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利公共服务研究
2020-03-04付静,杨非
付 静,杨 非
(水利部信息中心,北京 100053)
0 引言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尤其是人工智能、区块链和 5G 等深刻改变着水利管理模式和公共服务方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智慧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把智慧社会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从顶层设计为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提出了全新要求和目标,为智慧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1]。智慧水利是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 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抓好智慧水利顶层设计,围绕政务服务全国“一网通办”,加快完成水利部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1 公共服务的现状
当前,水利公共服务采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工作模式,初步构建了水利部、流域机构、省三级的在线立体化公共服务格局。
1.1 水利行业政府网站方面
以水利部门户网站为基础初步搭建了互联网 +水利政务服务平台[2]。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务咨询、调查征集类互动渠道,政务咨询的答复反馈质量和及时性显著提高,基本能够满足用户咨询需求。水利行业政府网站均能及时有效公开水利系统工作动态、政策法规、人事管理、工程招投标、业务工作等政府信息。仅以部网站为例,2017 年发布信息为 33 730 条,网站访问量为 9.17 亿次,受理公众咨询百余件,办结率达 100%。
1.2 水利行政审批方面
2015 年 6 月 15 日水利部行政审批受理中心正式成立,标志水利部实体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正式面向公众提供政务服务,流域机构作为水利部派出机构,也陆续成立专门的行政审批受理窗口,为公众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同时,水利部开展了行政审批监管平台的建设工作,构建了水利部本级和流域机构的“1 + 7”行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了全部行政审批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在线监管,初步建成水利部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公”[3]。
1.3 水利专业信息服务方面
面向社会公众,每天按时段发布全国实时水雨情、热点水情、重点江河湖库等信息,并提供详细的水情信息在线查询服务;搭建了国家、流域、省、市、县水情预警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的统一汇集、实时发布、自主订阅、个性展示。水利部建设完成了“全国水利一张图”,整合了 54 类超过 1 130 万对象水利基础数据,覆盖全部水利七大领域 32 类业务共享数据,其相关成果已在全国各级水利部门得到广泛应用,但尚未实现社会化地图服务。
1.4 信用体系建设方面
水利作为国家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用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之一,全国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平台于 2010 年开始建设,2014 年初步建成[4]。信用信息主要包括了从业单位和人员信用信息。截至 2018 年 12 月,系统总访问量 1 165 459 人次。共收录从业单位 14 407 家,从业人员 37 万人,工程业绩 195 369 条,信用评价(3A)4 050 条,良好记录 67 642 条,不良记录 639 条。
1.5 水情教育方面
各地各相关部门开展了许多水主题公益活动,特别是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重要纪念日开展的活动,影响广泛。各地利用已经建成的水博物馆、水文化馆、水科普馆、水主题公园,以及节水、水土保持、防洪教育基地等,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水情教育活动。目前,全国已有 25 个专业水利博物馆,初步形成水利博物馆联盟;已建成三大类 20 个国家级水情教育基地。
1.6 水利媒体传播服务方面
水利系统各级各类媒体一直坚持聚焦水利中心工作,注重突出行业特色,在宣传普及国情水情、凝聚社会各界共识、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等方面成效卓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水利系统已建立包括报刊网、手机报、新媒体等众多形态的水利媒体平台。其中综合性网站 59 个,新闻类网站 1 个,报纸类 5 种,期刊 79 种,55 个部门或单位开通微信公众号,12 个单位开通微博。水利部官方微信“中国水利”于 2018 年 6 月 6 日正式开通,水利行业新媒体联动互动合作共赢的立体格局基本形成。
2 公共服务面临的问题
借助互联网平台提供在线公共服务,创新在线公共服务管理,提升在线公共服务质量,已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重点之一。当今政府转型的方向即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为公众服务。创新推进在线智慧的公共服务,对于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造福国家和人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水利工作还是以业务型为主,产品和服务多围绕供给侧和管理需要,未能满足公众生活、工作、出行等多样化服务,以公众的需求侧作为出发点的服务意识相对缺乏,推进公共服务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水利公众服务创新发展动力相对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4 个方面:
2.1 服务意识仍需加强
由于传统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的固化,未能意识到公众需求对于水利服务发展的推动作用,造成公众水利的服务产品相对缺失,尚未树立水利服务的品牌形象,公众的水利意识及公众防洪抗旱节水意识均有待通过精心打造的水利产品和服务加强和提高。仍有很多部门和单位在设计、实施公共服务上没有切实立足于公众需求,已建的公共服务内容仍存在与对象需求不匹配,提供的公共服务资源内容较为单一,更多的仅是侧重单向信息发布,与民生的实际需求脱节,导致这些资源的使用率较低,建设成效不突出。
2.2 信息共享尚不充分
公共服务离不开多部门协同配合,但由于当前服务资源分散化建设,数据互通有限等问题普遍存在,对于地方水利部门办事、服务等事项情况缺少掌握;与行业内、外相关数据共享不足,缺乏共享机制。系统中的数据大多变成“固化”数据,即作为历史数据进行存储备案,缺少对数据价值的挖掘和分析[5]。
2.3 服务渠道较为单一
随着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公共服务的供给渠道、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还有待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对微博、微信、App 等有效的沟通渠道利用不足。服务易用性不强,难查、难用,缺乏主动性引导。对外服务方面,不知道用户的关注点,往往是用户关心的我们没有,我们提供的,用户不关心,服务处于被动响应式。用户感觉难查难用。
