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逻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以“伟大的改革开放”一课为例
2020-03-04张帅
张 帅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 100080)
2019 年秋季学期,统编思想政治教材开始使用。统编教材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编写背景和思路
统编版思想政治教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贯穿教学活动的主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教育,着力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教材首次在高中阶段设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四个必修模块采取总分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则分领域进行深入阐释,让学生具体理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历时性叙述、全领域覆盖的方式,基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讲述为何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该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讲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阐释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阐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教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中的困惑
相较其他三个必修模块而言,新设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似乎带给一线教师更多困惑,主要表现在:
其一,该模块四课的篇幅,涵盖了从旧石器时代到十九大以来的巨大时间跨度,内容非常丰富,但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时长只有半学期。如第一课包括两框,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讲述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百万年的演进历程,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则讲述从16 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到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约五百年的发展进程;而教师教学用书对第一课的课时建议仅为两课时。内容多、课时少,面对“浓缩”的教材文本,教师应如何把握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而不使教学走马观花?
其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需要在课文中呈现科学社会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如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着重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5]。为使学生准确掌握理论,教材在“改革开放的意义”等处引述了中央文件的权威表述。但限于教材篇幅,在引述之外,无法进行展开讲解。这就使得教材呈现出观点结论多、论述过程少、课文高度抽象化的状态。如何结合高中学生特点,引导他们真正理解权威表述,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其三,教材中的不少内容,如第二课和第三课讲述的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已经接触过,在高中历史课中也将要学习;第四课讲述的“中国梦”“新时代”等内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也已有所涉及。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将上述内容讲出思想政治课的味道,既避免简单重复,又能借助学生所学,有理有据地上好思想政治课?
笔者认为,这些困惑概括起来就是如何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价值。把握这一独特价值的关键是要突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下文以笔者设计实施的“伟大的改革开放”一课为例进行分析。
三、教学实践:以“伟大的改革开放”为例
(一)教学背景及目标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第一框。
第三课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要求2.2 和2.3编写。具体要求为:“2.2 阐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2.3 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6]第三课在全书中承上启下,重点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建立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长期奋斗的基础上,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
第一框从改革开放的实践讲起,围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历程,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意义,进而阐明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引导学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7]从而为学习第二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打下基础。
本框题包括两目:第一目“改革开放的进程”阐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二目“改革开放的意义”阐述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对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二者是承接和递进关系。
2.学生情况
高一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全面分析问题、深入剖析事物的能力明显不足。他们在八年级历史课中学习过改革开放的历程,在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学习过改革开放的意义。因此他们对于本节课内容比较熟悉,但认识大多停留在现象层面,需要通过学理分析,引导学生在更深层面理解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变革。
通过日常交流可以发现,学生大多将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改革开放理解为一个历史事件,距离自己的生活有相当的时间差距,需要通过教师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一项历史进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通过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取得的丰富成果,理解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作出实行“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决策的伟大意义。[8]
通过梳理改革开放的历程和主要成就,感受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深刻变革,理解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的意义。
通过阅读讨论邓小平、习近平等的相关论述,理解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明确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9]
通过上述学习活动,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
(二)教学设计及意图分析
1.突出理论线索的主线设计
围绕改革开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进程,有很多可以展开的内容,教师如何进行取舍呢?笔者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作为脉络,设计了几个故事所组成的主线:
我的故事
教师展示“粮本”及粮票。
师:大家是否了解它的用途?
教师解释“粮本”的作用。
师:在当时,我们为什么要定量供应粮食?
师:定量供应粮食,意味着当时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哪些因素制约了生产力水平呢?
教师借助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图示,解释制约生产力水平的因素包括了生产技术、生产关系等。
她的故事
教师播放伍淑清(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公司港方代表)采访片段。
师:爱国港商伍淑清有先进的生产设备,有投资的热情,谈判却谈了几年之久,你认为主要的困难在哪?
师:主要的困难在于港商投资设立公司,属于非公有制,与我国当时的所有制结构并不吻合,在法律、政策方面是一片空白。伍淑清来到内地的时候,新中国已经成立30 年了,我们为什么在外商投资领域仍是空白呢?
师:背后的原因是我们的思想观念。
他的故事
教师播放胡福明(改革先锋: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代表人物)采访片段。
师:胡先生刚刚说到,要恢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大家认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的?
