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度警惕脱贫攻坚主角错位

2020-03-04

人民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错位村干部贫困村

任 洁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党的坚强领导和整体部署,需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尤其需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扶贫工作提供人才和制度保障,确保脱贫的稳定性和长效性。但是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有些地方却出现了“驻村干部拼命干,村干部靠边站”的现象,这是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之间关系的严重跑偏,脱贫攻坚主角的严重错位。这种跑偏和错位影响了村干部干事担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他们处理村务的权威性,极易产生脱贫返贫的恶性循环,影响脱贫成效。在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必须对这种错位进行“正位”,让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共同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脱贫攻坚的满意答卷。

一些地方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之间的实际关系与应然状况存在偏差

中央选派优秀干部驻村是为了帮助贫困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顺利完成脱贫任务。按理说,驻村干部是外来的、村干部是本土的;驻村干部的作用是辅助的、村干部的责任是主要的;驻村干部有责任为脱贫工作出谋划策、引进资源,村干部也要有位有为,不能退居后台不闻不问。但一些地方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之间的实际关系却与应然状况存在偏差和错位。

所有驻村干部都要驻村办公,但有些应当担主责的村干部却因各种原因住在镇上或者县城里;绝大多数驻村干部责任心强,肯办事担责,个别村干部却作风散漫、有位无为,甘当甩手掌柜,把事情一股脑儿推给驻村干部;驻村干部能力强、资源多、人脉广,能为所驻村的扶贫脱贫带来实效,逐渐被推向前台,而部分村干部能力较弱、文化水平较低、调动发展资源能力较差,逐渐退居后台;驻村干部外土外乡,无家族亲戚情感和利益的纠葛,更能公心办事,也因此得到当地群众的更多拥护,村干部本土本乡,受家族利益牵绊,有公权私用、私利熏心的诱惑和风险,一些村干部很难做到一以贯之地秉公办事,一旦出现将扶贫脱贫的利益“精准”到自家人身上,就必然会受到群众非议,不能服众;也有驻村干部反客为主、越俎代庖、大包大揽,搞“一言堂”,村干部被排挤、被架空、被边缘,成为靠边站的“闲人”。

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关系的错位和跑偏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因为这不仅仅是派驻干部和本土干部之间关系的小问题,而是关系到村民切身利益、扶贫脱贫成果成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问题。驻村干部和本土干部关系的正确定位有利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驻村干部和村干部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脱贫攻坚主角错位,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的能力悬殊。中央选派驻村干部的目的是为了协助地方更新发展思路、加快经济发展、早日脱贫脱困,不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群人掉队,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中央选派的驻村干部当然是优秀的、实干的、有担当、有责任的有为干部。这些干部驻在村里,有能力、有干劲,积极利用自身的能力本领和专业优势跑项目、拉资源、引技术,切实为当地村民带来了福利,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他们距离“摘贫困帽、走致富路”的目标更近一些。与驻村干部的高知高能相比较,村干部大都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尤其是那些深度贫困村的村干部,多属于年老体弱的“留守群体”,且不说拉资金、拿项目的资源和能力不足,就是日常搞调研、制表填表、建卡立档、迎评送检的具体办事能力也有所欠缺,这种状况使得脱贫攻坚的重任自然而然落到驻村干部身上。所谓“能者多劳”,驻村干部因能干而日益被推到扶贫脱贫的前台,村干部却日益被边缘化。

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的作风差别。驻村干部作为上级派驻的干部,身挑重担、心中有责,干事创业有热情、有激情,加之身处宗族亲情之外,因此办事相对果断、高效、公正。村干部土生土长,熟悉当地风土人情,这本来能为精准识贫、精准扶贫提供便利条件,但是不少村干部在利益和亲情面前不够淡定、不够超脱,想利用手中的权力谋私利,不能秉公办事。并且,村干部生于斯长于斯,一切习以为常,个别村干部缺乏干事担责的热情和激情,行事散漫、随意、拖沓,无意中就与驻村干部的角色换了位。

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各自定位不准。在齐心协力进行脱贫攻坚时,之所以会出现“驻村干部拼命干、村干部靠边站”的主角错位现象,是因为二者缺乏对自身的准确定位。驻村干部虽是上级派驻到村的干部,但是其职责不是代替村干部干事,不是大包大揽,不是所有事情都自己扛。驻村干部有责任、有义务帮助所驻村脱贫摘帽,但所起的作用只能是辅助性的。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村干部始终是第一责任人,负主要责任,不能以任何理由应付、推脱和放弃责任。任何一方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都会导致二者关系的错位和走偏。

压力传导机制方面的问题。扶贫脱贫难在攻坚,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因为脱贫任务难度大、时间紧、考核多,上级部门在布置任务时常常直接安排给驻村干部。因而,驻村干部忙得焦头烂额,压力山大,村干部却无事一身轻,被晾在一旁,成为旁观者。

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之间的关系错位,极易引发二者的矛盾,从而对脱贫成效产生负面影响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调动一切力量,同心协力攻坚克难。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之间的关系错位、跑偏,极易导致二者的矛盾。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二者之间的关系摆不正,将会对扶贫脱贫成效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延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脱贫攻坚主角错位损害了村干部的威望。“驻村干部拼命干、村干部靠边站”的错位直接导致驻村干部在村里的威望提升,村干部的威望却日渐丧失。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为他们真心办事、办好事、办成事,他们就信服谁。驻村干部有能力、有担当,确实为贫困村办成了一些想办、难办的大事好事,群众看在眼里、敬在心里。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之下,一些村干部在扶贫脱贫中显得越发无所作为。另外,一些驻村干部不讲究工作方式和方法,随意推翻、改变村干部的工作方案,不尊重村干部的意见和想法,也导致村干部在村民中的威望下降。

