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
2020-03-03李景利
李景利
摘要:计算机基础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必备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各行各业必需的技能之一。文章着重对中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同时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一、目前中职计算机基础所面临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单调,缺乏专业针对性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专业领域对学生的计算机技能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的教材内容千篇一律,就无法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需求。举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学生顶岗实习后我们到企业回访,企业对我们的反馈大多围绕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不能有效结合在一起的问题,并提出能否开设专业针对性强的计算机应用课程,这说明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授课已经无法满足各专业的需求,缺乏专业辅助性和针对性。
(二)教材理论多,实践少
现在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材理论性内容过多,虽然配有上机实训练习册,但因为上机练习内容过少、过单一,有时候一个的章节的内容仅仅只有两个综合性练习,教学进度和上机实践练习不匹配,学生无事可做、无内容可练。再加上练习内容更新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跟不上社会需求,教师限于学校条件又无法给学生配备练习材料,只能凭空给学生讲解。虽然现在中职学校因为考证的原因,都会配备考证练习素材,但因为考证内容并不能涵盖整个教材内容,而且与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严重脱节,造成了学生视野过窄,不能适应企业需求。
(三)教学模式传统单一,学生仅仅被“任务”硬性驱动
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就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虽然教师都知道应用“任务驱动法”来促进教学,但教师只是将任务下发,顺着任务进行讲解,学生被“学习任务”硬性驱动,自主学习能力还是没有被激发出来,填鸭式教学模式依旧存在,这就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性、主动性,同时也与计算机教学的理念相背离,与大环境下工匠精神的培养相偏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作品对操作的精雕细琢的理念受到了严重影响。
二、改进和创新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课堂教学模式
(一)以就业为导向,结合专业开发计算机基础校本教材,推行目标培养
通过网络调查、实地走访和市场调研等多种方式摸清市场对计算机办公软件的需求,使中职学校全面了解就业单位对各专业计算机素质的要求,摸清专业授课中的综合知识技能缺陷。而后针对不同的专业制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契合专业特点,编写专业针对性强的计算机基础校本教材,配套专业计算机应用练习册,提升学生综合技能,以满足当代社会市场对综合人才的需求。在教学理念上,构建以就业导向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服务意识。在课程讲授和实际训练和教材编写上,依据社会和就业单位的需求来重建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技能训练目标。
(二)因材施教,实行分级教学
就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明显的问题,教学中应因材施教,实行分级教学、差异化辅导。如在编写校本教材时,可以对授课内容进行模块化编排。对模块实验项目分成易、中、难三个等级,学生按可按自己的水平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层级练习。基础差的学生从最简单的做起,慢慢消化,层层递进。基础好的学生可以直接从难度大、综合知识较强的模块开始学习。当优秀学生练习完毕后,可以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进行实践性探究,从而使自己的知识掌握更加巩固,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三)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渗透工匠意识,践行工匠精神
计算机基础作为中职各专业学习的必修课,任课教师要认真剖析学生所应具有的职业素养,并将工匠精神贯穿到计算机基础教、学、练中。因此,教师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循序渐进,严格要求,一点点塑造其职业素养。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查方案,从作品完成、作品创意、实际效果进行科学评价,让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此外,要注重培养和塑造学生耐心、专注的工匠精神内涵。比如,学生在做电子报的时候,让学生精雕细琢,反复打磨,直到实现一个满意的作品为止。
(四)建立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
网络是最便捷、利用率最高的学习平台之一,学校务必要建立良好的校园网络教学新平台,为学生呈现微视频、电子课件、学生作品,案例讲解和练习等。计算机基础课程必须加强课后的教学延伸,通过上面的措施,丰富教学资源,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效率,这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也极为有利。师生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相互讨论,通过这种全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开辟了一条便捷之路。
(五)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其他教学手段,实现课堂的多项互动
要实现“翻转课堂”,教师必须借助微课、课件、学习资料,将课堂讲授的过程迁移到课前,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的支持,教师掌握学生课前学习的信息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既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学习余地,又提高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此外,以让学生自己多探究、多归纳、多演示、多评价的教学手段,来挖掘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参与的兴趣,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总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中职学校面临的挑战。对教师而言,除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素养、了解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的基本需求外,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来适应不同层面的学生。对学校而言,如何面向市场,实现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对中职“工匠”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是亟待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唐诚.新形势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分析[J].电脑迷,2017(06):37.
[2]任东舰,时雅雯.谈新形势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交通职业教育,2016(02):51-53.
[3]殷雯雯.新形势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18(03):2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