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
2020-03-04赵健
赵 健
(黄淮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德”放首位,足见“德”之重要性。课程思政的初衷正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传统课堂教学重智育、轻德育,并误认为培养大学生的“德”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专业课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由于两者严重脱节,导致思政教育长期陷于“孤岛”之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2014年,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同年,教育部首先在上海市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工作,且取得了良好效果。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大学阶段,学生的三观尚未完全形成,又面临众多潜在因素的诱惑,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完美统一。
一、 课程思政的文献综述
作为传播理论、孕育思想的殿堂,高校是课程思政的主阵地,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起了学术界高度关注,已成为高校课程改革和思政工作的热点之一。梳理相关文献,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关于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部分学者从课程思政的本质出发对其进行了解释,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手段,是大学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其实质就是积极寻找各学科各专业的思政元素及思政资源,进而形成全方位、全功效、有机统一的思政课程体系。部分学者认为课程思政是一过程,从大学的育人目标及课程建设的要求来解读课程思政,认为课程思政是一个普遍性的概念,其渗透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课程是载体,思政教育则是灵魂,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效融合。还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一种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是高校育人模式的创新。其涵盖所有课程,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程,并通过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学生内心,指导其实践行为。一般的观点认为,课程思政的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充分发挥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将“三全”育人的理念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强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如著名学者邱伟光所讲“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1]。
其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意义。人的思想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大学是学生形成三观的重要阶段之一。这一时期,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对其进行灌输和引导,是不可能形成高尚品德的。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以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影响学生,指导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柯翌娜认为,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的需要[2]。敖祖辉、王瑶认为,课程思政是高校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办校方向的保障,是中华民族深厚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延伸[3]。总之,面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弱化之势,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三,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更多的研究集中在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改革研究上。董小刚、郭志元、袁晓惠和王纯杰探讨了“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问题,认为“多元统计分析”要实现思政教学,需要改革教学方法,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思想寻找其与思想教育的切入点[4];张艳认为课程思政应遵循融合性、明确性和学生参与的原则[5];陈雪贞从最优化的视角分析了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具体包括制订思政资源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组织相应的教学实践及注重思政评价导向等几个方面[6]。这些基于专业课程提出的改革方向和实现路径,对于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统计学”课程思政的融入点
“统计学”课程教材有两大类,一类是针对数理类专业的,这类教材注重统计分析基本方法的理论分析,内容涉及大量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另一类是针对经管类专业的,这类教材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注重统计方法的应用,重在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经管学院的统计学教材属于后者,是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应用性强,要求经管类所有专业均要开设,内容丰富,授课课时较多,因此授课对象多,影响广泛,是实施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同时,统计学中丰富的数字内容蕴含着大量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统计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提供了可能。
为避免思政教育流于形式,需结合当前“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认真挖掘“统计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两者有机融合,统计学是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的科学,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是其核心模块。发掘各模块思政资源的基本思路就是:以统计思想为契机,关注历史和现实问题寻找融入点。
1.由统计学发展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统计是静止的历史,历史是流动的统计。统计虽然不能创造历史,但用数字真实记录了历史的发展。作为一项社会实践,也是一部人类生活和斗争的历史,更是社会文明积累的结果。统计学发展史中蕴含着大量做人的道理,统计学的发展和完善是众多统计学者和研究者孜孜不倦不断探索的结果,了解统计发展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不断追求的毅力;知识无国界,知识的多样性,知识的交流有利于我们了解外面的世界,接受先进文化,便于培养学生宽容大度的人文素养;随着统计工具的完善,大量的统计问题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不同工具的应用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美、体会美,进而在生活中创造美。总之,人文素养贯穿于整个统计学的发展史,学生在体验历史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2.由统计调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细致的做事风格
数据是统计学的基本元素,也是后续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基础,统计调查是获得数据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讲授统计调查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时,可融入毛泽东《寻乌调查》的案例,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毛泽东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思考都是基于对现实的调查。1930年5月开始,在当时严酷的战争环境下,毛泽东先后在寻乌、兴国、长岗乡、才溪乡等地就中国农村和城镇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这些调查结果为制定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还可融入193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文学文摘》和盖洛普预测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掌握抽样方法及缺失数据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做事风格。研究来不得半点含糊。如果《文学文摘》在调查时能充分考虑到样本的偏差及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如果在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时能仔细考虑缺失问卷产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也不可能导致《文学文摘》随后销声匿迹的凄凉结果,这说明做事要严谨细致。