脱贫攻坚主角错位助长了一些村干部的不良作风。有些贫困村的村干部安于现状,随意散漫,不愿担当,如果是因为年老体弱、能力有限等客观条件限制还能博得人们同情,但如果身强力壮却不作为、一味地等靠要就会遭到群众鄙视。驻村干部的能干、多干、肯干虽然为群众脱贫致富带来切实利益,却也助长了个别村干部随意散漫、不干事担责的不良风气。

脱贫攻坚主角错位容易引发二者之间的矛盾。驻村干部有能力、有魄力,拼命干、加班干,客观上对村干部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尤其当一些驻村干部不尊重村干部的意见,不考虑村情民意,搞“一言堂”时,就极容易引发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之间的矛盾。实际调查发现,当驻村干部大包大揽争当主角时,村干部或者妥协忍耐,熬着等驻村干部离开,或者就让矛盾公开化,直接闹翻,以至于个别地方发生过驻村干部被召回或者调整村两委班子的情况。

脱贫攻坚主角错位影响脱贫成果的稳定性和长效性。让“最后一群人”脱贫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脱贫并非一劳永逸,而是极容易因病、因灾、因无创收能力等原因再次返贫,所以就存在脱贫成果的巩固和稳定问题。在驻村干部的帮助指导下,大部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扶贫教育等事业都有长足发展,贫困村旧貌换了新颜。但是,驻村干部的派驻身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永久驻在村里工作,“发展终无期,服务总有期”,驻村干部离开后,如果村干部不作为,很有可能使得前面取得的脱贫成绩功亏一篑,诸多扶贫脱贫工作有可能面临再次回到原点的风险。脱贫成效要保证、脱贫成果要稳固,需要村干部始终作为主角在场,临时主角终究难以长期挑大梁。

针对脱贫攻坚主角错位的问题,要从摆正位置、讲究方法、完善机制、组织建设等方面施策

脱贫攻坚是场硬仗。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意识到问题,找准症结,认真治理,就能成功化解。针对脱贫攻坚中出现的主角错位问题,要从摆正位置、讲究方法、完善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几个方面施策。

第一,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要摆正各自位置。摆正位置才能各得其所、发挥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了驻村工作队的十项主要任务,包括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各项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工作措施;指导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工作,参与拟定脱贫规划计划;推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协助管好用好村级集体收入等。其中的关键词“宣传、指导、参与、帮助、培养、推动”等,更明晰了驻村干部的工作任务和角色定位。村干部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当好主角,实干为先、自力更生,主动攻坚克难,同时与驻村干部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形成合力。

第二,驻村干部要讲究工作原则和方法。驻村干部来到贫困村做帮扶工作,工作对象、工作方式都与原单位不同,如果工作方法不对头,工作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在贫困村,驻村干部要多宣传、多了解、多指导、多建议、多帮助,少指手画脚、越俎代庖,更忌讳无所顾忌的“一言堂”“一把抓”。简单讲就是要把握“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的工作原则。驻村干部要注意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有意识地帮助村干部掌握必备工作技能,从易到难,由小到大,让村干部站到前台,成为独当一面的能人,帮助他们赢得、巩固群众信任,树立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村干部自己掌握工作的金钥匙远比驻村干部亲力亲为、累死累活来得长远持久。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扶贫脱贫工作考核机制。在脱贫工作中,既然明确了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各自的工作职责,那么上级在安排具体工作时也要分清主角和配角,要给村干部适当增加压力,循序渐进给村干部压担子,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进行扶贫脱贫工作考核时,要明确第一责任和连带责任,村干部对本村的扶贫脱贫工作承担第一责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给村干部实行差异化考核,但扶贫工作出现问题要实行连带责任,包括村干部及其上级乡镇干部、驻村干部及其派出单位负责人,都要承担责任。如此,村干部担主责,驻村干部也不懈怠,有助于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工作关系。

第四,驻村干部要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驻村干部要“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整顿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对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提出建议;培养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吸引各类人才到村创新创业,打造‘不走的工作队’。”人们常说,铁打的村庄,流水的驻村干部。驻村干部一走,贫困村的脱贫工作应该如何开展?项目要管理、产业要运营、市场要对接、风险要防控……这些问题,贫困村的村干部迟早要面对。村干部这个主角要担起大任,不仅需要一腔热情,还要有过硬的本领和组织能力。本领从哪里来?本领从工作实践中来,从不断学习中来。驻村干部有责任帮助贫困村的村干部提升能力,手把手教好、教会村干部必备的工作技能,有意识地锻炼他们开展扶贫脱贫工作的能力;有责任帮助贫困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将软弱涣散的党组织整顿成领导扶贫脱困的中坚力量,打造一支有能力、肯干事、不游走的队伍。主角不是让出来的,村干部能办事、能担责、能服众,自然就能当好扶贫脱贫的主角。

猜你喜欢

错位村干部贫困村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汉滨:村干部趋向年轻化、高学历
不让干部挂“空挡”——一名村干部的成长档案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驻村干部拼命干,村干部靠边站?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群策“错位相减法”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错位相减法”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