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与恒心成就了达尔文
2020-03-03匡刘哲豪
匡刘哲豪
最近我读了美国作家欧文·斯通的《达尔文传》。这篇传记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兴趣是科学发现的原始动力,恒心是催人奋进,不懈努力前行的精神信仰,二者的结合才能催生创造之果实。
“我有強烈的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对一切都具有强烈的兴趣是达尔文发现、探究科学真理源源不断的动力。
达尔文作为一名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者,其实早年学习成绩平平,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天才。但他对打猎、养狗、闲逛或是收集动植物标本非常有兴趣,他的兴趣被博物学深深吸引,如痴如醉的投入在当时被人们认为是不务正业,将会一事无成的探索中,而正是这兴趣为他研究进化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由于这兴趣,使他发现了家兔骨骼的差异;正是由于这兴趣,使他从老鹰的胃里,掏出储存了18个小时的一些种子,发现还很新鲜,甚至还可以发芽;正是由于这兴趣,他又研究了马、驴和斑马古代祖先的毛色和斑纹,得出诸如《动物和植物的相互抑制》等成果。是兴趣使他发现了许多人们熟视无睹的“新鲜事”,进而发现自然界进化过程的秘密。
“我勤于勤奋劳动和专心致志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是达尔文说过的一句话。他形象地告诉我们:一切的成功都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恒心”的关键在于持久不懈的行动。
1831年达尔文随贝格尔号舰队出发,长达五年的环球考察,是“恒心”促使他“勤奋劳动和专心致志”。在考察期间,达尔文看到过火山爆发,经历过地震,甚至幸运地躲过了一场浩劫般的冰雹,目睹了外来的猪和羊将岛屿的森林毁于一旦的奇事。
长达五年的环球考察中,是“恒心”让年仅二十左右的达尔文坚持了下来。是“恒心”让他掌握了大量的一手科学资料,是持之以恒的科学研究,才能打破当时神权统治下的“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而整个世界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智慧”的荒诞思想。让人们对物种进化的科学探究,充满了好奇,并疯狂地增长。
达尔文回到英国后,又沉湎于对鹰类的研究,通过动物研究到植物种子漂度大洋后的散布上。在长达四年的不懈探索中,终于发现植物的种子有些会随着动物而传播到不同地方后,这时的他,得意的大喊一声“好哇!”,就像一个发现了新玩具的孩童,天真烂漫又惹人喜爱。
兴趣与恒心的结合,使达尔文的科学研究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1859年,达尔文将《物种起源》一书发表,如同一声惊雷极大的动摇了神权统治的观念,打破了对生命探究的思想禁锢,提出了物种在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不断变化,经历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引发了近代最重要的科学革命。《物种起源》发表后,达尔文并没有因为眼前的一些支持和表扬冲昏头脑,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追求的是:前所未有的知识……谦恭和自大携手并进。
达尔文能够获得成功,究其原因便是兴趣与恒心。而今我们新一代青年应将这种精神深入骨髓,努力朝梦想前进,让梦想开花结果,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梦!