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策略探析
2020-03-04焦金波
焦 金 波
(南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南阳师范学院 南水北调精神研究院,河南 南阳 473061)
一、地方文化资源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实现的优势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或标准,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体系中,知识认知是基础要求,信仰认同是基本目标,实践践行是最终目标。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实现中具有明显优势。
(一)在知识认知上,地方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重要突破点
教材体系建设,不仅体现国家意志、集中展示民族文化软实力,还是高校育人育才的关键。教材体系是教学的基础,是构建教学体系的基本依据;教学体系是教学的关键,是教材体系的具体拓展。需要指出的是,教学体系的建构固然需要依托教材蓝本,确保教学目标的统一性,但也要反映师生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手段。
我国高校思政课教材是由中央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全国专家学者编写的,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权威性、科学性与学术性,但在满足各高校因办学层次、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和生源结构等不同带来的差异化个性化需要方面还需要加强。为此,必须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
地方文化资源可以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鲜活元素。地域文化资源相关物质载体具体、直观、形象、生动,可近距离接触;相关话语表达运用当地语言词汇,通俗易懂;叙事风格贴近民风民俗,活泼有趣;内容来自民间社会,丰富多样。它们源于生活,与大学生密切关联。将这样的教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充实思政课教学内容,助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进,满足学校实际教学需要,而且还可以弥补现有思政课教材单调乏味的缺陷,引起大学生心理共鸣,激发探究欲望,培育学习兴趣,提升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因此,将地域特色文化资源融入教学过程,是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重要突破口。
(二)在信仰认同上,地方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政课知识体系转化为信仰体系的重要切入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名称本身已经明晰该课程的性质,即理论性、政治性、思想性。其中,政治性是前提,理论性是中介,思想性则是最终目的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追求的最高境界。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学作为塑造大学生灵魂的主渠道、主阵地,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思政课教学本质上是信仰体系的建构,核心是增进政治认同,培育核心价值观,塑造完美政治社会人格,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思政课教学守正的关键就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坚守立德树人价值追求。然而,在当前思政课教学中,较多强调学生知识体系的模塑,而对学生内在人文精神培养力度不够,难以形成学生坚定的信念信仰价值体系。从教学效果看,部分大学生学而不信,对思政课的学习停留在简单的知识认知层面,思政课课程功能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挥。要真正达到知情意三者辩证统一,就必须实现思政课教学由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这种转变,单凭现有教材体系和课堂教学模式是难以完成的。
高校所在地的地方文化资源,可以使大学生获得切实的更高更深的感同身受和心理认同。借助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可以将思政课教学中的抽象说理转变为亲身体验,将宏大国家社会叙事变为受众个体体悟,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可亲度与可信度。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资源往往具有地缘唯一性和独特性,其背后蕴含的智慧哲理、道德情操、家国情怀、审美价值以及对现代生活的启发,具有永恒性的价值,不会随着时代变迁而褪色。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学生必定更易于接受、乐于参与,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也能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感染中渗透至心灵深处,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厚植大学生人文精神情怀,从而有利于在当代价值观多元化复杂化的社会背景下引导学生升华思想道德境界,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因此,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有助于增强思政课课堂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成为思政课知识体系转化为信仰体系的重要切入点。
(三)在实践践行上,地方文化资源是高校 思政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媒介点
认知认同最终的落脚点在实践上,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在思政课教学目标中,必须自始至终坚持实践性原则。思政课不仅要解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强调内化于心,更要解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践行问题,强调外化于行。从知识的承载形式上看,统编教材都属于书本知识。尽管这些书本知识是基于一定社会实践和历史经验总结而成,但不等于社会实践本身。思政课教学需要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思政课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辩证统一。在当前思政课教学中,部分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尚未得到应有重视,知而不行,知行脱节,流于形式,教学实效性不佳。因此,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达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做到知行合一。
a) 管道内有杂质,阀门动作时易擦伤、夹伤阀芯或阀芯导向面,受损擦伤的阀芯导向面长期上下动作,从而拉伤平衡密封环。
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无疑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地方文化课程资源具有亲和力,贴近学生生活环境。它们或者在思想意识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或者以实物形式存在于学生身边。灵活、有效地利用学生身边的地域文化资源,将其融入教学,可为学生提供更为实际、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走近人物,走近历史,走进生活,谈身边人,叙身边事,讲家乡话,唱地方歌,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在切身体验中增长见识,很快就能够从情感上拉近思政课与大学生的距离,消解学生对思政课的厌学情绪,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思政课的信任度、说服力和感召力。地方文化实践性和操作性强。对既熟悉而又从未深究的地方文化,学生去观察、考察、调查、体验、访问,操作起来既经济又简便易行。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可以有效实现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有机地整合起来。因此,将地域特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是思政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媒介。