2.4 媒体融合发展程度不高
在习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指导下,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新的发展使命。然而,由于缺乏技术支撑,水利各媒体为扩大舆论影响力和传播覆盖面,纷纷借船出海,与一些影响力较大的社会传播平台进行合作,开设相应账号。这种分散状态的传播形式难以形成规模集成效益,未能实现各平台的优势互补、有效协作,水利行业主流舆论影响力仍然有限,公众对水利行业认知仍然不足,亟需通过新技术手段对媒体传播手段和平台进行迭代更新。
3 公共服务的目标任务
智慧水利条件下的公共服务要积极推进互联网+水利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公共服务的便捷化、自动化,实现政务服务的“一网通办、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加强舆情监测分析,提升政府治水管水服务水平,强化水利政务服务。发布多元化、智能化的水信息产品,提供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等综合信息,加强预警精准推送和应急联动,提升公众的感水知水能力,打造公共服务品牌。构建线上线下科教模式,强化防汛自救互救知识技能普及,推动水情教育走进学校、课堂,提升社会的节水护水人文素养,提升水体验服务。建设水利融媒体智慧平台,实现行业新闻媒体资源、数据、媒体、用户等融合,达到效果融合,努力打造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 “四全媒体”,推动水利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水利全媒体融合传播格局,提升水利行业新闻及文化传播水平,强化宣传服务能力。
最终全面提升公共服务的多样普适性、长期有效性、专业权威性、方便快捷性。智慧水利公共服务总体框架如图 1 所示。
图 1 智慧水利公共服务总体框架示意图
3.1 强化水利政务服务
3.1.1 完善互联网 + 水利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以水利部网站为龙头、部门和地方水利(务)厅(局)政府网站为支撑,紧跟互联网演进升级趋势,配合国家协同推进 IPv6 规模部署战略,建设整体联动、高效惠民的网上政府,建立精准化政务需求交互模式[2],建立用户行为感知系统,智能问答系统,创新优化智能自动化服务应用,构建服务智能化、管理云端化的公共服务平台。
3.1.2 建立水利部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以水利部行政审批监管平台为基础,结合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要求,完善系统功能,强化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加大共享力度,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积极推进水利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完善线上办理功能,加快实现“数据通”“业务通”,强化线上监管[3],推动网上审批服务向“两微一端”延伸拓展,加大信息公开。水利部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框架如图 2 所示。
图 2 水利部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框架示意图
3.1.3 建设智能联动的水利信用信息评价体系
以全国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平台、监管服务平台数据和系统为基础,整合水利信用信息,实现水利信用信息智能采集[4]。建立水利信用信息联动机制,建设水利信用信息评价平台,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推进与国家、省级相关部门工作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信用信息的充分共享,建立水利信用信息的联动机制,实行联合惩戒,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水利信用信息评价平台框架图 3 所示。
图 3 水利信用信息评价平台框架示意图
3.2 打造公共服务品牌
3.2.1 建设水利公众地图服务
拓展水利一张图服务范围,搭建水利公众地图服务平台,实现多级互动、协同服务的功能。在不断丰富平台公众服务资源的基础上,推进流域地方水利专题公众地图服务的建设与协同。具备向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提供水利专题数据空间定位公共服务能力。基于国家主流的高德、百度等第三方标准地图、导航等系统,提供一站式的水利地理信息综合服务,提供水利专题数据的信息浏览、导航定位、信息加载等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功能及二次开发接口,为政府、企业、公众提供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实现水利公共服务的图层嵌入。
3.2.2 提供预报预警公共服务
向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水情预报预警服务:1)提供预见期长、精度高的专业预报产品;2)提供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的水情预警服务;3)建立完善的全国预报预警公共服务体系。全国水情预警信息汇集发布体系如图 4 所示。
图 4 全国水情预警信息汇集发布体系示意图
3.2.3 提供动态水指数服务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供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水情水景动态指数服务:1)提供水景观游览指数服务;2)提供公共出行动态指数服务;3)提供涉水生产活动指数服务。
3.3 提升水体验服务
3.3.1 建设国家级水体验中心
依托大国重器水利工程和已有水利博物馆,采用网络多媒体、虚拟现实、三维扫描建模、高清影像采集等技术手段,补充科普展示功能,为用户提供线下线上相结合数据融合、智慧交互、智能泛在的国家级水体验中心。
3.3.2 普及中小学生水情教育
系统深入地开展面向青少年的水情教育。整合梳理各类水情教育资料和文化产品,充分利用立体化的网络资源,提供水情教育在线课程,拓展水情教育覆盖面,建设一批在线水情教育基地。把青少年水情教育与中小学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增强青少年水情教育的针对性,扩大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覆盖面,构建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的在线智能青少年水情教育基地。
3.4 强化宣传服务能力
建设水利融媒体智慧平台,实现水利新闻报道的资源整合、人力优化、流程再造、机制改革,改进新闻报道内容产品生产效率与成果质量。 形成全媒体融合传播矩阵,完善新媒体与传统纸媒的融合发展,打通业务链,实现系统对接与业务协同,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与业态。推进智能化生产,以更为智能的先进技术手段,跟进媒体发展,服务智慧水利,创新舆论阵地,打造精锐传播。水利融媒体智慧平台建设框架如图 5 所示。
图 5 水利融媒体智慧平台框架示意图
4 结语
智慧水利形势下的公共服务,在管理层面要规范服务事项、优化服务流程、融合线上线下、推广移动应用,在技术层面要统一网络支撑、身份认证、数据共享、印章证照,在保障层面要健全标准规范、加强安全防护、完善运营管理、强化咨询投诉[1],从而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专业权威、多样普惠、智能快捷、安全实用的水利服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