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核心素养 促公共参与
2020-03-04汤树根
汤树根
(长沙市长沙县泉塘中学,湖南长沙,410100)
公共参与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它体现在较高的公共参与意识、多样的公共参与活动、完善的公共参与能力、宽松的公共参与空间之中。它要求社会公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承担社会义务,依法维护公共利益。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提升学生公共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中学生更有担当感与使命感。[1]教师应通过培育参与文化、拓宽参与视野、丰富参与角色,使学生最终高效参与、有序参与、深度参与。
一、循循善“问”,激活参与热情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观指出,人类在社会生活当中的两大活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问题,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我们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当中,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同时会对已有知识产生疑惑、焦虑,从而萌发进一步探寻真理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应当坚持问题导向和问题意识。只有树立剑指实际问题的意识,才能用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育理性的参与精神,进而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引入、探讨交流、议题提问、价值引导、活动展示、建构优化的方式,让学生养成批判精神,引导学生用文化的视野、历史的视野、国际的视野、国情的视野深刻洞悉时事热点、社会痛点、时代特点、舆论的兴奋点。[2]在教学后,教师还要开展有意义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批判、思考、总结、提高。教师要善于运用新方法、新手段、新内容彰显公共精神的美好,培养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态度,提升学生公共参与的担当意识。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针对社会上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教师可以用这方面的材料作为课堂循循善“问”的源头活水。[3]如在事故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做了哪些工作?政府可不可以包办一切?在这个时候如何展现公民的责任与担当?教师要在提问中让学生感受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深化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认同。通过展示公共事件处置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领悟政府工作的职能,认识到我国政府的人民性,同时培育学生法治观念和公民素养,合法有序地行使自身权利。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公共参与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了解重大公共突发事故通报会议的详细流程和具体细节,通过课堂探讨,分享交流参与学习所得,感受政府工作的不易,高度认同我国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和我国政府是法治政府这一理念。
二、情境体验,提升参与能力
公民是公共参与的主体,在长久的工作生活当中,原本相对固定的社会角色会变得日益模糊,甚至角色之间的界限会渐趋消弭,人格角色和社会角色紧密糅合于一个整体。这种情况不利于公共参与当中的特定公民角色向特定公众角色的转变,不利于公共参与效率的提高,同时加大了公共参与能力获得的难度。教师在课堂中要运用情境体验,提升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创造、创新,敢于探索、冒险,善于分享、整合的精神和能力。教师要使学生用热情感触世界,用勇气挑战奇怪的事物,探索事物与事物间隐藏的联系,并乐于与同学分享挑战成功的喜悦。[4]在课堂中,教师就要提升学生的情境体验,实现公共参与的角色责任,清除角色转变与公共参与的障碍。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学生要体验到社会各个角色的责任和感受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然而,通过情境体验和角色扮演,教师能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当时的情境,也有利于学生获得价值共鸣,产生情感认同。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人民当家作主”这一课中,教师讲授民主选举时,可以将班级设置为一个村子,班级成员都是村民,让学生选举村长(即班长)。此时,教师提问:“你打算用什么方式选举村长?”大部分学生认为应当先投票选出候选人,再由候选人进行竞选演讲,大家根据演讲进行第二次投票,最终选出村长。这样的选举方式体现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的结合。教师再次提问“为什么不用差额选举和间接选举的方式”,同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在角色扮演时的感受,对四种选举方式进行比较,找出四种选举方式的不同点和适用范围,罗列在表格当中。接着,两名“候选人”进行最后的参选演讲,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和自己以后的打算及规划。其他“村民”听完开始投票,票数高的“候选人”当选村长。教师讲授“民主决策”这一内容时,可以设置课堂辩论,辩题为“精英决策更科学VS民主决策更科学”。辩论前将班级成员分为两组,由每组学生自主选出四名选手代表本组参加辩论,抽取正反方后,给予充分时间探讨。探讨期间,小组成员都要参加。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熟悉课本内容之后,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为己方观点佐证。精英决策这一新观点的引入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教材。这样的环节设计,能够让学生各抒己见,产生思维碰撞,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理论性强,条理性知识多,如果教师单纯讲授课本知识,会让学生感到艰涩乏味,提不起主动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情境体验,在生活中生动展示理论知识,让学生获得更容易接受的形象感知,激发学生个人兴趣,切实参与公共生活。
三、积极实践,拓宽参与空间
“道德与法治”课应当是一门实践逻辑与学科逻辑、生活知识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的综合性活动课程,教师必须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实践,利用真实的案例,归纳出体现课程价值的议题,开展探源启思的活动。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民主与法治”为例,很多学生对居委会或村委会发挥的基层民主重要作用理解不深刻,感觉远离现实生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真实感受居委会的工作日常和居委会开展的活动,这样能让学生豁然开朗,将陌生的教材知识变为能够亲自体验到的生活经历。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各自分配的任务,做好充足准备,有序进行调查活动。在学生通过社区重大事项公布栏和宣传栏以及社区主要负责人的分工对居民委员会有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对社区工作人员和居委会干部面对面地访谈,记录关键信息,从而对社区工作的开展流程有深刻认识,进一步了解作为一名居民应当如何参与现实生活当中的基层民主自治。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这次实践活动一定能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学生会感觉到这是教材当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在生活当中的生动展现,渴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学习“走进社会生活”这一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体验学校管理的志愿者活动,将其分为五组,活动时间可以设定为一周,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制订出活动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后予以执行。在活动当中遇到困难时,学生可以请教教师或者向教师寻求帮助。但活动的开展不得影响正常学习,可以在课后时间开展。活动结束后,学生要提交一份活动体验报告,包括自我感悟、发现和解决的问题、活动总体完成情况、指导教师意见和评价。
在志愿者活动中,学生主动性高,积极性强,做到了在学中悟、在做中学,展现了学生的热情和自信。学生获得了教材当中学不到的知识,锻炼了课堂之中锻炼不了的能力,甚至掌握了时间管理等一般方法。此外,志愿者活动还增进了学生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认同和理解,对学校各种花草树木更加珍爱,对学校教师更加敬重。有学生在体验报告中写道:“通过这次志愿活动,我了解了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的辛苦与不易,感觉自己以前对食堂的看法是多么的狭隘和自私。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定会珍惜食堂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珍惜粮食。”由此可见,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真正的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尊重社会公共角色,对培育学生科学的公共参与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努力地创设条件,模拟相关的社会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5]社会实践活动要做到形式多样,例如制作宣传标语、进行角色扮演、书写颁奖词、采访人大代表、邀请政协委员走进课堂,抑或走出学校开展社会调查,进行普法宣传,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模拟政协,等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积累了参与公共事务的经验,加强了公共参与的行动力。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还需要教师将课程标准要求落细落实。只有这样,中学生公共参与这一核心素养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教师应当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主动发展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行,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升华为行动的力量与智慧,最终成长为有情怀、有格局、有担当的合格社会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