二、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运用策略
推进地方文化资源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要按照国家思政课课程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断推进教育主体队伍建设,改进应用方法,建设积极、健康的地方文化环境氛围,从而增强思政课教学成效。
(一)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地方文化素养,强化驾驭地方文化资源的能力
教师是思政课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地方文化资源有效融入思政课,要求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刻了解地方文化资源的内涵和价值,提高教师地方文化素养,强化驾驭地方文化资源的能力。
首先,提高教师对地方文化的认知认同度。认知认同地方文化,是传播和创新地方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在高校思政课教师中,来自学校所在地以外的教师日渐增多,他们对学校所在地的地方文化了解不多;即使本地教师,也很难说对地方文化有全面、系统的了解。为此,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经全面、系统了解地方文化资源,培育对地方文化的爱好,增进对地方文化的认同,自觉担当起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资源的历史使命。
其次,增强教师对地方文化的研究能力。科学研究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支撑。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提炼,是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教学的先决条件。地方文化资源,往往呈现散落化、隐形化、基因化的特征。高校要设立机构,组织研究骨干,多学科协作与努力,把这些散落的、隐形的文化信息重新梳理出来、深入挖掘,突显文化内涵,把内在文化精神提炼出来。高校要增强对地方文化的取舍能力。坚持符合学校地域特点、学生认知层次和思政课导向原则。根据教学需要、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对地方文化进行研究、提炼和取舍。通过收集、整理、归纳,笔者工作高校所在地南阳的地方文化资源就可以分为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移民文化、农耕文化、经商文化、名人文化等类型。结合思政课教学,学校可以重点打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廉洁自律奉公的廉政文化、官德文化,弘扬当代的南水北调精神。为此,学校组织骨干教师成立冯友兰研究所、南水北调精神研究院,研究出版了《冯友兰研究》《南阳官德文化》《南水北调精神初探》等专著,系统总结提炼南阳地方文化及其精髓,收到良好效果。
最后,提升教师对地方文化资源的转化能力。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教师把前者转化为后者的能力。在内容上,哪些能融入教学,哪些不能融入教学,教师要有一定的取舍,而不是全盘照搬。对于能够融入的,还要进一步明确融入契合点在哪里、融入程度、融入部分与统编教材内容的主次关系、如何互补,等等。在话语上,学会从文化资源到文化叙事再到课堂表达的转变,使之适合高校课堂特定的传播场所。在话语内容上,只有从历史时间、社会生态、地理空间等多维度多层面进行深入定位、挖掘和解剖,把文化资源变为文化叙事,完成从“我有什么”到“我是谁”的转变,增强文化主体性,真正塑造有灵魂、有温度、有深度的水乳交融的文化母体,才能真正吸引别人来感受、来品鉴、来回味。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话语要简洁、通俗、管用、有情、求实,增强话语说服力与认同力,使话语入耳、入脑、入心。在教法上,根据地方文化资源亲切性、具体可感、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等特征,改进教学方式和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快地方文化资源向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的转化
高校思政课有着特定教学目的,这就决定着地方文化资源并非是天然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必须经过一定的过滤、筛选、把关和整合,推进其向教学资源的转化。
首先,加强地方文化资源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一是坚持思政课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意识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政治化和意识形态是思政课的学科特性,也是必须坚持的原则。为此,要突出思政课的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切勿违反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规律,采用其他学科授课模式代替之。二是坚持以统编教材为主、地方文化资源为辅的原则。坚持以教材为主的原则,在尊重统编教材内容和思政教学目标基础上,结合地方文化特点进行微调,形成地方特色。避免本末倒置,将思政课演化成地方文化宣传普及课。三是坚持选取精品,重点使用,精心镶入。要避免盲目使用、过度使用地方文化资源。并不是在所有教学章节中都用,而是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资源,逻辑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地运用。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保证教学环节都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进行。
其次,探索地方文化融入的多样化课程资源形式。要重视结合本土优势,实现课程资源特色开发,使课程资源更加多样丰富、独特,更接地气活起来。对于地方文化,除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案例外,还可以通过专题教学、设置通识课、开设道德讲堂、参观特定主题的地方文化物质资料等方式,将地方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课程资源,催生丰富的多样化课程形式。
最后,依托地方文化资源活跃学生第二课堂。地方文化资源藏身于民间社会,大学生真正深入了解的并不多。以笔者所在的河南南阳为例,桐柏的皮影、方城的泥猴、内乡的宛梆等都是南阳独有的濒临灭绝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无穷,但学生却很少知道。地方文化资源地缘性明显、亲和力强,乡土气息浓郁、内涵丰富、个性鲜明,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求知欲。可以依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地方文化资源,利用其地缘近的优势,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实地参观、采风鉴赏、调查体验等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接受地方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突显学生中心,运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教学改革