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师展示“两个凡是”及邓小平讲话素材。
师:在当时,在我国社会中存在着“两个凡是”的思维。在这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中,中国共产党做了怎样的选择呢?
教师展示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素材。
师: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0]
我们的故事
教师展示改革开放的进程及相关数据(1978 年与2018 年国内生产总值、全国财政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贫困人口对比)。
师: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1]
笔者认为,引导学生从理论层面来理解改革开放,首先要明确改革开放为何而改,改了什么。
基于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大致掌握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中,笔者并未拘泥于历史事件的先后,而是力图将理论线索凸显出来,讲解清楚。
“我的故事”是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意在通过教师自己的故事,给予学生感性认识,从而明确定量供应粮食的背后是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伍淑清的故事承接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认识到生产力发展受到了生产关系的制约,以及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其调整又受到了上层建筑的制约。胡福明的故事意在引导学生理解作为上层建筑的调整,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开启的思想解放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并明确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自我革命精神。“我们的故事”通过展示改革开放的进程以及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变革,理解改革开放的意义,同时明确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这组故事沿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次序,层层深入。基于教师对故事的讲解分析,学生可以理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理解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调整上层建筑,使之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明确改革开放的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表现。
2.强化自主辨识的探究活动设计
教材引用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相关段落,阐述了改革开放的意义。如何引导学生从现实层面、理论层面理解上述论述,进而在此基础上理解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呢?在本节课的后半段,笔者依托两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设计了学生自主辨识、分析的探究活动。
邓小平在谈到我国改革时曾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的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的马克思主义者。[12]
问题1:结合上述材料及教材P33“相关链接”,回顾改革开放的进程,我们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哪些方面始终坚守、没有改变?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做出这样的评价: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此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此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13]
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正确主张,当时没有真正落实,改革开放后得到了真正贯彻,将来也还是要坚持和发展的。[14]
问题2: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有人据此认为“这两个历史时期是根本对立的”。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为什么?
问题1 基于邓小平及习近平同志的相关论述,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从而理解“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15],明确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党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哪些方面始终坚守、没有改变”,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必要性,进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16]。
问题2 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自主辨析“这两个历史时期是根本对立的”这一错误观点,形成对两个历史时期关系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学生从学理层面理解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这组探究活动既阐明正确观点,也批判错误思潮,意在引导学生亲历自主辨识、分析的过程,在比较、鉴别中明确理论观点,从而真正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
3.统筹知识经验的作业设计
如何区别于初中历史、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的“改革开放”内容,并引导学生在既有学习成果基础上实现深化和提升呢?笔者分别设计了课前和课后作业,如下所示:
课前预习作业
1.围绕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身边事物的发展变化,在衣食住行、工作生活等方面列举事例,并结合事例谈谈改革开放带来哪些因素的变化导致了该事物的变化。
2.梳理改革开放的进程(在时间轴中标记相关事件及时间节点)。
课后作业
在课前预习作业的基础上,完成探究报告。
报告围绕改革开放40 年来的变化及其原因,“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等主题。可以采访家人、老师及其他相关人物,登录国家统计局等政府网站、人民网等门户网站,或前往图书馆、档案馆查阅资料。
这组作业设计依托相关学科的教学支撑,并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也纳入进来,在统筹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实现教学效率、效能和效果的最优化。同时,课前与课后作业之间构成的进阶关系,能够引导学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理论观点的理解。
四、反思与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17]因此,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价值、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就是讲清楚历史逻辑背后的理论逻辑。
讲清理论逻辑,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突出理论线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历史逻辑线索,引导学生认同基本观点的同时需要大量的历史事实支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教学要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基本史实为中心。思想政治课的任务是借助一系列历史事件,讲明一个让人信服的道理。
讲清理论逻辑,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强化自主辨识。一方面,教师要结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中,体认故事背后所昭示的深刻意义。另一方面,教师应立足当今信息化环境下学习的新特点,引导学生亲历自主辨识、分析的过程,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历史终结论”等错误观点,从而坚定理想信念。
讲清理论逻辑,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统筹知识经验。作为学科知识的教学,教师要注意依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础,要自觉依赖历史学科教学的支撑,既不重复、又不脱节、形成互补。[18]从而使教学活动聚焦理论线索,讲清、讲透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深化认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力量。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真正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