乡村,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文化,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充分依托乡村文化独一无二的价值。布迪厄(1993)认为,乡村文化不可能以“复制”的方式来发展,而是以“再生产”的模式来维持和更新。秦红增、郭帅旗、杨恬〔10〕认为,“乡村旅游是促进文化生态的生产性保护与活态传承的重要手段。”

其次,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互为掣肘。佟玉权〔11〕(2010)认为,乡村文化“活化保护”意识不强,难以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共生演进。李洁〔12〕(2014)在成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乡村文化内涵提炼不深,存在着意境缺失,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着消极互动倾向。翟向坤、郭凌〔13〕(2016)认为乡村旅游开发中面临的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纵观以上学者研究,可以看出乡村旅游某种程度上破坏了乡村文化自身原真性与传统生态,同时由于乡村文化自身保护力度弱,导致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乏独特韵致。

第三,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融合。学者们主要从乡村文旅产业融合、与国家相关政策结合以及典型案例为代表等几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雷源(2015)、张曼婕〔14〕(2014)分别以海南黎族乡、贵州省为案例研究乡村文旅融合。许凌等人(2017)总结出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已逐渐产生了三种融合模式:延伸型融合模式、整合型融合模式以及渗透型融合模式。桂拉旦、唐唯〔15〕(2016),薛佳〔16〕(2017)分别从精准扶贫政策及经济新常态角度对文旅产业的融合进行了分析。学者们通过对乡村文旅融合探讨,大致提出了文旅融合的模式与意见。笔者比较认同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融合的观点。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产品生产和组合的主要素材与着眼点,〔17〕而发展乡村旅游,则作为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二者相生共兴,具有很强的融合性。

(四)乡村文旅融合路径研究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出现了以地方为代表的文旅融合路径研究。王长在、柴娇〔18〕(2018)通过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与乡村文化旅游的融合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该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动力与不足。赵微〔19〕(2018)通过对甘肃省屋兰古镇项目地的现场勘查和对当地居民的调查访谈,以该项目为例分析了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型发展战略的社会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建议。王卫才〔20〕(2018)在乡村旅游视域下,以传统乡村文化为切入点,阐述了中原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势态,提出传统乡村文化重构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与策略,以期为推动传统乡村文化资源的合理规范重构。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已有部分学者开始对文旅融合路径进行研究,并思考背后的现状和不足。未来几年,关于乡村文旅融合路径选择仍将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方向。

二、研究不足之处

从现有的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融合路径研究成果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在研究视角方面,以往研究大多集中在产业融合的层面上,缺乏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其次,在研究内容上面,以往研究缺少对乡村文化的本质属性进行深入阐述,未能与乡村文化本土性、发展性联系起来,提出与旅游融合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再次,在研究成果方面,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研究成果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理论深度和推广价值。笔者认为,乡村旅游文化融合的关键在于文化,旅游是外部动因,而文化则是内在核心生长力。要深入挖掘乡村旅游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激发乡村文化内在活力,使其外化成资源与乡村旅游更好地结合,实现经济效益,服务乡村振兴。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国家鼓励“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倡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乡镇,也是乡村文化再生产的良好机遇。

三、未来研究趋势

鉴于上述研究的不足,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的研究:一是在研究内容上,加强研究内容的本土性。将研究场域界定在中国乡村社会,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示范村,结合本土乡村示范村极富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将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作为调研对象,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切实可行的本土化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二是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用文献查阅法收集、整理、分析和比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取乡村文旅融合的相关案例。用实地调查和问卷访谈法对本地乡村示范村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并采用数理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形成调研报告。用分析比较法,分析比较国内外乡村文旅融合小镇相关案例,提取经验和教训,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提供启示与经验。三是在研究过程中,遵循“理论—实践—理论(方法)—检验(或验证)—实践的认识过程,以中央和地方政策为依据,将实然研究与应然研究相结合。实然研究体现在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旅融合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实证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乡村文旅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应然式研究与分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的可行性建议和操作模式,然后加以推广验证,从自下而上的层面,形成科学、客观、完善的操作模式,最终形成制定乡村振兴战略下文旅融合发展政策的依据。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旅游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融合菜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