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英雄人物研究
2020-03-04钟维
钟 维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英雄人物始终是标注历史的精神坐标,构成了中华民族追求正义、向往崇高的价值底色。习近平主席曾经说:“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教师注重对语文教材中英雄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研究,是对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呈现,符合新课标关于构建学生健康的精神世界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英雄人物的内涵
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英雄,但是不管是哪个时代,英雄都是一盏灯,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在人们的心中闪闪发光。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们心目中关于英雄的内涵并不会发生多大的变化,主要是更具有时代性和人性美的形象。通过对文献的查看分析,结合笔者的研究,本文得出了关于“英雄”的内涵:“所谓英雄,是具有典型性的,指拥有超常胆识、毅力、勇气,敢于挑战、不惧牺牲的人;是具有普遍性的,指坚守岗位,为人民、集体、国家无私奉献的人;更是具有人文性的,指热爱生活、乐观向上、追求真理、永不放弃的人。”
二、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英雄人物的统计分析
(一)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英雄人物形象的统计
为了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英雄人物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笔者对部编版初中语文6本教材中出现的英雄人物做了统计,下面将一一列举:《纪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女娲造人》中的女娲、《邓稼先》中的邓稼先、《伟大的悲剧》中的斯科特·阿蒙森、《太空一日》中的杨利伟、《木兰诗》中的花木兰、《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梅岭三章》中的陈毅。基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取的英雄人物是多种多样的。
(二)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英雄人物精神的分析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是因为他们身上具有区别于一般人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精神境界。”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英雄人物形象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以下将对这些人物做深入的分析,探寻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所蕴含的伟大精神。
1.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了纪念白求恩的英雄事迹,在1939年12月21日所写的悼念文章。文中主要概述了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高度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2.女娲——万物之母,创世女神。《女娲造人》属于神话作品,文中塑造了一位神通广大的英雄女神形象。传说,女娲能开世造物,每天至少能创造七十样东西,并且还仿照自己的模样用泥土创造了“人”,因此被称为万物之母。为了拯救人类,她修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这种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精神是英雄形象的典型特征。
3.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在给邓稼先的挽诗中写道:“君视名利为粪土,许身国威壮江山。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邓稼先同志身先士卒,将一生奉献给了科学事业,奉献给了国家,不计个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斯科特·阿蒙森——敢于冒险,勇者无畏。在《伟大的悲剧》中,作者描写了五位探险者,他们喜欢冒险和征服,对外在世界充满敬畏和向往。文中高度赞扬了这种勇于探索、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都是勇者,无所畏惧,怀揣梦想,义无反顾,不断前进。
5.杨利伟——坚忍不拔,航天英雄。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英雄,在杨利伟成为航天英雄之前,他经历的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各种各样的训练,没有坚韧的毅力,恐怕无法坚持。载人航天精神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6.花木兰——巾帼英雄,女中豪杰。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典型代表。她毅然决然替父出征,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因指挥得当而屡立战功,具有英雄气概,丝毫不输男儿郎。花木兰的形象和精神激励着无数的中华儿女,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
7.梁山好汉——行侠仗义,疾恶如仇。小说《水浒传》中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行侠仗义、疾恶如仇的梁山好汉。这些人物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尤以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等人最具神采。在他们身上最突出的品质就是“忠”和“义”,对国家忠心耿耿,为朋友两肋插刀。
8.陈毅——视死如归,可歌可泣。《梅岭三章》是共产党人陈毅在梅岭被国民党围困时所作的七言绝句组诗。当时的陈毅虽然身处绝境,但是矢志不移、献身革命的决心和革命必将取得胜利的信心让他有一种“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无畏和乐观精神。而他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成了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艰苦奋斗。
三、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英雄人物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涵养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也应该自觉以这些英雄人物身上的崇高品质要求自己,向伟人致敬和学习。
(一)国家价值观:铭记历史,在前进中不忘初心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无数的仁人志士,他们用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技艺技术、无所畏惧的自我牺牲促进民族进步,换来民族的独立。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古代女将花木兰和抗战时期革命家陈毅两位英雄人物,学生在学习这些爱国英雄的光荣事迹时,会被这些人物身上特有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正气所振奋和感染,这有利于在学生心中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然后生根发芽。我们应该坚定爱国信念,增强民族自信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在前行中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二)集体价值观:大公无私,在奉献中寻找价值
生活在当今的社会,每个人都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正所谓“一花不成春,一木不成林”。新时代的青少年应当树立的是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的价值观。邓稼先同志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为中华民族的强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十分令人动容。五位登山英雄为了事业敢于冒险、勇于献身,一路上都团结互助,又表现出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女娲造人补天,将生死抛诸脑后,也是大公无私精神的体现。这些人物身上都有着崇高的品格,都在奉献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些精神将深深影响着学生,让学生明白生命最高的价值在于奉献,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三)个人价值观:志向高远,在奋斗中报效祖国
教材中许多英雄人物形象都具有刻苦努力的品质和远大的志向。学生学习这些人物身上的精神,能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促进自己的成长。杨利伟从小志存高远、勤奋学习,成为我国乘坐“神舟五号”进入太空的第一人。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自己的学识乃至生命都用来报效祖国,发展祖国的核科学事业。生命在于奋斗,胸怀梦想,报效祖国是每一位华夏儿女都应该做的事情。我们要向伟人学习,对生活充满信心,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和奋斗目标,努力拼搏并报效祖国。
四、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英雄人物教学策略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如何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有效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最后促进教书和育人效果的最大化,是每位教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所以,要做好英雄人物形象的教学,教师必须采取适当的策略。
(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主义观
观念是行为的指导,行为是观念的外显。在现代社会中,网络是学生感知外部世界的主要方式,但是网络上信息泛滥,让学生接触到了一些歪曲英雄人物事迹和否定英雄人物的信息。这些不良信息都在侵蚀着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而只有教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主义观念,学生才能敬仰英雄,向英雄致敬和学习。语文教材承担着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水平等重任,也选取了相应的英雄人物,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英雄人物,增强学生对英雄的崇拜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主义观。比如,教材中选取的邓稼先、花木兰、杨利伟等,这些英雄人物和榜样模范都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和中国特色。
(二)对于人物形象解读要与时俱进
语文课程要面向现代化,体现时代的意识,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于教材中选取的这些英雄人物,学生会记得他们身上的崇高品质和英雄主义精神,但并不一定把他们当作一种信仰。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挖掘人物身上蕴含的现代精神,使其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在分析英雄人物形象的时候,教师则要选取更贴近学生生活背景的精神品质,并加以赞扬。比如,在学习陈毅时,教师应该关注他的勇敢无畏和乐观精神,而不是无畏牺牲的精神。因为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和平年代,所以关注个人的修身和品德更契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此外,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人物的高贵精神品质,而不是身份地位。比如教材中的梁山好汉,他们都是一些不畏强权、敢于反抗、忠义两全的农民英雄,而教师要引导学生领会的是这些平凡人身上的精神品质。
(三)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拓展结合起来
教师在教学时不应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立足于课本知识,生发出更多的课外知识,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首先,在学生学习某个英雄人物形象时,教师可以插入相关的人物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或是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一些相关的知识。比如,对于陈毅生活的革命战争时期,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去查找资料、了解人物的英雄事迹,然后再在教学时给予补充。其次,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英雄有关的阅读和写作的作业,作为课后的拓展,让学生课后完成。最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英雄人物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英雄的故居、纪念园、雕塑等,让学生更加近距离地接触、感受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