3.由统计整理,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统计整理就是采用合适的统计图表把收集到的数据展示出来。在学习此模块各类图表的使用场合及制作步骤的同时,教师可不失时机,在课堂上通过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统计用数字记录社会生活,数字就是一面镜子,社会生活如何,镜子就照出什么样的结果。通过对石油、电力等自然资源历年数据的整理、展示和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能源危机问题,充分理解开发利用新能源新动力的积极意义,深刻体会生态文明的重要性;采用柱状图、雷达图和折线图对城乡经济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城镇化的必要性。诸如此类现实问题均可让学生通过统计整理练习而知晓。
4.由统计推断,培养学生高瞻远瞩的理性洞察力
统计所谓的推断就是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由点及面、由部分推断总体真假的过程。互联网技术带来了信息时代,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众多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如何“借我一双慧眼”分辨信息真伪,统计推断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讲解统计分析方法的适用、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步骤时,可通过案例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对事物和现象具有高瞻远瞩的理性洞察力,而不是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盲目跟从。
5.由学者故事,培养学生强烈的事业心和爱国情怀
统计学中有众多统计学者的事迹及统计故事,利用这些事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使其心灵得到净化。细细品味统计学者的励志故事及其思想,可以“品出”他们的伟大人格和高尚情操,从而培养学生追求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历史事件是非曲直的背后,引导学生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三、课程思政理念下“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路径
统计学课程思政改革应牢记高校立德树人之初衷,立足课程要求和特点,构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协同发展。
1.转变教师观念,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
教师是课程思政教学的关键,要推进思政教学,首先要改变教师课程教学过程中“重智轻德”的传统观念。课堂是传播知识、孕育思想的殿堂,课程教学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及职业技能的提高,更要注重培养理想信念和职业素养等思政教育。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才能使学生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其次,教师要树立思政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和全课程的理念,思政教育要与基础课、专业课等各类课程浑然一体。再者,开展思政教育,要把握好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度,切不可本末倒置,反客为主。统计学每节课的内容和信息都比较多,理论强,内容比较抽象,教师应把课堂的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专业知识教学,如果不能深入透彻讲解知识,过于强调思政教育,那就会失去课程思政改革的初衷,出现反作用。
2.尊重学生需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一项关于车间照明度是否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统计调查显示,当人感觉自己被注意时,容易表现出被认可和被接受的行为。这说明,人的心理作用在激发人的积极行为时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需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其一,选择热点问题,贴近时代,引起学生共鸣。大学生思维活跃、热衷网络,对社会热点问题和国家大事甚为关注。教师在挖掘与统计学有关的思政案例时,应选择能引起学生思想共鸣的时代问题,这样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也便于在分析案例时接受相应的理论知识,使得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以调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体验,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运用统计方法和统计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领会统计思想对理性认识和决策行为的指导作用,实现概率统计课程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品质塑造等方面的教育功能。
其二,增加课堂互动,还话语权于学生。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教学不是教师单方向的输出,还要给学生一定的话语权,教师要注重设置问题,提问学生。《论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简单重复,更应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统计学”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理论联系实践,采用讨论、启发模式,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就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其三,加强课外交流,打造师生和谐关系。除加强课堂互动之外,教师也不能忽视课外互动的重要性。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可利用相关的教学平台、微信、QQ等聊天软件,就学生碰到的问题在线答疑,不应仅局限于学习问题,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可进行交流,积极解答学生心中所惑,帮助学生、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询问学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教学进度,以提高教学效果;碰到学生生日,可发送祝福,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打造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
3.厘清教材内容,挖掘各模块中的思政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也应因事而化,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并不是所有的统计知识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要根据统计各模块内容的特点,认真思考,找准其与思政教育的关联点,具备思政教育功能的内容进行思政教学,不具备的就单纯讲解专业知识,切不可生拉硬拽,空讲思政。思政教育要落在实处,而不仅仅是形式。
4.结合思政资源,修改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在课程思政资源的基础上, 重新修订统计学教学大纲,按照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明确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详细列出相应的重难点;重新编写教案,补充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确定思政教学的实施手段、实施过程及课下要求,借助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等让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升思政教学的效果。
5.言传不如身教,提高老师思想道德修养
课堂是思政教育的阵地之一,教师则是思政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者,是思政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务必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知识的传道者,教师首先要明“道”,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知识能力和政治理论水平,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政治水平相结合,才能将“道”深入、透彻、生动地传授给学生。教师上课前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统计课堂,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次,必须言传身教。作为教师,无论是课堂上的教学行为,还是日常的科研生活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拥有宽广的知识面,专业知识扎实,其他领域知识丰富,在教学中才有底气;对学生的影响要延伸到课堂之外,日常活动中,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才能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向上向善求真务实的精神。最后,学校应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提供教师学习培训的机会,提升教师“育德”能力,使思政教育与课程教育成为自觉行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7]109教书和育人密不可分,思政教育要与专业课程教育有机结合、协同育人,才能达到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这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立意深远的课程改革,需要积极尝试、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