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最为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单调、刻板、枯燥的说教式教学。要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学有所动、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1.坚持学生主体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地方文化资源时,要坚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尊重学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能单纯靠灌输,要避免说教式教学。教师要在具体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从学生关注点或困惑点切入,以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风格,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因为理解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及认同,最终生发主动践行的内驱力。为此,要引导和启发学生自己去发掘、研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优秀地方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探索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式
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关键在于实践,优势也在于实践。为此,要加强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内涵和载体的研究,努力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一是创设情境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创设、场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设想的特定情境进行讨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对情境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二是体验实践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特定活动项目,并通过参与、体验和实践,从中体会、感悟、验证某种理论和规律。通过实践,可以使地方文化资源更生动、更典型、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可以使蕴藏多种元素和表意的地域文化变得形象、通俗、易懂,可以满足学生渴望了解地方文化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与价值认同感。
强化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使用优质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而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学习知识,鼓励教师更多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为此,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积极搜集、筛选与思政课教学内容和精神相吻合的、具有典型性与说服力的地方文化题材视频。视频要主题突出、工艺精湛、语言通俗。
3.强化学生参与的考评机制
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过程中,最能调动学生参与的莫过于实践教学环节。但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选题相对随意,未能依据学生实际来安排实践内容;部分实践形式还处在粗放型初级实践阶段,类型单一;社会实践完成基本上是学生自主在课余时间完成的,复制、粘贴“淘宝”搞定。实践不深入,搞形式,走过场。重视下达任务、弱化结果考核的不良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
在思政课考核中,要将学生自主参与本土文化资源实践活动列入考核指标,计入社会实践学分。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考查学生在探索地方文化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道德品质、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以及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要提供相关资料佐证其实践过程,并通过项目评议、书面作业、成果展示等多种渠道对学生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对于在实践中起到正面典型作用的学生要给予明确的奖励,对于在实践中不合格的学生要扣减学分。提倡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形成多元评价机制。
(四)营造氛围,提供推动融入的环境支持
地方文化是增强地方人民凝聚力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地方人民认可的价值存续和社会教化方式。面对多元、开放的发展趋势和西方文化的严峻冲击,如何延续和发扬地方文化是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将地方文化资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政府和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在推动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同时,推动地方文化的薪火相传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地方政府应统筹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工作。要整合力量,建立文化、教育、宣传、新闻媒体、旅游、文物等部门参与、分工合理、职责清晰、方向明确的地方文化研究发展机构。培养和形成一批专门研究地方文化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为地方文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鼓励更多学者和专家深入研究地方文化,归类整理,挖掘、提炼、传播和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就推动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而言,地方政府应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加强地方文化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网络,让包括高校师生在内的人民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的公共地方文化服务,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提升国民素质。
高校要创造有利于地方文化融入的良好氛围。高校要结合思政课教学要点,构建以地方文化为主题的校园环境,最大限度发挥地方文化的感染力和激励作用。一是利用新媒体建立地方文化网络宣传教育新阵地。建设具有思想性、教育性、互动性和服务性的校园地方文化网站。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遵循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发挥网络宣传、育人和服务功能。要锻造高素质的校园新媒体文化建设者、管理者和使用者。推送与思政课内容吻合度高的主题栏目与内容,设置互动区域板块,让师生共享对地方文化的见解和感悟,打造校园新媒体文化品牌。二是突出校园基础建设中的地方文化特色。文化场景营造是活化地方文化资源的需要。借助文化场景的力量,让要表达的文化价值观物象化、凝固化,使学生在场景空间内感受到强大文化磁场,产生仪式感、庄严感。要紧紧抓住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主题,将其与校园各类宣传、建筑物与道路命名、人文景观建造相结合,突出地方传统文化特色,以达到校园各项建筑设施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三是推进优秀地方文化资源进校园活动。开展知识竞赛、文艺节目、征文、摄影、书画、戏剧表演等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活动与思政课互补,使思政课教学更加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